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中从“仆倒”到“死亡”的词义演变模式

2016-03-15王毅力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关键词:转喻动因

王毅力(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06)



汉语中从“仆倒”到“死亡”的词义演变模式

王毅力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汉语词汇史上,有一类表示“仆倒”动作的动词多数引申出“死亡”义,进入死亡语义域。这种从动作域到死亡域词义演变的动因是委婉避讳的心理驱使,促使这一演变模式的机制是认知转喻。

关键词:词义演变;动因;委婉避讳;转喻

研究词义的发展演变是词汇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55。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词义之间的成类引申,并揭示出了一些词义演变的机制。笔者发现,汉语词汇史上反复出现从“仆倒”动作到“死亡”状态的词义演变现象,本文尝试对造成这一词义演变模式背后的动因及认知机制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词义演变举例

汉语中出现过不少表示“仆倒”义的动词,如“毙”“僵”“颠”“偾”“殪”“踣”“仆”“倒”等[2]76-79,其中很多都引申出了“死亡”义。例如:

“毙”,本作“獘”。“獘”从“仆倒”义引申出了“死亡”义,故“獘”下“犬”常改为“死”,作“斃”。如《汉书·叙传下》:“陈公扰攘,归汉乃安,毙范亡项,走狄擒韩,”《抱朴子内篇·至理》:“辕豚以优畜晚卒,良马以陟峻早毙。”一些先秦文献中的“斃”理解为“仆倒”还是“死亡”有分歧。例如:

(1)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左传·僖公四年》)

许慎《说文》训“獘”为“顿仆”,例引“与犬,犬獘。”即认为该“獘”是“仆倒”义。另有将“毙”理解为“死亡”义。如《国语》“骊姬与犬肉,犬毙”韦昭注:“毙,死也。”《史记·晋世家》作“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事实上“毙”的“死亡”义是到了汉代才出现的,此例中的“毙”只是“仆倒”义[3]551-556。这种对于“毙”的理解上的分歧也恰恰说明了二义间的密切联系。

“僵”,《说文·人部》:“偾也。”段注:“僵谓仰倒。”本义为“向后仆倒”。文献中“僵”多泛指一般的“仆倒”,如《汉书·王莽列传》:“昭宁堂池东南榆树大十围,东僵,击东阁。”后“僵”引申出“死亡”义,故亦写作“殭”。《宋书·乐志四》:“亮乃畏天威,未战先仆僵。”唐韩愈《苦寒》诗:“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鸡鸣》:“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殭。”文献中“僵”的一些用例到底是“仆倒”还是“死亡”义也难以确认,如魏晋六朝文献中“僵尸”之“僵”[4]75-80,这种情况同样也表明二义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其他“仆倒”义动词,如“颠”“偾”“殪”“踣”“仆”“倒”等,也都发展出了“死亡”义。兹分别举数例如下:

(2)今青蝇臭恶,而集之焉。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数,盛衰之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3)是故上帝哀矜,降罚于莽,妻子颠·

殒·,还自诛刈。(《后汉书·隗嚣传》)

例(2)“颠”“亡”对文,且《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七引《魏志》:“今青蝇臭恶而集之,位峻者亡。”足证“颠”即“亡”。例(3)“颠”“殒”同义连文,表死亡义的“殒”亦常和其他同义词连文,如殒殁、殒毙、殒逝、殂殒、薨殒等。

(4)仆有三罪,而欲求活,此伍子胥所以偾·于吴世也。(《汉书·韩王信传》)

例(4)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偾犹毙也。言子胥得罪于夫差而不知去,所以毙于世也。”

(5)(颜高)偃,且射子鉏,中颊,殪·。

(《左传·定公八年》)

“殪”有仆倒义,如《墨子·明鬼下》:“(杜伯)殪车中,伏弢而死。”李贤注:“殪,仆也。”例(5)中的“殪”当为死亡,杜预注:“殪,死也。”

(6)桀奔南巢,纣踣·于京,厉流于彘,幽灭于戏,皆是术也。(《国语·鲁语上》)

(7)两老虽未死,二妙已先踣·。(宋张九成《和施彦执怀姚进道叶先觉韵》)

例(6)中“纣踣于京”的意思是“商纣王死在京地”,“踣”即死亡,韦昭注:“踣,毙也。”此当以“毙”的死亡义训释。例(7)“踣”与“死”对文同义。

(8)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汉书·孔光传》)

例(8)中“颠”“仆”同义连文,均有死亡义。

(9)他倒·在一个山花盛开的秋天里。

(《中国航空报》2015年08月17日)

