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心伦理视角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
2016-03-15江蓉
江 蓉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论关心伦理视角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
江 蓉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对美国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的关心伦理进行了研究,其关心伦理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包含情感关注和责任,强调关心的关系性。结合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将关心伦理运用其中,“关心”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升思想品德学科的地位,完善教师队伍,改革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关心”的引导下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教育回到本真。
关心伦理;思想品德教育;农村初中
正确引导和帮助中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是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智育,更要重视学生的德育。诺丁斯的关心伦理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以此出发,寻求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启发。
一、关心伦理
内尔·诺丁斯,美国教育家,主张“关心”而非暴力才是完美人生与和谐社会的基石。关心伦理本身所关注的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常用语的“关心”,何谓“关心”,“关心”一词是从英文单词care翻译过来的,有密切地注意、审慎地思索;小心、谨慎;关怀、关心;忧虑、担心、操心、烦恼等意思。对于“关心”一词的解释,英文词典是: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现代汉语词典是:对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与“关爱”、“关怀”等同义。从伦理学的角度去看,“关心”被视为生活中一种待人待物的善良品质和行为。海德格尔认为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我国班华教授认为关心既是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种道德品质。可以看出,“关心”被描述为状态、形式,也被描述为品质、行为。在诺丁斯那里,“关心”内涵的核心是关注情感和责任。诺丁斯解释,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所期望或关注,他就是在关心这个人;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者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他就是在关心这件事。关心建立在生命个体基础上,但却也可以投射在无生命物上。无生命物以它自身的耐用性、安全性、审美性来回应我们。关心需要行为才能实现,个体需要和具体情境是关心行为的依据,当然还要考虑被接受者是否愿意接受。促进发展、增进和谐是关心行为的目标和结果,这是关心关系建立起来的参考标准。在诺丁斯看来,关心伦理强调的是关心的关系性,这是关心的本质。当谈论关心的时候,重点是放在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一种关系。一方付出关心,一方接受关心,如果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那么关心的关系就不存在了。这种关系属性告诉我们,关心者在付出关心的同时,被关心者还要回应关心,也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这样,关心行为才能实现。
诺丁斯以关心伦理为基础,将“关心”理念运用于教育中,对道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诺丁斯在《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视角》(1984)一书中探讨了“关心伦理”的本质、关心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关心伦理对社会政策的影响等问题。诺丁斯的关心伦理是从女性经验中产生的。从女性经验中追溯道德的发展,但并不等于男性不能投身于关心伦理,很多男性也认同关心伦理。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1992)一书中,主张将“关心”运用于学校教育,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个体,培养他们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帮助他们成长为能干而又自信的人。她将学校看成一个由不同孩子组成的大家庭,学生是老师的孩子,关心是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和核心,学校课程必须围绕关心来重新组织。这本书是诺丁斯在关心伦理与教育方面的重要著作。在《培养有道德的人:以关心伦理替代人格教育》(2002)一书中阐述了以榜样、对话、实践和求证为途径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这体现了关心伦理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运用,是对传统德育的一个超越。
二、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是老师依据社会道德要求和学生的品格发展规律向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以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为宗旨。依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了解到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现状如下:
第一,思想品德学科在学校的实际地位。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中学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观念的一个关键时期。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发展。但思想品德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处在一个虚有实无的尴尬位置,名义上是放在重要位置,“德育为首”,但实际上是一门被轻视的学科,不仅学校领导、老师不重视,而且学生、家长也不重视。
第二,思想品德学科教师队伍素质状况。受学校教师编制和教师人数的限制,特别是农村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初中专职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比例较小,部分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来源于其它学科的教师,这样,就降低了思想品德学科教师队伍的素质。来源于其它学科的教师从事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不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在掌握知识和德育技能方面都略逊于专职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师。
第三,思想品德课教学形式与方法状况。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形式主要是“重知识灌输、轻启发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从而导致教学方法机械,枯燥无味,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其失去兴趣。
第四,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和态度。传统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机械、重复、单调。这种特点会弱化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面对升学压力,更容易产生偏科现象。
这些现状的背后反映出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除智力以外的其他品德和能力的形成缺乏关心,才会导致学生本身也不重视自身美好品德的养成。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三、关心伦理视角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启示
将关心伦理运用于教育,必将减少教育的功利性,这是学生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中所需要的。以“关心”为中心进行德育引导,强调学生的智力、情商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可以指引教育回到本真。教育只有回归到本真状态——“既涉及表面的知识传授,又引导人更好地生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从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出发,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也急切需要以关心伦理为指导,让农村教育回归本真。
(一)学校应“关心”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升思想品德学科的地位,完善教师队伍。
在关心伦理的指导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爱的人。关心与被关心作为人类的基本需要,诺丁斯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培养关心型的学生,必须用一种广角的教育来引导学生关怀自己、关怀自己身边的人,关心人类、动物、植物、环境、工具和思想等。”受塞尔伯曼和加德纳的理论影响,诺丁斯认为,学校不能忽视教育本质的目的。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学术竞争力的同时,学校教育应更关注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内心的渴望,应尊重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注重智力目标。所以,学校在尊重人类智力的同时,还应“关心”学生的道德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改变。许多初中生受网络和媒体文化的影响,出现了满足于感官享乐、反抗传统和权威、无价值信仰等道德危机。再加上缺乏关爱,体恤不到关心,就很容易误入歧途。面对这些情况,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学校教育应及时做出反应,从各方面了解学生情况,带动学生家长,关心孩子,并重视孩子品德的养成,从而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学校对社会的变化,诺丁斯说:“虽然不是无动于衷,但反应迟缓,而且只局限于技术层面”。这样,导致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越来越喜欢学习上的投机取巧,而不是掌握真正本领,领悟知识背后的精神品质。诺丁斯的关心教育为初中生教育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道德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既要把握传统道德的精髓,也要赋予道德时代内涵。
