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图时代我国的高校摄影教育
2016-03-15李泓绪
李泓绪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哈尔滨 150080)
浅谈读图时代我国的高校摄影教育
李泓绪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随着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媒体的普及,摄影专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变革。作为摄影人才的摇篮,我国高校摄影教育面临着自身的问题与时代的挑战,如何让高校摄影教育适应读图时代的发展,值得高校摄影人研究和思考。关键词:读图时代;摄影教育;摄影人
我国高校摄影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后,我国高等学校摄影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许多专业院校开始摸索适合本校教学实践的道路,开展自身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两个方面不断提高,短时间内取得较大进展。如北京电影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摄影学院或摄影系,在招收本科生的基础上还招收研究生,使摄影高等教育的层次明显提高。而一些综合性高校则成立摄影专业或摄影系,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势设置课程,并且发挥学术环境的有利条件进行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高校摄影教育在横向发展上如“雨后春笋”。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国内已经有超过50所院校设立摄影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200多所院校开设了摄影方面的课程。在这种“繁荣”的教育规模下,其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
1 我国高校摄影教育现存问题
1.1教育理念落后
摄影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其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国内一些高校对摄影教育重视不够,没有切实意识到摄影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部分高校受传统摄影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摄影实践方面着重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摄影理论知识的教育,导致培养的学生摄影创作缺乏创新性,模具培养的痕迹过于严重。还有部分高校只注重摄影实践和摄影理论的全面性,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创作的培养,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实践与理论无法融会贯通。这些都与高校的教育理念有关,陈旧的教育理念将导致培养的摄影人才如流水线加工出的一般,缺乏创新且大同小异。
1.2师资建设短缺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学术水平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高校摄影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的摄影人才远供应不上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速度,导致我国很多高校摄影专业教师严重不足,而且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才能差异较大,困扰和制约着我国摄影教育的发展。个别摄影专业的教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系统学习,在教学能力和科研方面没有达到摄影教学的要求,直接影响了摄影教育的教学质量。随着近些年国内院校不断开设摄影专业和扩大招生,摄影专业师资缺口比例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解决摄影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部分高校采取转型手段,让一些有摄影基础和对摄影感兴趣的教师转向摄影教学,但毕竟不是摄影专业科班出身,缺乏摄影实践和摄影艺术研究,难以做到在摄影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摄影技法和理论进行概括和总结,师资力量和水平很难满足新时代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
1.3课程设置模糊
在我国传统摄影教学课程设置上,基本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摄影技术方面的课程。包括照相机及其应用、感光材料、曝光技术与技巧、摄影滤镜、暗房工艺、闪光灯应用等。
第二部分,摄影技能方面的课程。包括摄影构图、摄影用光、彩色摄影、人像摄影、风光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
第三部分,艺术理论与公共课程,包括摄影美学、艺术概论、摄影史、文学语言、传播学、计算机应用、外语等。
这样一张课程表在全国高校的摄影专业课程中几乎通用。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有其历史渊源,也有其某种合理性,但是对于摄影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又似乎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对摄影专业学生的毕业走向和专业发展非常不利。
1.4教学设备陈旧
摄影是一门依赖摄影器材及相关硬件支撑的学科,摄影教育更离不开摄影器材软件和硬件设备。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摄影课程但限于财力像数字相机、扫描仪、打印机等摄影器材,计算机相关配套设备无法购置,影棚和暗房等工作室建设投入不足,满足不了正常的教学需要。甚至个别院校摄影专业学生在实践创作中仍以传统胶片相机为主,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在胶片的购买和冲洗上,耽误了很多时间。现今摄影器材依托科技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功能不断加强。在信息时代的摄影教学中,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2 读图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20世纪末,互联网的出现使它成为强大的新兴媒体,引发了社会、工作、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年底增加2 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年底提升2%。在新增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互联网在农村普及速度较快,半年期新增网民中农村网民占到54.4%,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绝大多数网民是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当然,包含互联网中海量的图片。这些海量的图片给摄影人带来了很多机遇,因为人们对图片的诉求习以为常,图片提供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能对社会产生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直观性和影响。数字图片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认识社会、了解历史的主要来源和参考依据,这些都为摄影人施展才华提供了空间和市场。随着智能手机及其照相功能的增强,非专业摄影人和普通市民也积极参与进来,我国进入到“全民摄影时代”。
大众的参与使图片像食品一样源源不断涌进我们的生活,每天有大量图片出现在人们眼前。如今摄影器材有着低廉的价格及智能化的技术,拿起相机,人人都是摄影师。不幸的是,很少有人会花时间和心思去拍摄一张高质量的照片,大多数照片都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元素,而职业摄影师能将一个呆板无趣的场景拍成一张吸引观众眼球的照片。
