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德育合力机制的路径

2016-03-15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人才

王 冰

(1.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2.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德育合力机制的路径

王 冰1,2

(1.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2.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德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传统德育遭受冷遇;培养目标的高期待与学生现实选择的低欲求之间落差大;学生知行不统一;群体性心理问题凸显。其原因在于:拔尖创新人才德育培养的理念创新相对滞后,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足。要尽快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德育合力机制,转变德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将德育与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全面糅合,建立全员育人机制,营造和谐统一的整体育人环境。

拔尖创新人才;德育机制;机制构建

造就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设“双一流”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其中提出的五项建设任务之一,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调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心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重的人才的养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四字既是对教育使命最好的理解,也是对一流大学的双重卓越人才培养最好的阐释:立德树人是知性和德性的结合体,只有不断培养出大量知性与德性双重卓越的人才,一所大学才堪称一流,才真正堪称树人[3]。原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在其文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重德育》中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所谓的‘拔尖’,是指一个人要在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乃至社会中,起到引领先行作用、表率示范作用,相当于‘领头羊’的作用。假如不能以德服人、以才服众,这种作用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德育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至关重要。”[4]

一、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德育所面临的问题

2009年底,教育部联合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又称“珠峰计划”,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11所名校悄然展开,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除此之外,全国许多高校也在探索不同形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一些荣誉学院也应运而生。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上,虽然国内大部分高校高度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真正将之作为一个特殊课题区别于面上普通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来研究落实的,还相当少。由于成果的显性和可量化性,对拔尖创新人才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科研成果体现情况的关切,往往会重于对人才思想道德素养水平的关切。具体说来,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德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德育遭受冷遇

目前高校传统的德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施:一是两课教育,我们通常称之为“第一课堂”;二是由党团口和学生工作条线组织的党团教育、主题活动、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我们通常称之为“第二课堂”。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德育模式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高,学习任务重,占用时间精力较多,因此,学生往往对德育第一课堂草草应付,对第二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多投入精力。还有部分教师对传统德育工作不认同,少数教师甚至不支持。

(二)高期待与低欲求的落差

教育者对所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有着较高的期望,认为他们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希望他们有高远的理想,未来能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在现实中却面临着教育者培养目标的高期待与学生人生目标的低欲求不相符的落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想的设定和坚持呈现出弱化趋势,不少学生的人生目标就是“有个满意的工作”或者“安定的生活”。这些选择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相差甚远。

(三)“知”与“行”的矛盾

“知行合一”是德育所追求的效果,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却普遍存在“知而不行”、“知而错行”、“高知低行”的问题[5]。这些“知”与“行”之间存在的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其一,在政治立场上,普遍认同国家和民族精神,但是其实际行为却往往表现出不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如在入党后的松劲倒退,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判断能力不强,出国深造后主动回国意愿动摇等。其二,在道德认知上,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行为层面上却表现出不相称的低水平,如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考试舞弊或者学术不端等行为。其三,在价值取向上,普遍认同集体主义价值观,但在需要为集体出力时,常常以学习任务繁重为理由推托;在与个人利益相关的考核评奖面前,却又表现得斤斤计较。

(四)群体性心理问题凸显

健康的心理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所需具备的重要素质,但是作为培养对象的这部分学生,由于面对的是更为紧张的培养节奏,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更为挑剔的外部要求,其心理问题的凸显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优越感与现实表现的矛盾:学习能力上的优越感与综合能力上的不自信造成矛盾反差,部分学生失去原有心理优势,由自傲走向自卑。二是荣誉感与压力感的矛盾:能被选拔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学生来说是荣誉的象征,但淘汰机制带来的竞争压力、被淘汰后面对的心理落差和学习生活重新适应的实际困难都会给学生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

二、拔尖创新人才德育问题成因分析

(一)德育目标设计的针对性不强

拔尖创新人才的德育目标设计未充分考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德育大目标下没有进一步明确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具体目标,没有真正关切该群体的实际需要和突出问题,没有与受教育者群体的道德认知层次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协调,也没有重点关注并积极挖掘和开发该群体的内心潜能,其结果自然不会为学生和教师主动接受。比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更加注重远大理想信念和科学信仰的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批判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国际意识的建立,独立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心理的塑造。和普通大学生德育要求相比,这些具体目标有的需要强化,有的需要深化,有的需要创新。

(二)德育理念更新相对滞后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与培养模式的创新速度相比,德育理念的更新显得滞后。人才培养教学内容的改革,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方式的优化,强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知、情、意、信、行多种元素彼此之间是动态的统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是当前思想道德要求在其大脑中的反映和其现有思想品德状况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因此,当学生认知水平提升、主体意识增强之后,其思想品德的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德育必须掌握其规律,紧跟其节奏,满足其需要。在德育理念上,一要横向打破学科的界限,不能脱离智育、体育和美育,而必须融入其中,用德育统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二要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形成贯通式教育,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入学到毕业成为校友以后,陪伴学生经历醒悟、反复、改正、巩固等思想品德形成的复杂过程。