另外,诺丁斯说:“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这种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因为这不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是对生命本真的追求。健康人格包括人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是需要后天培养和保护的。初中阶段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学校应开展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健康人格。这需要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合理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内化社会道德品质,并具备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关心教育要求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中展开,这对教师队伍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工作的成效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自身需要具备健康的人格并懂得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理念。要做到言行一致去引导学生,身教与言传并重。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个性特征和现实社会情况。再次,老师要放下架子,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真诚地与学生交流。
(二)教师应“关心”学生的道德教育,增强教学的通俗性和趣味性。
诺丁斯的关心伦理在教学上的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建立起关心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出具有关心能力的学生。教师往往注重教学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解析教材、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而缺少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注重教学能力很重要,但情感教育也不可少。教师应当把情感教育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关键点,情感是意识的表达,借助情感交流的平台,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关心,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心关系,帮助初中生学会去表达,懂得关心人、爱人,并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行。教学上,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上,在关注概念、逻辑思维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理想信念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将非理性因素融入课堂教学,关注初中生的现实生活,通过情感交流、理解和尊重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教学是为了成人成才,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成才,我国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也演化出较为完善的教育方法体系。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将“关心”融入到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是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通俗性和趣味性。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了,才会有学习的动力,老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知识,才能够被接纳、被吸收。这也是关心伦理在教育教学的体现。
(三)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懂得回应学校和老师的关心。
据了解,农村初中生群体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其中留守家庭、单亲家庭还不少。大部分学生觉得没人关心他们,缺乏关爱。受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有些孩子享受过多的被关心,而不会去关心人;有的是缺乏关爱,渴望被关心。所以,学校要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初中生爱学习、爱生活。那么,这里关键的一步也需要得到学生的回应。
根据诺丁斯的观点,学校、教师对学生发出关心,这种关心可能是学生需要的,也可能不是,或者学生不愿接受,所以只有让学生愿意接受并需要关心,关心的目的才能达到。诺丁斯说:“如果关心以不被学生们接受的方式出现,那么它也不可能被学生们认识到。”所以学校要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关心教育,让学生能够感知、回应关心教育。通过关心教育,让学生爱上学习,拥有对自己、他人、社会、自然和知识的关心态度。学校和老师要让学生感应到关心,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这样,关心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学生对他人的关心无法做出恰当的反应,这说明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出现了问题,难以健康地成长,更需要引导。采取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那必须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另外,要增加课堂内外的沟通交流,了解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学校要正视并重视,有耐心地进行“治疗”。
将关心伦理思想引入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符合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成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关心”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升思想品德学科的地位,完善教师队伍;教师要“关心”学生的道德教育,增强教学的通俗性和趣味性;学校和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懂得回应学校和老师的关心。这样,关心关系的实现才能真正促进关心德育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以此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1]邵建芝. 诺丁斯关心理论及其对我国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D]. 山东师范大学,2007:14.
[2] (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朱一梅. 教是为了不教[N]. 钦州日报,2010-08-04,006.
[4]郝项莉. “关心”教育探寻[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2.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Rural Junior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are Ethics
JIANG Ro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0,China)
The United States educator Nel Noddings' care ethics is studied, and his care ethics is based on the needs and responses, including emotional concern and responsibility, emphasis on caring relationship. Together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care ethics will be used to "car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moral discipline status, improve the teachers team, reform the teaching form, let the students develop in an all-around way under the guidance of "care", so as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 to return to its authenticity.
care ethic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2016-06-12
201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大学生项目(2016dxs35)。
江蓉(1990- ),女,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G416
A
1671-3974(2016)03-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