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学习接受习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高校政治理论课为例

2016-03-15张金丽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习惯核心

张金丽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基于大学生学习接受习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高校政治理论课为例

张金丽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对大学生学习接受习惯的内涵、特点、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充分考虑大学生学习接受习惯的前提下,探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际效果、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接受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大学生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又积极热情。正是如此,大学生也承载着来自国家、社会、家庭的期望,担负着更多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具体实施却并不理想。有的大学生不仅没有意识到思想理论课的重要性,甚至事与愿违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接受习惯进行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探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学习接受习惯

(一)大学生学习接受习惯的内涵

现代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的学习接受习惯是指大学生对课堂信息的接收、理解和认同的长期行为方式和综合心理指向。因此,大学生的学习接受习惯主要受大学生的信息认知习惯和信息接受习惯影响。不仅是一种人脑的认知活动,也是一种学习习得活动。本文中的学习接受习惯主要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学习接受习惯为主要分析对象。

大学生学习接受习惯体现在大学生所能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是学生对教学的主观、直观的评价和反应,对知识接收的途径有不同要求,对实效性、导向性的把握也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时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与个人的兴趣爱好相关或相符的信息最容易让大学生成为接受信息的受众群体,他们的主体需求对信息接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不同类型的信息时有着不同的需求。在接收生活服务类的信息时,主要想的是符合个人的生活需求;在选择接收新闻类信息时,主要的动机是了解社会和周边发生的事情;在接收教育学习类信息时,主要考虑的是增加专业知识、促进学习。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面临各种问题所产生的对于各方各面的信息的主体需求是其选择接受信息的主要动机,影响着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

求知和成长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对于生活信息、社会新闻类信息、教育学习类信息的接触、接收、接受的过程都是源自于对求知和成长的内在需要,这种强烈的需求会引发他们有目的地选择和注意,例如,大学生会通过图书馆主动寻找阅读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关的书籍来获取相关的知识,会与同学老师主动交流和讨论来获取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二)大学生学习接受习惯的特征及现状

在信息高速发展,多元价值观不断发展和相互冲击的今天,大学生是对先进科学技术、新锐思维和新型媒体信息摄入量最多,接受速度最快的一代,由于其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所处学习环境的不同,学习接受习惯也呈现出不同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在接触媒介时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学习知识和娱乐消遣,有很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在接触媒体的过程中,都呈现出一种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的学生在接触媒体过程中都居于主体地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调节和控制。

第二,大学生接触的媒体主要有手机、电视、广播、电脑、杂志等等,但这其中最频繁的就是手机和电脑,传统媒介所发挥的作用在逐渐减小。当前大学生接收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就是网络,部分大学生甚至过分依赖新兴媒介,沉迷于网络。

第三,大学生在接触媒介过程中所接收的信息良莠不齐,不过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信息还是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的,他们并没有盲目依赖新兴媒介,对于媒介的社会角色有着较为理性的认知。

第四,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时,最先是由于自己的需要,然后对信息有一定的理性认知,在逐渐深入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认同,并转化为实践的行动。也可能是出于需要,在践行的过程中逐渐产生认知、认同,也可能是先产生认同,然后再认知、践行。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需要认知、认同和践行习惯的统一,认知是基础, 认同是关键,践行是归宿,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一)理性认知习惯

理性认知是对认识对象的基本内涵的深刻把握,它具有抽象性和确定性,是情感认同的基础和实践的深层动因。增强理性认知就是要深化对认识对象内在结构和内在逻辑的科学把握。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党与人民的利益关系决定着党和人民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不仅需要党政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还需要把这种理性认知有效地传递给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所有社会公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涵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激发人们对这种价值观念的崇敬和信念,并最终把这种认知转化为人们的实践。