现代汉语中“倒”主要表示仆倒、倒下,但当其后接时间补语的时候,显然已经是死亡的意思,如例(9)。同时,用“倒”表达死亡也显得比较含蓄委婉,具有了一种修辞效果。

二、动因和认知机制

具有表示“仆倒”义的词语往往可以向表示“死亡”状态的词语转变在汉语里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导致这一词义演变模式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委婉避讳的心理驱使是这一词义演变的动因。语言变化总的动因是表达性原则(expressivity principle)和有效性原则(efficiency principle)[5]7。其中表达性原则是语言演变的首要因素。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让交际顺利进行,在表达一些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悲伤、反感、畏惧、不安等相关的情感标记概念(emotionally marked concepts)时,发话人常尽量避免,往往会采用一些比较模糊的、使人愉悦的方式来表达,如委婉语[6]61-89。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现象,人们不把要表达的内容直白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委婉含蓄。避讳是造成使用委婉语的原因之一,对于涉及到诸如罢官、落第、大小便、病、死等犯忌触讳的事,往往不直接说出而换用别的词语来替代。如古代大小便的委婉语有“更衣、便利、出恭”等,历史上筷子始称“箸”后改称“筷”等。换用委婉语一般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理据的,如大小便可用“出恭”表达,是因为明代科场考试,举子如厕,要领“出恭入敬”牌;而“筷”的出现皆因明代吴中船民忌讳船“住”(与“著”同音,停住不走)而喜欢“快”(后加竹头为“筷”),于是换用个使人愉悦的词语来表达。

汉语中表示“死亡”的词十分丰富,如“死、亡、卒、殁、逝、殂”等。人类对死亡一直心存恐惧,为不影响受话人的情绪,在语言交际中发话人对这类词语总采取回避的态度。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又不得不涉及到这些内容,于是发话人采用模糊词委婉地指代“死亡”。同时指代者和被指代者在心理上又不能毫无关联。正是为了满足这一委婉避讳心理的需要,汉语选择用“仆倒”义动词来指代“死亡”。一方面,“仆倒”动作和“死亡”状态有一定的心理距离,避免了对交际双方产生即时的负面心理影响,也即满足了委婉表达的“模糊性”要求;另一方面,“仆倒”动作和“死亡”状态两个概念之间具有相关性(见下文),使交际对象不至于不理解发话人的具体所指。

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的心理认知机制,是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隐喻建立在相似性的原则上,体现不同的概念域间的映射。和隐喻不同,转喻是基于观念上的邻近性,是两个相接近或相关认知域之间的过渡,是一个概念实体(源始域)提供了接近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域)的途径。从“仆倒”到“死亡”的语义演变正是基于认知转喻机制。在“死亡”语义域中,“仆倒”动作和“死亡”状态相关,即具有邻近性,表现在古代典籍中“仆倒”义动词经常和“死”共同出现,例如:

(10)一死·一生,一偾·一起,所常无穷。(《庄子·天运》)

(11)鲍叔御,公子小白僵·。管子以为小白死·,告公子纠曰:“安之。公子小白已死·矣。”(《吕氏春秋·贵卒》)

(12)(杜伯)追周宣王,射之车上,中心,折脊,殪·车中,伏弢而死·。”(《墨子·明鬼下》)

(13)上遣侍御史、廷尉监逮躬,系雒阳诏狱。欲掠问,躬仰天大謼,因僵·仆·。吏就问,云咽已绝,血从鼻耳出。食顷,死·。(《汉书·息夫躬传》)

(14)勇士忿怒,交刃而战,负者被创,仆·地而死·。(《论衡·死伪篇》)

(15)人生·能行,死·则僵·仆·,死则气灭。(《论衡·无形篇》)

上例(15)很清楚地表明,直立行走是具有生命的人的一个重要功能,而“仆倒”动作是“死亡”事件的一个重要特征。这说明,在“生命的存在”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直立行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而身体的“仆倒”则是“死亡”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概念范畴之一。Langacker则把转喻视为是一种参照点现象,具体来说通常由一个转喻词语指代的个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接近欲表达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性[7]199。汉语“仆倒”动作的词义演变模式中,正是用转喻喻体“仆倒”动作作为一个参照点,为邻近的“死亡”状态提供认知上的心理通道。和隐喻一样,转喻也倾向于用具体的事物或动作代替抽象的相关联的事物或行为。有形的“仆倒”动作具有动态的视觉效果,显然比无形抽象的“死亡”状态具体直观、凸显。正是在转喻的认知加工下,汉语中的“仆倒”义动词纷纷引申出了“死亡”义,进入“死亡”语义域。

“仆倒”义动词从“仆倒”到“死亡”的语义演变不仅在汉语中存在,在其他语言中也出现了,例如英语中的fall既有“仆倒”的意思,同时也可以表示“死亡”义:

(16)many trees fell in the storm.在那场暴风雨中有许多树都倒了。

(17)half the regiment fell before the enemy onslaught.在敌军的猛攻下,这个团有一半人阵亡了。

说明这一语义演变可能是人类语义演变的一个共性,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王毅力.汉语“倒仆”义动词的历时更替[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12).

[3]郭锡良.说“毙”[M]∥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李小华.“僵”之仆倒和僵硬义演变更替及相关问题[J].古汉语研究,2009(2).

[5]Geeraert,D.Diachronic Prototype Semantics A Coutri⁃bution to Historical Lexicology[M].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6]Blank,A.Why do New Meanings Occur?A Cogni⁃tive Typology of the Motivations for Lexical Semantic Change[C]∥In A.Blank&P.Koch(eds).Historical Seman⁃tics and Cognition.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9.

[7]Langacker,R.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9.

责任编校金秋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3-0105-03

收稿日期:2015-04-26

基金项目:2012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2YZW04);2013年广州大学青年博士专项项目(201307QNBS)

作者简介:王毅力(1980-),男,江西湖口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转喻动因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与对策探讨
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
解码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