倪瓒山水画的美学思想
2016-03-15张梅
张 梅
(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倪瓒山水画的美学思想
张梅
(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726000)
摘要:倪瓒是元代晚期的画家,他的作品借枯索之物寄情寓意,画风以疏远萧散、荒寒静寂为主,表现出一种极其萧疏空灵、天真淡雅的意境,形成了独有的“美”。倪瓒清逸和向往自然的美学思想,把简疏空灵的意境发展到了极致,拓展了文人画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倪瓒;简疏空灵;山水画
倪瓒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隐逸之风蔚然盛行。这位生不逢时的文人,一生过得并不如意。这也是对倪瓒一生的总结。他身为富家子弟,志趣高雅,孤傲自恃,本想有番作为,孰料家业中途变故,从此事事不如意,浪迹江湖二十多年,最终祖宗家业尽堕。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倪瓒在山水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倪瓒的绘画开辟了水墨山水的新一代画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构图简洁,造型简单,笔墨凝练,画面显得空旷冷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早年间倪瓒模仿南派董源平淡天真的画风,后来又学习北派李成、郭熙的画法,经过多年的锤炼融合,最终形成了他简洁、清逸、疏散、空灵的画风。他认为绘画是为了抒发“胸中逸气”“聊以自娱”,追求“几所谓自然者乎”。他的山水画给明清画坛以巨大的影响,简约的构图、荒寒清寂的意境成为许多画家追随的典范。
倪瓒的美学思想受到道家和禅宗影响较大。禅宗美学主张追求自我意识,以平淡空灵之心对待万物,道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倪瓒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方式。
一、倪瓒绘画的美学思想
(一)阐释清逸的思想
进入元朝后,文人画家提倡平淡天真,追求高雅的画风,强调山水画不仅要表现出自然风景,而且要因心造境,表达内心世界。这就是元画尚逸的来源,逸格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倪瓒。“胸中逸气”和“逸笔草草”都是他“清逸”美学思想的体现。“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是倪瓒对画面率真简洁、空灵的意境追求。“清逸”是一种无形的艺术语言,这种“清逸”像水中月,镜中花,只可领神,无法效仿。“不求形似”的本质是挣脱外在形象的束缚,聊聊几笔勾勒出景物的轮廓与特征,其目的是为了追求事物的生动性,是真我的再现,是为了达到“逸”的境界。“逸笔”更确切的讲是“意笔”,是画家刻画形象时用简洁的笔墨凝练而成,山石树木无疑不是草草画出,看似无意,其实是在笔墨中蕴含着自我心灵的写照。倪瓒作品中除实景外也有虚景,他的虚景把画面空间作了巧妙的处理,开辟了一个无限想象的艺术空间,反映了倪瓒广阔的精神家园。
(二)向往自然的信念
清代画家方薰曾评价他的艺术作品,是不经修饰,自然天成。自然抒发意志是倪瓒一贯的美学主张。倪瓒的艺术是自然的,包括章法自然,笔法自然,流露出本性也是最本真最真挚的情感。对自然的向往是倪瓒美学思想的重要表现。这里的“自然”包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自然风光,一个是创作时摆脱精心雕琢,无意而为。倪瓒曾经说过“余虽不敏,愿仿像其高胜,不敢盘旋于能妙之间也,其庶几所谓自然者乎。”“他在自由挥洒笔墨时,看似没有精心的刻画,在随意轻松的逸笔之中把自然的情感蕴于笔端,使画面形成一种空灵自由的格调。”这种自然的画风是通过简约的树木形象,简洁的笔墨和简约的构图,抒发了他内心自由的意志。中国画有“计白当黑”的艺术处理方式,倪瓒把它发挥到极致,率性自然的真性情随之而出,再加上画上的题跋,更是把倪瓒内心最真实的一面表露无疑。
二、简疏空灵的画风在倪瓒绘画中的审美意义
倪瓒山水画营造出的简疏空灵的意境不仅是他绘画思想的体现,也是对文人画审美境界的拓展,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
(一)反映文人逃避现实的落寞心境
元代文人将归隐之风发扬光大,留恋于山水中,放浪形骸之外,借大自然之意抒发个人的情感。而倪瓒本身就鄙薄功名,志趣高洁,加上大起大落的身世又增添了他的孤傲的意志,倪瓒通过飘逸干练的线条描绘山川树木的姿态,表现山水通透空灵的意境,极具美感。他把内心世界最真实的一面,通过自然景物运用个性化的笔墨表现出来,抒发出“逸笔写意气”的情怀。把内心的落寞,不得志的心境表现得淋淋尽致,反映了文人逃避客观现实的心情。
倪瓒寄情于山水之中,在作品中抒发自己内心的孤寂,凄凉。由于受道家思想追求清净、无为、虚空的影响,倪瓒放空自己,在画面中留有大量空白,看起来很空,但有股灵气在其中。倪瓒把在现实中感受到的荒凉融入到作品中,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王伯敏先生评价倪瓒的画说,“倪画的空,空中有灵气;倪画的疏,疏的有秀气。周济有云:‘空则灵气往来’”把无法诉说的落寞融入在空旷的作品中,这正是倪瓒的高明之处,看起来空荡荡的画面其实早已融入作者的情绪在里面,此处无声胜有声,这就是灵气的来源之处。
(二)将追求清逸的绘画意境推向了巅峰
