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困境及破解策略

2016-03-15金立民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甘肃风电发电

金立民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20)



甘肃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困境及破解策略

金立民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20)

新能源发电产能过剩已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不仅关系到甘肃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大局,还影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地段的创新发展。甘肃新能源发电存在诸多困境,如新能源电力的上网与消纳矛盾突出,相关调峰电源建设缓慢,新能源技术不成熟导致电网安全风险加大,地方政府不当干预较多,对新能源发电行业信贷风险积累较大等。为破解新能源发电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述矛盾,可从力争就地消纳新能源产能、调整财政补贴机制、加快推进新能源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开展风电行业融资改革、积极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入手。

甘肃;新能源;发电产业;策略

2006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这一事关甘肃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大局的战略构想,是甘肃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省情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全面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甘肃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在国家文件《关于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中得到了充分认可和体现。但是随着宏观经济调整,产能过剩情况同样在新能源发电产业表现突出,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增速放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新能源发电产业下提供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本文立足甘肃省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得发展现状、分析新能源发电产业面临的诸多困境,提出破解策略,旨在促进甘肃新能源发电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甘肃新能源发电的现状

甘肃新能源开发始于1997年,2008年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酒泉风电基地通过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并于2014年建成,2015年甘肃省又建成了金昌、酒泉、武威3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截至2015年底,甘肃省电源装机4643万千瓦,其中风电1252万千瓦,光伏610万千瓦,新能源占全网装机比例超过40%,加上水电装机85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占全网装机比例高达58.5%。2015年,甘肃省风电最大发电出力411.9万千瓦,占全网用电负荷的35.1%;光伏最大发电出力275.1万千瓦,占全网用电负荷的23.3%。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新能源发电量648亿千瓦时,部分新能源电量在网内消纳,富余电量通过跨省跨区输送到东部地区,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00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2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64万吨,为国家节能减排和雾霾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甘肃新能源发电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一些矛盾直接阻碍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

二、甘肃新能源发电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一)新能源发电的上网与消纳矛盾突出

新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而我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电力供需矛盾开始凸显,“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新能源发电年均增长为62.87%,是年均电量增长率的2.34倍,而省内乃至西北地区的电力消费量急剧下降,多余电力在甘肃乃至西北电网消纳都形成一定的压力;另外,由于新能源立项审批周期与相关配套设施审批周期矛盾,相关配套设施的审批建设从时间上看相对滞后2-3年,直接造成电网外送能力没有明显改善,加之有关新能源消纳政策缺失,新能源消纳问题日益严重,弃风弃光问题不断加剧,2015年甘肃省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84小时,较全国平均水平低544小时,弃风电量82亿千瓦时,弃风率39%,光伏发电也不容乐观,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61小时,弃光率达31%。

(二)相关调峰电源建设缓慢导致电力上网困难

在国家和地方鼓励的产业政策的推动下,甘肃省新能源装机速度“井喷”增长,装机速度远远超过当地的承载能力,甘肃省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均在全国排名靠前,风电装机国内第三、世界第七,光伏装机国内第一、世界第七。由于新能源发电电网调峰调频能力严重不足,导致目前仅新能源并网容量就高达省内统调最大负荷的1.37倍,系统调峰能力缺口约450万千瓦,甘肃电网调峰十分困难。

(三)新能源技术不成熟导致电网安全风险加大

由于历史原因,新能源建设门槛较低,形成一批低技术标准的发电企业,例如在酒泉地区新能源装机比例较高,发电出力间歇性、波动性大,运行控制难度大,甘肃电网处于西北电网的核心,链接陕西、新疆和青海电网,而河西地区又位于电网末端,如果出现发电不稳定情况,极容易出现脱网现象,影响电网安全,比如,2015年酒泉就出现三次“脱网”现象,直接为电网安全造成较大冲击,风电机组脱网事故频发,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较大风险。此外如果出现本地缺乏强电源支撑,无功电压控制十分困难。

(四)地方政府政策性支持“过度”

为通过产业发展而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市一级地方政府在审批环节降低技术标准要求,为新能源项目落地“开绿灯”,放松了对落地项目的外部控制,使投资决策分散化,造成项目投资过热,出现新能源产业的“潮涌现象”。在建设环节,积极给予财政补贴政策,帮助企业获得筹资成本低的资金,又加剧了新能源企业继续追加投资的“冲动”,最后形成新能源产能严重过剩的困境。

(五)信贷风险积累较大

由于风电产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后,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剧,主要表现在:一是风电企业财务状况下滑明显。受市场需求及行业政策影响,近3年来,风电企业经营效益持续下滑,出现亏损趋势。二是贷款集中度过高。由于风电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电贷款在全部贷款总额中占比普遍较高,虽然金融机构采取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拼盘贷款、银团贷款、内部联合贷款等创新信贷模式降低风险,但风险缓释效果并不明显。三是担保风险突出。针对风电产业项目建设前期资金需求量大,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的问题,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采取纯信用贷款担保方式,如“电费收费权质押”、“集团公司担保”、“建成后资产抵押”等模式。但在行业风险不断暴露的情况下,这种无担保物的信用担保弊端十分明显。

三、新能源发电困境的破解策略

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生产要素的统筹规划与配合,进一步解决新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良好发展氛围,为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开拓消纳新能源产能渠道

