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党报功能的发展与转变

2016-03-15上官诗媛王甲成

河北传媒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党报时代功能

上官诗媛 王甲成

(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43)

新媒体时代党报功能的发展与转变

上官诗媛 王甲成

(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43)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主要大众传播媒介,承担着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现实功能。党报在互联网开放的平台和环境中,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其功能也在悄然改变。党报在坚持固有的政治功能外,积极拓展服务功能,侧重受众导向,全心全意做好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并呈现与时俱进、传播方式多样化、身份二重性等特征。

党报功能;新媒体;时代特点

党报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就承担着我们党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宣传和传播工作,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和方式。党报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进程,以媒体视角展现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以高度的权威性和引导性在社会发展和党政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术界对于党报的功能演变一直关注颇多。今天,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党报的发展和改革被赋予极高的时代性和新媒体特征,其功能呈现在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和大众传媒两种身份的具体实践中,是学界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因而,现今对我国党报功能的研究呈现出多种方向和态势,主要以新闻学角度分析党报的传播现状与创新,采取样本研究方式探索党报的改革,形成系统化的党报理论,展现具有中国化特征的大众传媒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从党报历史发展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为基础,梳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党报功能的发展与转变,并重点探讨新媒体时代党报的功能转变,突出党报在新媒体时代党的政治功能、舆论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拓展,具体总结党报功能转变的时代特点。

一、新媒体时代党报功能的转变

信息革命给大众传媒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也影响了党报的运营和功能的转变。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1]。面对当前中国网络时代web2.0的到来,传统媒体积极应对传媒改革。党报在信息革命的洪流中正积极应对传媒方式和社会信息环境的巨变与挑战。如传播方式由发行纸媒的单向传播向新媒体时代的双向传播转变;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使得党报的言论权威性受到挑战,以及党报为适应时代发展,进行市场化改革,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争取用户和市场份额以求可持续发展等。在寻求新出路的过程中,党报功能和作用也正在顺应时代发生改变。

(一)政治功能的拓展和转变

新时期,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不断深入,党报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也被赋予新使命。除了继续坚守党的原则和立场,坚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我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好宣传工作以外,党报的政治功能也呈现新态势。在互联网web2.0时代,广大群众的行为受网络开放性影响,政治参与行为也呈现双向互动性。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为例,2014年6月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其板块设计上主要分为“闻”“听”“评”“问”等四大板块。“问”板块的问政功能设计,联通人民网地方领导问政板块,聚合各地方政府搭建网络问政平台,充分发挥《人民日报》的政治资源和优势。用户可在该板块设计的提问栏中按照行政级别和部门划分,向具体政府部门或其主要负责人提问,并会在一定时间内得到回复;且该问政环节透明、公开,目前运行已制度化、规范化,取得了实效①。据人民网统计,自人民网客户端上线以来,问政板块的访问量和留言量大大提升,2015年的提问量累计突破18万条,得到回复数突破13万,网民的问政涵盖医疗、教育、社保、治安、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且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直接对接和处理[2]。《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在全媒体时代改革的代表,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其功能的拓展和转变凸显了党报政治功能的时代化特征。

(二)服务功能是主要导向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深刻地表现在与用户的关系上。新媒体将用户体验作为最重要的运作资源,把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一切的出发点,打开边界构建、创造共享平台,与用户高度融合,共同提升价值[3]。时至今日,市场化的党报要提升竞争力,须走下高台,不再孤芳自赏,以党媒的优势自居只会被市场化的洪流淹没。因此,党报的传媒属性要求党报主动适应受众导向,其运营体制和内容改革均以服务用户为主已成为党报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改革方向。

党报的服务功能转变直接呈现在内容设置上。现今,纸质版、网页版的党报板块和功能设计均增添了大量民生话题,新媒体平台则更凸显党报的服务功能。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每天的推送平均保持在5~8条,内容上每日早8时左右推送“新闻早班车”,以图文简报、快讯形式整理昨日要闻、社会、政策要闻、生活提示,贴心传达“昨日,你错过了哪些大事。今天,又将发生什么?”夜间22时左右推送“夜读”,内容多选择暖心小散文;其他推送以微信图文结合或视频文字形式为主,内容上筛选当天的时政要闻、社会新闻、民生话题、生活小贴士,加以《人民日报》的特有时评②,但从内容上看以为人民服务为导向,打破了纸媒和人民网的“严肃”“高大上”的风格,语言表达方式也更为亲民、接地气。

(三)引导舆论功能是时代需要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我国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大众传媒平台化、互联网移动端成为吸纳受众的主要平台,但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也给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冲击。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使社会舆论导向的主导权分散,网络暴力事件、谣言传播等现象都体现出我国网络社会舆论环境亟待重塑,需要主流、客观、公正的核心言论正本清源。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客观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4]。因此,党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宣传工具,发挥党媒优势,利用先天的政治资源和言论权威去“正本清源”引导社会舆论义不容辞。

在新媒体时代,党报的传播方式早已被迫放弃当年的单向传播,不得不适应用户和传媒双向传播。全媒体化的党报功能除了绝不动摇地坚守党的宣传工作外,也受大众传媒的影响,趋于打造受众主导的服务功能③。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党报的功能不再局限于传播信息和担当政府喉舌,引导舆论、正本清源,以主流、真实、客观的信息,用特有的政治资源优势传播信息、辟谣,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肃清网络空间,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和社会赋予党报的新功能。

