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2016-03-15贡建明

关键词:全人全人教育英语听力

贡建明

(黄河科技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贡建明

(黄河科技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全人教育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反对教育过程中育人目标的工具化倾向,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积极的启发作用。高校教师应认识到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自身出发,把全人教育理念贯穿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利用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构建多元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听力技能和人文素质的成长。

全人教育;英语听力;素质培养

一、引言

素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对高校学生的英语素质教育提出新要求,中国高校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新纪元。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听解能力作为实现有效沟通的前提能力更被视为大英教学改革的重点。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低效产出使得教学改革者开始多方向、多方面的审视当前的听力教学及其存在的问题,如强调听力作为技能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作为语言的人文性;强调听力技能的单向传授,而忽略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反馈等。当前在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是立在以“师生”模式为主的教育方式的情况下,无视人人之间的情感交互因素,弱化语言的人文传承功能,过度强调理性的、技巧性的知识传授无疑会给听力教学带来困惑,这种“重技能、轻人文”的教学关注不仅难以实现听力技能的提升,而且更难以实现高素质英语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全人教育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弊端,对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英语听力的有效教学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

二、“全人教育”理念及其主张

全人教育是英文Holistic Education的翻译,意指全面的教育。这种育人理念最早可追溯到西方古典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观,自由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掘人自身所蕴含的强大潜能,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强调个体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现代意义的全人教育理念由美国的教育学者Ron Miller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正式提出,之后迅速传至世界各地,现已发展为极具影响的教育思潮。该理念的提出受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吸纳了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的两种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过程应将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相统一,两者并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人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平衡人才培养中过度的工具化、技能化教育倾向,实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即教育不应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还应包括个人道德、情感、思维等的全面发展。全人教育理念的主要主张可概括为:

(一)强调整体性思维,追求人的整体发展,认为教育应更注重对人潜能的发掘,鼓励个体的自我实现,特别关注个体内在素养的全面提升,包括如道德、情感、兴趣、精神等。

(二)以整体性为出发点,尊重个体发展的同时,强调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接性,因此在学习论上强调互动、连接和转化,提倡跨学科的知识互动,在认可经验教学的同时,更加突出教学的多元化和学习的多样化。

(三)重视学习者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教育应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正确价值观以及对环境批判性思维等的能力。通过教育对灵性的追求和精神的发展实现对学习者独立人格、独立意识以及其世界情怀的培养。

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近十多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听力课的课时安排越来越多,教学设备越来越好,听力练习条件和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然而从近年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成绩来看,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却并不明显。传统听力课堂教学内容通常涉及词汇、背景知识、技能讲解、对话篇章练习等,其中词汇、技能讲解和听力练习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综合诸多现实因素考虑 (如学生高中学习阶段普遍不重视听力等),这样的教学安排似乎无可厚非。而从二语习得理论和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的学习并非仅限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非言词因素在能力培养上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也正是我们现在课堂所缺失的。单向对语言技能的过多关注,和对学习者作为“人”这个个体需求的忽视致使教学不仅难以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且从宏观角度看难以实现对“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终极教育目标。从素质教育出发,除了现在听力教学中诸多言语障碍,教学模式等问题,大学英语听力课堂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包括:

(一)情感的缺失

听解的过程包括复杂的心理反馈过程。有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听力理解和听力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排除语言障碍和非语言障碍,最终实现融会贯通的过程。即听力理解和学习过程不仅受到学习者自身语言基础的影响,也受到其他诸如心理因素的影响。课堂上过多的听解技能的传授和一味的重复放音,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逆反心理,致使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消极的学习情感不仅无益于听解的过程,反而会成为绊脚石,大大影响原有语言功底的发挥,更妄论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养成。