消纳新能源产能是缓解“弃风、弃光”的根本解决途径和破解新能源发电困局的有效方法。省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指导意见,鼓励新能源产能优先在本省就地消纳。在需求侧积极推动高耗能企业使用新能源电力,特别是一些有自备电厂的高耗能企业,用新能源电力替代自备电厂,实现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在供给侧方面,积极推动新能源电力供给方式多元化,探索在新能源发电企业当地推行电力供暖等。积极组织拓展外省市场,加大跨省跨区外送力度,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和已经建成的西北电力直送电力通道,提高新能源电力的输送比例,增加全国范围的消纳,特别是向环保压力大和用电能力强的省份。

(二)调整财政补贴机制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之下,政府应当调整财政补贴策略,对于财政资金的扶持应该有效提高补贴效率,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新能源行业整体的融资能力提高以及新能源公司的内源融资能力的提高等因素,政府财政补贴扶持的综合效应再出现快速边际递减的现象,所以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变化,环境综合要求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标,重新区分新能源行业里不同产业阶段和公司的具体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层财政补贴规划。在供给侧进行改革,对进入新能源行业的企业提高技术门槛和淘汰技术落后产能为主,对于技术落后被市场淘汰的产能直接终止财政补贴,对于其他需要补贴企业开展“分层”补贴模式,实行“一家企业,一个标准”原则,与金融支持政策、环保约束政策形成有效互动,形成合力积极配合财政补贴政策应用。在需求侧,对于能够实现有效消纳新能源产能的项目和企业开展技术研发、项目落地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形成对于需求市场和技术的双向财政支持,为新能源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奠定基础。

(三)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把握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利用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引导,积极参与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化建设,例如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意见》和对《甘肃等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批复意见,在意见中指出各省到2020年用电量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消耗要进一步提高比重,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建立区域甚至是国家层面的碳减排交易市场、电力绿色交易市场化以及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管理制度,通过加快市场化的进程来推动新能源产能的化解,探索建立新能源产能消纳探索建立完善辅助服务机制,尝试建立备用容量市场增加火电机组调峰积极性。

(四)加快推进新能源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鼓励科研部门、国家电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能源互联网构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新能源消纳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电网技术创新和建设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加快建设连接甘肃与外界联系的电网通道,构建西北与川渝藏联网的西部同步电网,实现风光水火电大规模优化配置和打捆外送。解决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送端电源支撑不足问题,攻克超高比例新能源通过特高压直流外送的难题,通过特高压电网远距离输送和高效配置大规模新能源,实现新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和经济高效运行;第二,开展规模化利用关键技术和新能源运行优化的示范应用,探索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基地群联合外送的可行性及技术路线,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搭建中间实验研究示范平台。送受端电网之间多时空出力特性和时差互补特性,相邻可再生能源基地出力不同时空组合的出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资源优化配置与市场消纳技术、协调控制与调度运行技术以及稳定控制与安全防御技术;建设河西走廊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工程。新能源发电设备包含大功率的电力电子装置,能够提供连续、双向、动态调节的无功补偿,开发其无功调相能力,可有效弥补出力波动引起的电压调节问题。

(五)开展风电行业融资改革,积极化解金融风险

强化内部信贷管理,有效防范新能源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应认清新能源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特征,遵循技术创新的规律和行业发展的周期,合理把握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契机,采用差异化信贷政策促进商业银行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相关业务的开展;对已授信企业的信用管理建立管理档案,及时跟踪了解市场变化、企业经营状况,通过多种监控手段全面掌握已发放贷款的状况。建立绿色能源项目保险规划,增强对能源信贷的风险分担能力,积极拓展保险对能源行业的渗透力与覆盖面,充分发挥现代保险在能源生产中的经济补偿、风险分散的优势。利用新型融资手段,引进项目融资方式。一方面,项目融资方式可保证新能源项目稳定的用户支持。新能源项目的投资者可利用与项目利益有关的第三方(如稳定的用户)的信用来安排融资,分散风险,节约初始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项目融资方式便于国家对新能源项目的引导与促进。如在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下,私营企业获得政府赋予的“特许权”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享有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从而吸引并引导民间资本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

[1]冯健身.在省政协机关传达贯彻全省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会上的讲话[N].民主协商报,2014-01-03.

[2]李明.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西部示范基地,推动甘肃新能源可持续发展[N].甘肃日报,2016-04-01.

[3]吴春雅,吴照云.政府补贴、过度投资和新能源产能过剩[J].云南社会科学,2015(2).

[4]王淑珍.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金融风险问题研究[R].中国人民银行酒泉中心支行,2015.

The Predicament and Crack Strategies of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JIN Li-min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020, China)

New energy generation overcapacity has become a major pract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under the economic "new normal" background,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Gansu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but also affect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gold segment. Gansu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exists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Grid-connected and with new energy power consumptive contradictory is prominent, peaking power-related construction is slow, new energy technology is not mature in the grid security risk, more inappropriate loc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more accumulated credit risk of new energy industry. To break these contradictions of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emerg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e local use of new energy production capacity, to adjust financial subsidy mechanism, to accele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moting new energy sources, to carry out wind power industry financing reforms to resolve financial risk, etc. to make new practices.

Gansu;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strategies

2016-05-27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研究成果(2015B-211)。

金立民(1981- ),男,经济学硕士,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能源金融。

F206

A

1671-3974(2016)03-0044-04

猜你喜欢

甘肃风电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摇晃发电小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