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应成为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领跑者

2016-03-15刘和平

湖南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领跑者学科知识公民

刘和平



学校应成为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领跑者

刘和平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作出总体部署,提出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0%提升到10%以上”。

公民科学素质是发展进步的基础,是创新创造的动力,《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公民素质已经上升到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并且有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在笔者看来,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将科学素质培养作为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让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尤其是近五年得到明显提升,2015年我国具有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到6.2%,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大,美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17%。公民科学素质普遍不高,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是与我们目前的教育整体构建有着重要的关联。

我们现行的教育内容,注重的是学科知识本身的挖掘,与科学素质相关的内容偏少。因为教材的导向作用,教师注重的是如何将学科知识本身传授给学生,更多局限于如何用更高效的方式让学生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在这样的氛围下,突出的是学科文化知识,至于怎么去挖掘科学要素则没有突出。与此同时,教育质量评价更多的是考察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在中小学,虽然也设立了科学或科技活动课程,但这些课程在不少学校未能得到真正落实。

可以说,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科学素质培养一直是一个短板。为什么在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我们解决了文盲、半文盲问题却没有解决好科盲、半科盲问题?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教育没有将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相提并论。

一句话,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学校有能力也有义务。《方案》已经出台,蓝图已经绘就,我们期待学校积极成为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领跑者。

猜你喜欢

领跑者学科知识公民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论公民美育
品读
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领跑者 去乘风破浪永不止步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Running Your Race in an Ever Changing Place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