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工科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解决路径分析

2016-03-15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工科学生异性院校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王 莹 徐 英

人际交往作为人们共同活动的特殊形式,实质上把人的观念、思想、情感等作为信息进行交流的过程。对于一个人来说,其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认知关系的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二是情感情绪成分,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三是行为成分,是双方实质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人际交往是人类的本性和基本需求之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人际交往的能力主要有两个:一是传达信息的功能;二是满足个体需要的功能。前苏联心理学家洛莫夫认为,交往的功能有三个:一是信息沟通;二是思想沟通;三是情感沟通。

一、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行为特点

1.专业认同感不强,文化基础课程薄弱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工科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本专业的基本构造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同时工科的专业存在学习难度大、课程较深较难等特点,加之高职学生本身的文化基础课程比较薄弱,因此这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专业学习较为迷茫。

2.自信心不足,行为方式缺乏严格的自律性

因为文化基础课程薄弱,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有一定的自卑感,理想信念不足,尽管有一定的道德认知,但“知行脱节”现象严重,经常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宿舍内抽烟、喝酒、卫生差,行为方式缺乏严格的自律性。

二、高职院校工科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一)调查对象与测试工具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工科大学生120人,利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07份。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郑日昌所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共28个问题。项目按1、0分,满分为28分,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在与人交往方面的困扰较少;总分在9—14分之间,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往困扰;总分在15—28分之间,表明交往困扰较严重。

从统计数据来看,在被调查的107人中,得分在0—8分之间的共有83人,所占比例是77.5%,这部分同学人际关系良好,与周围的同学相处的较为融洽。得分在9—14分之间是17人,所占比例是16%,这部分同学在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的问题,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得分在15—28分之间的是7人,所占比例是0.06%,这部分同学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严重障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需要给予一定的疏导。

(二)调查结果分析

高职院校工业专业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整体较好,但是仍有少部分同学存在严重的交往障碍。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时常感到不自在”“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自己常因伤害而暗自伤心”“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的相处”。

1.独生子女偏多,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

当今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考虑问题和认识问题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希望在任何社交场合自己都是主角,甚至过分的要求别人听从自己、满足自己,不喜欢去了解他人、不愿意去关心他人,这样便违背了人际交往中的平等原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人际交往中的“孤岛”。

2.人际交往当中的异性交往困难

刚进大学校园中没有树立起正确“异性交往观”,加之高中时期老师、家长对异性交往的横加干涉,很多同学感到跟异性交往比同性交往要困难的多,以至于出现不敢甚至不愿和异性交往,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友谊和爱情的关系,错把友谊当初爱情,因为恋爱问题而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3.人际交往中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

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情感体验。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大多较为敏感,缺乏自信,他们处事过分谨慎,为减少挫折,尽力避开人群,因而丧失很多发展机会。自卑心理多见于部分家庭贫困和身体残疾的同学,家庭的贫困和身体的残疾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的敏感,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社交恐惧的现象。

三、合理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际交往

1.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合理的人际交往观念

正确的认识自己,就是客观的认识自己,有积极健康的自我体验,悦纳自己。具体来说就是要客观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同时要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满意自己,有自豪感、成功感、顺心感和愉快感;能确定适度的奋斗目标,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开朗、乐观,对生活充满憧憬;能够冷静地、积极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充满信心的认定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既不“夜郎自大”,也不盲目自卑,在人际交往中,确定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

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不仅是要合理的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更是为自己走向工作岗位和在社会上立足奠定基础。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要善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此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都是不同的,要尊重这种不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应该有一颗的宽容的心,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观,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消除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孤僻感等消极心理。

2.掌握适当的人际交往技巧

主动交往。主动热情向他人示好可有效的交流信息,增进感情。一般来说只有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走进别人的心里。避免对他人有伤害性的评价和争论,尊重他人的意见,真诚的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倾听和建设性的交谈。及时承认错误,每个人都有出错的时候,明知错了还极力为自己辩解,以此来保全面子,结果是适得其反。因此当你错了的时候,就要迅速而坦诚的承认错误,当你正确的时候,要试着以温和的、技巧的方式让对方承认你的看法。掌握批评的艺术,在批评他人的时候要以不伤害他人的自尊为前提,最好的策略是先去赞扬他人的长处,在指出他人的不足。这样做既不伤害他人的感情,又可以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评或建议。

3.拓宽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人际交往体验活动

进行人际交往心理问题个案分析、人际交往第一印象模拟训练、人际相处自信心情景训练、人际交往情绪控制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开展小专题形式的培训与讨论,如新生适应教育、贫困生人际交往训练、“怎样对别人说不”“怎样跟别人微笑”“如何与老师打交道”等专题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让学生学到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

4.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学科,它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挖掘大学生心理智能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水平,帮助大学生疏导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虽然现在大学生已经形成的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由于年龄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固执、偏颇等情绪行为,导致有些学生不愿意同周围的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孤僻。大学生心理咨询应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认识自己,找回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

猜你喜欢

工科学生异性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异性组
异性齿轮大赏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精神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成因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父 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