2015年11月,网上流传我国将与2016年施行延迟退休政策,并有网友制出“延期退休表”,提醒广大“85后”“90后”对号入座,引起广大网民骚动。延迟退休这类事件是每个网民都密切关注的民生话题,近几年来关于退休时间的新闻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谣传的各个版本从未间断过。这次的新闻看似不像空穴来风,于是网友们纷纷转发,不仅朋友圈一时热议,各大门户网站也有新闻声称国家社保部已明确出台延迟退休相关规定。由此,社保部门的热线咨询量激增,咨询延迟退休事宜。工作人员由于没有接到相关规定通知,无法准确回复市民关于养老保险、退休金等相关问题,造成了社会舆论的混乱和民心动荡不安,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2015年12月8日,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微信公众账号等党报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称“网传‘新退休年份表’不靠谱”,《人民日报》该新闻内容中明确说明,查阅相关文件,我国延迟退休方案尚未出台,网上流传的“新方案”“新表格”并非官方言论④。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前表示:延迟退休方案最早2017年才会推出,最早2022年开始实施。而这份网传的“新退休年份表”没有任何依据,无处可查。在此,《人民日报》微信平台也对养老保险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延长说进行了辟谣。通过该类辟谣事件,展现出党报作为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和社会责任。党报掌握的政治信息资源优势使得其新闻内容更具社会效应和影响力,因此,党报应主动承担起引导社会舆论,净化社会言论空间,尤其是维护网络环境清朗的责任。

二、党报功能演进和转变的特点

通过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报功能发展和转变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出,党报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相连,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对党报功能的内容梳理,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党报功能的转变具有以下特点。

(一)与时俱进,坚持发展

党报作为大众传媒,其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党报的功能也随社会发展进步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成立之初,党报的主要功能就以宣传党的政策、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鼓动发动群众为主,到新中国成立后,党报改革主张回归新闻本位,为经济建设服务。改革开放以来,为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做好宣传工作,再到今天转变为新媒体时代的服务性大众传媒,党报的功能一直保持着发展状态,和新中国同步,和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共生。

(二)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

无论党报的功能如何转变和拓展,党性原则始终是党报的立足点。要接受党的领导,以党的宣传理论为依据,坚守政治功能。党报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受党的领导,充任党和国家的喉舌。经历过90余年的风雨,党报与党、与新中国共进退,始终坚持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刻与党的宣传政策保持一致,坚持做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即使今天党报纷纷进行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党报的党性原则却始终是各传媒集团、报社的办报和定位原则,不受市场化利益驱使,不受受众导向影响。

(三)二重性身份是趋势

市场化的今天,党报的功能在新媒体时代已成为党的喉舌和大众传媒的结合体,介于党的宣传工具和大众传媒之间;既要坚守党报原则,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作为党的报刊,党报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舆论,使社会言论环境清朗;作为大众传媒,党报也要满足受众需要,实施新媒体改革,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传播信息。因此,党报的发展和功能的改进任重而道远,需要自身不断改革,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做好党和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好朋友”。

(四)传播方式多样化

党报作为传统媒体,以往其传播方式主要以平面报刊为主。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党报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现今各级党报改革,均以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为主要方向。积极探索传播新方式,探索新媒体传播途径。党报传播方式以新媒体为主打,各级党报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研发开通手机和PC客户端,并坚持发行纸质类报刊,维护网络版党报的运行和更新,形成党报传播的媒体矩阵,共同发力,占领传播市场,吸纳用户和读者。

三、结语

一言以概之,党报的功能转变与拓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报理论与时俱进的典型特征。微观看,党报功能的转变是党报作为党的传播媒介生存发展的自我提升;宏观看,党报功能的演进是时代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新媒体时代,党报功能转变的背后显现出的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现状,是传统媒体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之路,是党报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做的努力和探索。时至今日,我国社会发展与大众传媒环境突变,无论是党报自身经营体制的市场化,还是党报作为党和国家宣传工具职能的拓展和变化,党报的权威性和政治影响力仍将是党报的主要特征与核心竞争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党报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党报功能与时俱进的脚步不会停止, 其功能将会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经济体制改革现状、民生活动需求以及新时代的技术革命交融联合,不断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化特征,做好社会主义事业传承载体与社会监督主力。

注释:

①以上内容均来自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

②以上内容来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

③④详见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2015年11月18日内容。

[1]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01-22[2016-02-01].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01/t20160122_53283.htm.

[2]地方领导问政[EB/OL].人民网,2015-12-26[2016-02-01]. http://liuyan.people.com.cn/.

[3]马利.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传统媒体[EB/OL].人民网,2014-11-19[2016-02-01]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1119/c14677-26054426-2. html.

[4]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 OL].人民网,2013-08-20[2016-02-01].http://politics.people. com.cn/n/2013/0820/c1024-22634056.html.

(责任编辑:杭长钊)

2016-01-06

上官诗媛,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甲成,石家庄铁道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府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党报时代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