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6-03-15李志伟
李志伟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李志伟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对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分析,充分认识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和利用微信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教育,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理性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存在的问题,根据时代特点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是当下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的挑战
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使用者以10—39岁年龄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10—1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22.8%.在这部分群体中,大学生又处于主力军的地位。网络的普及使得高校和高校学生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的冲击下,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改变,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这要求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相应改变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一)西方以网络为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由于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强势地位,借信息垄断,从没放松过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输入渗透和思想影响活动,计算机网络媒介为他们的这种活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成为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手段。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英文形式出现的,这种网上语言的优势再加上经济实力以及科技优势,大大便利了英美等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青年学生进行文化传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模式、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以达到“西化”和“分化”的目的。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巨大挑战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在网络时代,受教育者由于“网络”原因,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便捷,所掌握的信息量有时甚至超过了教育者,这就使得教育者丧失了传统教学时代信息优势的地位,甚至处于劣势地位。另外,在上网时间和上网频率上,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远远比不上学生,尤其是40岁以上的工作者,面对网络飞速发展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其素质迫切需要提高,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同时,网络的发展也考验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及方法。
二、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生层面来看
信息时代下,大学生遇到的问题是多元和复杂的,贯穿其成长过程的始终。如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与适应、大学到社会的角色转变等,再加上目前大学生群体多为80、90后,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以及差异性明显增强,对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敏感、易挫以及困惑日趋增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淡漠,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群体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从学校层面来看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多元、分散的特点,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分布在校团委、校系学生会、系部党团组织、思政课教师团队以及学生社团等。由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主体处于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不但校内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力量没有很好衔接,而且校内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力量更是沟通不畅,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没有形成。长期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分散性、短期性、临时性、应付性等,思想政治教育在时空上缺乏有效拓展,类似于包含教育、管理、服务在内的“三位一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还很匮乏,合力没有有效形成,大学生辅导员往往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势单力薄,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青年学生一旦具有了正确的观念,就会产生符合社会要求的认识和行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发展,既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又要尊重和包容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信息时代下,大学生早已冲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自我封闭状态,他们主动关心和了解社会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新形势,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实事求是的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方式。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只有如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针对性,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社会化
高校历来是引领文化潮流、传播科学思想、开创文明新风的地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并不是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推向社会,而是要打破传统模式,加强与社会、学生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力量,以期达到教育的目标。长期以来,家长们中间盛行一种重智育而轻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尤其是忽视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家长们原以为孩子上大学了,不用操心了。但事实正相反,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诸如尝试着交朋友、谈恋爱,毕业临近还要找工作等等。凡此种种,都需要家庭的指导,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关心。所以,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在培养和塑造优秀人才方面的巨大作用,积极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社会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以微信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以微信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腾讯2014年度的Q1财报,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帐户数达到3.96亿,比上一季度增长11%,比去年同期增长87%。从2011年1月发布至今,经过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发展,微信已成为互联网应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中一个强有力的增长点。微信作为一种传播平台,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整合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相对于微博而言,微信传播是对等的双向互动性的模式,是一对一的交流,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具有显著的人际传播的特征。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中使用微信的群体规模也会随之迅速扩大。究其原因,除了大学生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外,还与微信交流沟通方便快捷、内容丰富多样、大众化传播的魅力密不可分,微信所提供的平等开放的人际交往平台恰恰契合了大学生渴望交流、渴望受到关注、乐于自我展示的人格特质的需要。规模日益庞大的大学生微信应用群体为高校利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群众基础,为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2.以微信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其一利用微信“关注”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沟通,主动通过微信与大学生建立起“双向关注”的沟通模式。具体而言,就是一方面要主动对学生们的微信进行“关注”,来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关注热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要广泛发动学生们使用微信,并“关注”教育工作者的微信,这有利于学生们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打破神秘感和思想隔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可以说,由于大学生在微信上表达的情绪往往大胆直率,传递的信息往往真实具体,每一个微信账户都对应着一个鲜活的学生个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微信与学生们建立起的主客体联系沟通机制是“带着体温的”,更容易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内心里去。
其二利用微信“群”功能,主动组织学生针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建立微信群,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性地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评论,直接参与到学生关心问题的讨论中去,用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学生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这便于我们准确把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也有利于双方信任感和亲密感的增强;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涉及学生成长发展的热点问题,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主动通过微信发起讨论,在讨论中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着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用积极、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来引导大学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互动过程中学会理性对待校园中的友情与爱情,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抵制消极文化影响,在良性互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实现人格的健全发展。
其三利用微信“转发”功能,构建畅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渠道。微信的“转发”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布和传播教育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手段。通过微信组建起来的社交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对应着一个微信账户,每一个微信账户都代表着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些个体既能传播信息,又能发布信息,因此,这一社交网络具有极强的交互传播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托这一强大的社交网络,通过微信的“转发”功能来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利用这一渠道,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管理信息、时事动态、教育资料等工作信息通过微信“转发”给“关注”自己的学生们,再利用学生间的彼此“关注”来分发信息,从而提高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微信将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潮观念等进行“转发”,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思想引导。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
[4]田之华,杨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12).
[5]陈群辉.当代大学生德育社会化问题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6]倪秋利.我国微信研究现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分析[J].今传媒,2014.11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2016年暑期大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LI Zhi-wei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450044, China)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computer network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of the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As an important way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The severe challenges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ing are analyzed, fully awar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roposing to social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t has the very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use WeChat carrier to condu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a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
李志伟(1972- ),男,硕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1-3974(2016)03-0006-03
2016-05-13
金湾区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运用三灶红色资源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2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