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

2016-03-15李明建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文明道德

李明建

(宿迁学院 法政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

李明建

(宿迁学院 法政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环境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道德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环境道德教育要坚持代内平等与代际平等相结合原则,坚持环境道德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原则。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的消费观教育、合理的利益观教育。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环境道德认知、形成环境道德情感、磨练环境道德意志、加强环境道德实践,从而推动环境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生态文明;环境道德;教育

1 生态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得以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得以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甚至有一些单位或个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毫无顾忌,我行我素。在诸多环境污染事件所带来的各种灾难面前,人们才开始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生态的关系。此后,全球性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21 世纪议程》等文件体现了人类对于未来生态环境的关切。

在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一方面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发展,一方面也面临着各种生态问题带来的威胁。根据2016年6月2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5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并取得重要成绩。但我国环境质量总体一般,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情况依然需要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1]。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提升到“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必不可少的领域这一高度,这也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篇提出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2]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不只是单纯的资源环境保护问题,而是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都紧密相连的重要问题,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及社会建设各领域要协调推动、深刻变革的重大问题。

2 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

在应对环境恶化带来的各种挑战面前,人们采取了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进行环境保护,但是实践中,这些手段的效果也不很明显。道德手段的应用,特别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应该引起人们关切。“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的活动造成的,要避免环境危机的加深,必须使全社会的人都能自觉地投身到环保事业中来,这就需要强调道德手段的运用。”[3]

环境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生态利益关系上要遵循的行为准则。《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民众享有基于未被污染的良好的生存环境健康生活的权利,同时还承担着考虑后代生存需要的责任。其二,各个生物物种都享有在未被污染的栖息地上生存的权利,人类则有保护生物栖息地环境不受破坏的责任。其三,所有人都有义务去关心他人和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权。环境道德集中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应尽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责任和义务,内在包含了人类自身的平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道德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遵循的道德原则,唯有如此,人类才能在利用自然、保护环境上有所作为。

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环境道德教育不是环境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简单拼加。环境道德教育是指为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理念,促进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规范,而对人们采取的教育活动。“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平衡的意识从而提高环境思想觉悟和培养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的活动。”[4]

3 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

3.1 环境道德教育原则

坚持代内平等与代际平等相结合原则。代内平等原则主张同一代人在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来实现自身发展问题上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代际平等原则是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来服务各自发展上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代际平等需要协调好一代人与后代子孙的关系,要求尊重后代人利用自然的权利。“当代人享有生存、自由、平等、追求幸福等基本权利;同样后代人也享有这些权利。当代人在追求和实现他们的这些基本权利时,不应当减少和损害后代人追求和实现他们的这些基本权利的机会。”[5]当然,代际平等也不是只强调后代人利益而要去牺牲当代人利益,需要有效协调二者的关系。

坚持环境道德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原则。学校作为知识传授、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是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提升了,将对全民族环境道德素质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要对各行各业各个群体进行生态伦理、环境道德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的宣传。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环境道德教育中作用凸显,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环境道德建设中的监督作用。我们还应该把握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教育,比如对领导干部开展科学的政绩观教育,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等。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道德教育是家庭承担的教育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有义务引导子女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遵守环境道德规范。

3.2 环境道德教育内容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追求,也是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要让受教育者能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生共存的关系。人们应该认识到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是有一定限度的。

科学的消费观教育。环境道德教育中应该开展科学消费观教育,倡导合理消费。“合理消费原则并不反对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合乎理性的无害性需求,但反对资源的挥霍性需求及有害于环境和他人的不合理需求,强调尽可能使消费行为合乎人类与自然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6]树立低碳环保的绿色消费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绿色消费又称生态消费, 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 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环保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7]

合理的利益观教育。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必然要面对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当代人的利益与后代人的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利益选择问题。在环境道德教育中,应该树立生态利益为重的原则,满足相关人的合理利益。生态利益为重原则是符合长远利益要求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协调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关系。

3.3 环境道德教育过程

提高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理解。这是环境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人们首先有正确的环境道德认知,才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保护情感,才会有环境保护实践行为的可能。人们有了一定的环境道德知识基础,才能在对各种环境问题的认识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

形成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于环境道德关系、环境道德行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主观态度。“环境道德情感是环境道德思想向行为转化的中介,是指个人在解决人与环境关系的时候所采取的行为方式与自身所需要的道德要求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以及个人对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情感上的肯定。”[8]稳定的环境道德情感,有助于人们对环境事务中的各种表现作出正确的道德评价。

磨练环境道德意志。“环境道德意志是主体在履行环境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排除各种干扰道德行为的因素,实现道德目标的能动的实践精神”[9]。环境道德情感是环境道德意志的发生前提,加强环境道德意志教育有利于巩固人们的环境道德情感,促使人们在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选择中能坚定环境道德行为的信念。

加强环境道德实践。环境道德实践是人们在一定的环境道德观念指导下所表现的环境道德行为以及所从事的各种具体的环境活动。它集中表现了人们的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和环境道德意志。环境道德实践还体现了环境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也在于提升人们参与环境道德实践的热情,推动民众积极投入保护环境的道德实践活动中。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19]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1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htm.

[3] 王露璐.环境保护需要加强环境道德建设[J].生态经济,2004(3):26-29.

[4] 刘东伟、王立新.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实现途径[J].大学教育,2013(20):1-3.

[5] 李晓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J].学术评论,2014(4):68-73.

[6] 王露璐.环境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5(2):59-62.

[7] 陈俊,张忠潮.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和谐环境伦理[J].社会科学家,2008(5):132-135.

[8] 李晓菊.环境道德教育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9] 曾建平.寻找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中胜)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LI Ming -jian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 Suqian College, Suqian Jiangsu 223800, 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nvironmental ethics is the code of conduct and ethical standards to be followed,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its smooth promotion.The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The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intra- generational equali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ality, an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 school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The educationalcontent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includ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e education of scientific view on consumptionand that of reasonable benefi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we should make efforts to improve thecognition, form the emotion, temper the will,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and thus promote the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al ethics; education

2016-03-3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青年资助项目(C-a/2013/01/018)、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

李明建(1982- ),男,江苏沭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A81

A

1009-7961(2016)06-0015-03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文明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