读图时代的到来带给摄影人和摄影市场更多的机遇,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摄影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媒体的发展使传统媒体迅速萎缩,纸媒的减少与摄影部的裁减,大趋势和小范围使摄影工作者寝食难安。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BBC裁员风波、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撤销摄影部,解雇包括普利策奖得主在内的28位摄影记者,为职业摄影敲响了警钟。
3 高校摄影教育须适应时代
现在的摄影人不但要拍好照片,而且要充当文字撰写、图片编辑等角色,读图时代对职业摄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时代赋予了摄影更大的空间和市场,为了能使摄影专业的大学生适应当下的摄影环境和摄影市场,我国的高校摄影教育要先适应时代,根据时代和市场的要求培育摄影人才。除前面提到的我国高校摄影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应该解决以外,高校摄影教育还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3.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一步是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摄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摄影人才应具备创意构思、技能技法、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的要求。国外的摄影教育一直提倡“精英教育”如德国、法国的摄影院校,会通过考试选拔有专业才华的学生,在生源上就是好苗子,通过考试的学生也很少,在学习与实践中具备充足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设备,能够培养出精英人才。国内的一些摄影院校,本应该培养的是创新型摄影人才,最后培养的却是技能型人才。互联网的大潮已经将许多职业摄影师拍在沙滩上,如果国内高校再培养普及型摄影人才,势必对摄影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所以在培养目标上,高校应考虑自身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明确定位,合理建制,分层次培养。
3.2多种融合的教学体系
现今时代教师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传统授课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还会觉得枯燥无味。要想提高授课质量,应从学生专业水平和专业兴趣方向出发,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知识。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教学形式也可多元化:第一,摄影专业院校可以实行工作室制度,实施工作室制度可使学生尽快进入自身的角色定位,每个学生从自身知识结构以及研究兴趣出发,结合学校调控,根据指导教师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第二,与广告公司、报社、印刷出版社等单位合作,建立摄影专业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摄影的实际应用,对今后的就业和工作会提供极大的帮助。第三,与国外院校开展合作性教育,吸取国外著名院校的教育理念。中外师生相互交流与互动,互相借鉴与启迪,从而打破惯性思维,形成中外合作摄影交流的教育形式。
3.3加强中国摄影文化的传承
摄影文化是人们通过摄影记录、概括和表达对生存状态的理解。摄影有着记录和传播文化的功能,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有着先天的优势。虽然摄影术是西方发明的,但中国的文化底蕴远比西方一些国家浓厚。中西方在文化理解上有很大区别,西方文化注重写实,而纪实性又是摄影的根本特质,所以中国早期摄影大多以写实摄影、新闻摄影为主。随着摄影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摄影人尝试用摄影的光影替代中国画的笔墨,利用浓淡、反差、虚实去表现中国文化的特点。由于摄影以客观物质为表现对象,不能像国画那样自由的主观处理,不过数字影像、电脑技术的发展使摄影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优秀载体,并且郎静山先生很早就采用集锦摄影的方法,在形式上模仿中国画,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融合的先驱。但在读图时代,快餐文化的盛行使人们乐在其中,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也导致中国摄影文化的淡漠。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岁月的洗礼,很多已经参差不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作为中国摄影人应以记录、歌颂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高校在培养摄影人才时更应让摄影学生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4 结语
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须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时代化的需求,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应用接轨。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吸收国内外著名院校的教育思想,不断调整摄影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摄影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摄影人才的艺术修养,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摄影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彩霞.现实的迷局与教育的尴尬[J].现代电影技术,2015,(01):65.
[2] 曾裕林.我国高校摄影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4,(05):45-47.
[3] 陈孝悦.关于中国高等摄影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摄影,2010,(09):78.
[4] 胡晶.新传播环境下摄影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大观,2014,(02): 99-101.
[5] 林路.摄影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J].中国摄影家,2006,(05):88-91.
[6] 娄世民.浅谈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现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 32-34.
Discussion on college photography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picture-reading
LI Hong-xu
(School of Media,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market economy as well as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and digital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y has also had a tremendous change.As the cradle of photography professionals,college photograph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facing challenges of the times,how to make college photography education adapt to the era of picture-reading is worth studying for photographers.
Key words:Era of picture-reading;Photography education;Photographer
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8646(2016)08-0154-03
收稿日期: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