(三)完备的德育体系尚未建立

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这些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只有学校的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组织起来的活动和交往,才能保证其可控性,才能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最大程度产生积极作用,才能对各种环境给予学生的影响进行选择和调节[6]。比如自媒体时代网络的影响,培养模式国际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影响,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校园环境、师长、朋辈的影响都是需要充分重视的。目前,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暂时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科学的、系统的德育体系,既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强的课程,也缺乏增强德育感性认知的实践环节,更缺乏协同多方共同教育的“一盘棋”的概念和构建。

三、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德育合力机制

鉴于以上成因分析,高校应当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转变培养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德育合力机制。构建德育合力机制有利于整合德育资源,从而有利于加强德育的实效性,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一)渗透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前提下,德育工作本身首先应该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特点,精准定位自身的具体教育目标;将德育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的实现,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拔尖创新人才的日常培养中去。例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常会着力培养学生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全面的知识构成、宽广的国际视野等,德育工作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信仰,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态度,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将加强人文情怀、国际意识培养充实进德育的具体内容之中。这样既通过德育课堂解决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强化学生对这些品质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也可通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体会加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

(二)融入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

德育工作不能与教学工作两张皮,应该紧密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德育要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不同的方式和面貌出现。比如在课程环节,除了优化传统两课的授课内容和方式以外,可以将德育与人文素质课程结合起来,哲学课、历史课、文学课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思辨精神、民族精神的好阵地;科研实践、社会考察是加强求真求实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培养的好机会;国际交流是加强国情教育、国际形势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的好渠道。此外,让学生参与学院管理,也是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增强岗位意识、敬业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好途径。

(三)调动人才培养的全体人员

德育工作绝不能只靠两课教师和辅导员单线作战,必须从整体上进行设计和部署。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要求,整个学校中要建立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朋辈育人的全员育人机制。导师、任课教师、管理人员都应当建立起明确的德育义务意识。尤其是导师和任课教师,在拔尖创新人才德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十分关键。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注意所“言”和所“行”,应当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言论和行为来引领和示范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重视德育的教师不是真正意义上合格的教师,不重视德育的管理者也不是合格的教育管理者。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育人群体是“朋辈”,包括毕业的校友和在校的同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朋辈”的现身说法往往对学生的影响有事半功倍之效,而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典型教育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

(四)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德育必须遵循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矛盾运动的过程,是螺旋上升的过程,中间会经历困惑、反复的过程,因此,德育培养应当是一个持续性活动,具有长期性,它是一个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飞跃的过程,需要在各年龄阶段、各年级同时不间断地反复进行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通常要在学生毕业20年后才能看出培养成效,要成长成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其道路必定是十分艰辛的。比如对于一名非常适合走科研道路的学生,他最终能否顺利、坚定地走上探索研究之路,这其中的德育工作往往从他低年级到高年级,甚至到毕业后都是需要周而复始、持续进行的。他会在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不断变化自己的目标,因此,德育的鼓励、支持作用需要长期陪伴在他身边,贯穿其成长的全过程,直到他能坚定不移地自己走下去。因此,要逐步建立德育的过程化培养机制,要重视对学生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的持续培养、出国学习期间的远程培养以及毕业以后的跟踪培养。

(五)渗透人才培养的整体环境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协作,创设出有利于人才养成的整体环境,通过多重途径和多元方式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首先要注重在社会大环境中培养锻炼学生,学校要善于挖掘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社会需求的现实教义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德育的实效性。例如建立政府机关的挂职锻炼,在名企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在社会服务机构设立义工点,建立支教服务基地等。其次要构建家校协同的小环境,共同引导学生。建立家校联系机制,争取家校双方达成育人共识,协作双赢,实现教育的向心力。例如可以成立家委会,建立家长的微信互动平台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培养过程和动向,反馈信息,建言献策。再者要建设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环境影响感染学生。营造高雅进取的文化氛围,发挥新形势下德育新途径、新方法的育人作用。例如扶持高品位的学生社团以及高水平的学术、科技及艺术活动等;高度重视网络、自媒体的教育引导功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启发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得益彰的和谐德育氛围;重视援引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信息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工作方法,来丰富德育的措施手段,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1]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29).http://www.51wf.com/law/135237.html.

[3]卢晓中,陈先哲.一流大学既要“至真”也要“至善”[N].光明日报,2016-3-22.

[4]顾秉林.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重德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

[5]王冰,李希.高校荣誉学院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2).

[6]许涛.遵循德育规律追求综合效应——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

责任编辑:吴艳春

G641

A

1671-1262(2016)04-0045-04

2016-10-19

201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优生优培机制及评价方法初探——江南大学至善学院‘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2010SJD880129)和2015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德育路径创新研究”(15FYHYB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冰,女,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南大学至善学院副院长,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德育人才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人才云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