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3-15陈云玲
陈云玲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宿州234101)
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陈云玲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宿州234101)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提出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如何创新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加强和改进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一)新媒体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首先,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新媒体技术,极大的改善了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工具与平台。新媒体蕴含着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些资源是大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展,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其思想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方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可以自由的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使信息资源的传播成本得到了极大的节约。并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被动,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现代教育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探索与研究的机会,自身的学习意识与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对于提高学习自主性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宿州地处皖北欠发达地区,仅有宿州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皖北卫生职业学院三所高校,截止到2015年9月,在校大学生近2万人。通过三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来查,新媒体对三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极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更是不容忽视。在生活中,大学生只需要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就可以完成生活所需的一系列事务,例如购物、买票、打车等等,并且通过运用通讯工具例如QQ、微信、微博等等,大学生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自由的与他人沟通与交流,并且交友空间也得到了扩展。
(二)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
大学是人形成个体思想观念与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时期,这一期间大学生的思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权威意识逐渐削弱,话语垄断权不复存在,而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新媒体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其个性与批判精神也通过此得以逐渐形成。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不断的思想碰撞,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自然会逐渐形成,对其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新媒体加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能动性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其年龄处于18-23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家人与朋友的关心有着更加强烈的渴望。而通过新媒体,大学生可以与家人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使传统的时空限制得以突破,对于大学生的情感需求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新媒体世界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原则,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通过这一平台,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诉求,使大学生得到尊重感。并且新媒体中建立了追随与被追随的关系,使得大学生在校园中的自信感得到培养,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肯定过程的形成。此外,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大学生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新媒体实现了信息文化的多元化交流,使大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能够站在国际化的角度来对待问题,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同时提高了大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基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做到对事物的客观看待,并将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掌握事物规律。
(四)新媒体促使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化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化最终是为了实现个体独立人格的形成。在传统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的形成大部分都是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而实现的。而通过新媒体这一平台,社会文化逐渐趋于多元性,在不断的影响之下,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与独立的观点得以形成。例如微博这一社交平台,大学生可以对感兴趣的人予以关注,并在追随他们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这些人的成功案例与奋斗过程中的感染。这使得大学生有了一个榜样可以学习,推动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并使大学生自我角色的转换得到完善,并逐渐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此外,通过参与网上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围绕时事热点展开研究与探讨,并为国家发展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投入饱满的热情。
二、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阻断了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交流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趋于成熟的背景之下,新媒体世界中新的话题体系不断形成,这种网络话语体系使大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作为一种交流语言,在新媒体中大学生除了将其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与工具,更将其当做了虚拟世界的标签。通过网络话语可以看出,相比于传统的的话语环境,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特点有着极大的差异。这些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跟新速度块,与流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文字意义被形式意义所替代,具有强大的解构功能,充分结合了散漫性与无序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点在于稳定、严肃,而网络话语在理解方面则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多宿州三所高校的调查,不难发现,以2013年年度流行用语为例,人艰不拆、不约而同等新型词语的出现,如果没有对新媒体的深入了解,那么教育者对这些词语的把握与了解就存在很大的难度。正因如此,当从大学生嘴里冒出这些非传统的话语,教育者往往难以理解,无法与大学生保持正常的交流,不能掌握其内省想法。因此,网络话语出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被阻断。通常情况下,受到话语差异的影响,教育者无法对大学生的思想与动态有一个准确深入的了解,继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新媒体加剧了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
新媒体的特点在于交互性、平等性以及隐匿性,这就使得人们能够借助这一平台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由于受到社会制度、所处地域等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信仰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些不同得到汇总,进而使思想与意识形态不断趋于多元化。随着新媒体的引入,通过不同的载体,多元化的思想观念能够高效自由的传播于不同领域之中,而其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负面信息,这些信息的扩散必然就会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一些消极面的影响,进而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下,有的低俗信息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限制。目前,新媒体主要以互联网为代表,这些低俗信息主要是对血腥暴力、色情等内容进行大肆宣扬,进而使大学生不良思想行为被诱发,对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尽管新媒体对于时代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进步,然而不得不承认其存在的消极影响对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形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采用课堂教育的形式,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然而新媒体的出现严重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传统教育中,教育者占据着主导地位,优先掌握相关信息,并予以一系列判断,排除一些影响大学生形成健康思想的不良信息。而新媒体视域下,由于信息传播具有自由行与随意性,并且不受时空限制,能够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然而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信息杂乱无章,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客观判断,再加上大学生的心智并没有完成发育成熟,进而是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在新媒体视域下,为了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首先就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确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不断开放,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就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将理论结合实践,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进,使学生乐于接受。其次,还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得以增强。此外,教育者还要赶上时代节奏,积极学习时代发展产生的新元素,如此才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并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对症下压。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学习和接触了解社会的路径不断丰富。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工作中,教育者必须对互联网络加以充分利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对社交网站进行正确的认识,对这些网络工具的作用予以重视,,使其发挥出正面的作用,与学生保持积极的联系。例如可以利用微博、QQ、微信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烦恼。同时,教育者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渠道得以扩展。学校可以建立相关平台与论坛,并鼓励学生在上面进行讨论与交流,交换自己的思想,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完成自我提升。
(三)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
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新媒体技术应用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优势十分突出。因此,教育者必须对此加以充分利用,使大学生的视野得以扩展,并不断充实大学生的知识内容。教育者应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予进行提升,使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得以强化,同时要通过网络,使学生的道德教育得以强化,并在网络中使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大学生的“荣辱”意识得到强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教育者必须对此予以重视,并不断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注:本文系2016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宿州高校为例》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高丽,张建学.基于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5,(2):64-65.
[2]刘琳.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求知导刊,2015,(35):12-13.
[3]袁鹏.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学理论,2015,(18):255-256.
[4]周源源,费国强.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1,(5):76-79.
[5]杨希.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