(二)情感认同习惯

“单是理性既然不足以产生任何行为,或是引起意志作用,所以我们就推断说,这个官能理性同样也不能制止意志作用,或与任何情感或情绪争夺优先权”。应当看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不仅需要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而“掌握群众”,还需要人们对实践结果的可预知性和可预见性,从而激发群众。社会价值观认同的基础在于社会共同利益的存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今天,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阶层皆有其各自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但人们之间利益的共生性、交互性、聚集性决定了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仅完全可能而且非常必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主体。而人民群众是处于多种利益关系之中的,群众主体构成的多层次和复杂性,决定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仅要在理论深度上增强对其理性认知,还要在情感道义上增强对其情感认同。如果说理性认知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那么情感认同解决的则是信与不信的问题。“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认同以对可理解性、真理性、正当性、真诚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要求的认可为基础”。可以说,增强情感认同,就是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凝聚力,就是在与人们利益需求的映照关系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在与切身体验所见所闻的践履关系中领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感召力。

(三)践行习惯

践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将价值标准外化为实际行动。

1、规范日常行为,塑造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日常学习生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最真实、最直接的体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是检验其是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的最好标准。因此,要通过深度辅导、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等手段,注重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养成高尚品格,端正学习态度,优化生活作风;引导大学生知行合一,以小见大,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于日常行为之中。

2、指导课外活动,帮助大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等课外活动,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优秀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等途径,提升党团活动的水平;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团建设与社团活动,强化优秀社团的辐射作用、示范作用、服务作用;要鼓励大学生深入敬老院、孤儿院、救助站、打工子弟学校等单位,利用专业知识开展爱心助残、助孤、助老和支教扫盲、科技兴农、医疗卫生、法律援助、文化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践行“公益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理念。

3、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国情,亲身感受时代脉搏,真正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还能够向社会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要定期组织大学生赴革命圣地开展以“感受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围绕“三农”问题、教育公平、住房保障、医疗改革等社会热点问题,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调研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基层社会的新变化和基层民众的新期待,深刻感知“中国梦”的时代内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

当前社会正处在多种思想潮流激烈碰撞的时期,把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大学生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驱动力,需要越强烈,越愿意去接受,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大学生接受习惯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确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标准。激励和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明确考核的基本依据和精神指导,并不断增强和完善考核评估标准,减少主观情感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充分利用考核评估结果的激励作用。有考核,就有奖惩。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最终剑指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以此激励师生,并作为教师阶段性工作考核的参照和学生评优评先的依据,从而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激情和兴趣,保障有序高效施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介的宣传教育作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最依赖的就是网络,所以高校在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利用现代化的媒介,寻找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改进教育方式,进行多样化教学。陈旧、单调的教育方式非但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并积极让被教育者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

(五)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学校应该定时召开学生意见征集座谈会,制定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将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纳入学院学生的工作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健全工作检查、督促和考核机制。梳理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制定学生困难与问题解决方案,并成立“学生监督小组”监督方案的整改落实。让学生知晓制度的运行。

(六)加强师德师风和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并通过教育让光服务平台告知全体学生。落实让学生受益的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和监督制度,努力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让学生在精细化的管理中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七)建立长效机制,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强化主体责任感。制定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考核指导意见,建立市级大学生实践育人基地建设评选制度,形成市、校、学院(系)三级的实践育人基地网络,构建立项、管理、考核、激励、分享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高校可以与居民社区签订文明共建协议,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村社区、敬老院等单位建立各类实践育人基地,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奠定基础。每年组建各类实践活动团队。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在基层”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协同创新实践团队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到企业一线开展实践锻炼。通过多渠道多载体的亲身体验,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提升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刘云山.考虑学生接受习惯增强思政课效果[N].新华网.2015-03-28.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30-32.

[3]傅洪健,梁丽,陈海民等.新形势下大学生受众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调查报告[J].实证分析,2008(6).

[4]张晓艳.大学生信息接受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太原师范学报,2013(6).

[5]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政治研究,2015(1).

[6]郭莲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制度创新[J].社会热点,2014(4).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cceptance Habit——Taking "Political Theore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s a Case

ZHANG Jin-li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ne of the main way to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young students. This paper, guided b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cceptance habit, and on the premise of fully consider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cceptance habit, exploring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ual effects,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acceptance habi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llege students; teaching effect

2016-05-30

张金丽(1991- ),女,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64-4

A

1671-3974(2016)03-0024-04

猜你喜欢

价值观习惯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