意境是判断一幅画有无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的“意”代表意识、思想和个人情感,“境”是形体,物象,神韵。意境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反映在作品中是客观事物在主观世界的体现。倪瓒作品的意境体现出他孤寂空虚的内心世界,其笔下的风景就是他真实情感的反映。画中川流不息的河流几乎填满了画面,让观者沉浸在无边的空旷荒凉中。倪瓒用简笔淡墨,表现太湖景色,用简约的造型表现江南秀美的面貌。作品呈现出清逸,荒凉的意境。倪瓒把清逸之风推向了巅峰,山石树木清秀,水面空旷,用笔逸,他把个人的孤寂感融入太湖清秀景色之中,使无数人为其倾倒。倪瓒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融入在自然景色中,使主观情趣和客观景物完美统一。他的山水画达到了率真清逸的意境,令人产生美的感受。明清两代的文人都以作品有无清逸之风分雅俗,可见无论是美学思想还是艺术作品,倪瓒都把清逸推向了巅峰。
(三)拓展了文人画空灵的艺术境界
倪瓒晚年全神于画,其山水画大多舍去中景,在太湖实景的基础上,用“一河两岸”的构图从侧面表现了江南一代的景色,这种构图简单精致,大量留白,开拓了欣赏者的眼界,提供了一个想象空间。一空则静,静则灵。宗白华先生说:“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空明澄净的顿悟,容纳着万象,万象万境融入生命,便染上了灵性。倪瓒山水画作品中独有的空灵美意境,为后代的文人开拓了一种新的格局,拓展了山水作品的新境界。他把个人情感寄托在自然景色中,通过构图和笔墨抒发淡然的吁叹,带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寂然只能融入到那无边的空白中。倪瓒将画面上有限的空白变成了无限的灵动,形成了他作品中特有的简疏空灵之美,为后人极力推崇。
倪瓒山水画体现了简疏空灵之美,把清逸之风推向巅峰,把文人雅士落寞的心情表现出来,为文人画开辟了一种新的审美方式,拓展了山水画的意境,把画面中空白运用到了极致,呈现出简疏空灵之美。
三、结语
倪瓒的山水画,给明清画坛以巨大的影响,其平实简约的构图,幽淡天真的意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世很多画家追随的楷模。倪瓒坎坷的人生经历是简疏空灵画风形成的客观原因,而他追求“天人和一”的道家精神和净心玄静的禅宗思想是成就其作品空灵美的来源。把对清逸的追求和对自然向往的美学思想融入到画面中,从而使作品“空”而有“灵”。他的作品,把空灵之美发展到炉火纯青,其作品不但展现太湖一带晚秋的风光,而且也表现了他独有的审美情怀和艺术追求。倪瓒作品的简疏空灵之美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品鉴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雨杨.书法倪瓒[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6:156.
[2]马跃影.倪瓒绘画艺术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09:25.
[3]黄娅婷.倪瓒山水画的疏散与空灵[J].西江月,2013.7:129.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23.
The Aesthetic Thoughts in Landscape Paintings of Ni Zan
ZHANG Mei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726000, Shaanxi)
Abstract:Ni Zan was a famous painter in late Yuan Dynasty. He employed the withered objects to express feelings. Such features as alienation, naturalness, desolation, coldness and silence dominated his painting style, which present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bleak emptiness and innocent elegance. All these traits have constituted the unique beauty of his works. His yearning for the aesthetic thoughts of freshness, elegance and naturalness develope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bleak emptiness and innocent elegance to its utmost, which has broadened the aesthetic realm of literati paintings.
Key words:Ni Zan; bleak emptiness and innocent elegance; landscape paintings
收稿日期:2016-03-29
作者简介:张梅(1985-),女,硕士,商洛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J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16)02-0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