(二)文化的缺失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任何形式的语言教学活动都不应忽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国的传统文化或是西方外来文化,都应是英语听力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家领导人何止在一个场景强调教育要吸纳西方的优秀文化,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但现在听力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听力的学习就是听解技能的传授和掌握,育人的目的就是课堂上能听懂素材,考试中能做对题目,交流中能听懂外语。因为听力文化元素输入的欠缺,很多学生因此患上文化失语症,不仅西方文化限于略知一二,中国文化也难以用英文传达,更汪伦通过语言实现文化交流、文化输出。

(三)价值取向的缺失

语言是历史文化的承载者,不仅能传递不同的文化信息,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价值取向的传达者,这种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民族所呈现的迥异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例如英文中herstory,womankind等词语的出现是西方社会女权运动在语言上的成果体现,表现了男女追求平等的历史和价值取向,而中文的“大男人、小女人”等的表达体现出传统意义上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尽管在全球一体化影响下,这种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在互通相容,但传统语言所具有的思维、价值差异导向功能是任何一种类型的语言学习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都不可忽视的因素。超越言语知识和技能本身,向学习者传递积极的生活和世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博爱精神,使其成为完整的人,是现在大部分听力课堂所欠缺的。

四、“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从全人教育理念出发,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材料,还应注重学习者作为人的发展需求,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非言语因素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使课堂具有知识性的同时,发展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教师的全人教育理念,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理念决定行为,行为的改变始于理念的更新。从育人的角度看,全人教育理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而教师水平的提高则是课堂进步的基础,谭敏认为“大学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发展的滞后”。因此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作为英语听力教师,应通过不同途径加强自我学习,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执教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对理念的学习,了解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和其固有潜能,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打破传统听力教学对教师的定位,从全人教育理念出发,实现教师和学生间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作好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需要,把自己定位为全人理念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听力教学,关注学生个体成长

全人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注重对人潜能的发掘,鼓励个体的自我实现。听力教学中在教师角色转变的同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听力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潜能挖掘和其内在素养的提升,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教师应做到:一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把学生看成独立的、有情感的“人”,关注学生的内在成长;二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从情感上去鼓励、肯定学生的优点,消除他们在听力学习过程中的内心焦虑;三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通过构设情境等方式,培养他们不同环境下的批判思维;四构建平等互敬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调整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学生在这种协作中实现知识和素质的共同成长。

(三)遴选优质听力素材,创设优秀听力情景

全人教育理念的倡导者Ron Miller曾指出,全人教育是用人文教育的方法达到全人发展的目标。全人教育理念不否定知识的重要性,但更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认为知识源自特定的文化,强调知识与环境、文化、情感等的连接性。现在的英语听力课堂技能培养大于素质培养,教师的教法千篇一律,通过机械的、反复的放音达到学生找对答案的目标。听力教学课变成了听力测验课,难以实现学生听力能力的真正提高,且基本无视学生作为人最根本的思想、文化、道德等人文素质的培养。

从全人教育所提倡的连接性出发,教师应选取优质听力素材,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熟悉或逼真的现实情境中实现听力知识、技能训练与思想、文化、道德等创设环境的有效连接,在教学中适度利用文化背景和情感教育因素,通过连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其在道德、政治、文化等环境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客服其对听力的内心焦灼情绪,摆脱长期被动语言输入的情况,实现学生听力水平的自我实现,同时达成其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

(四)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

全人教育理念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听力作为言语传递信息的手段之一,其形成和运用过程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模态形式。如,在日常的交际中,交际双方在听觉之外可通过视觉、触觉等模态形式达到信息的互传。而在教学中,听前阶段的视觉触觉等形式的背景介绍,听中阶段视频、图片等的辅助手段,听后阶段的口头表达等形式都在无形中提高了学习者对于主题和材料的认知程度,激发了学习者内在的多元认知能力。这种模态的转换可以增强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把更多的输入转变为吸收。

因此,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注重构建多模态的听力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模态感官,利用多种模态的结合实现听力素材和内容的整合。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以提高听力水平为主的听力课堂,多模态的确立应始终以听觉模态为主。图片、视频等视觉或其他模态的加入是为了适度分解信息的复杂度,增强信息的可理解度,实现辅助学习者对信息的整合和理解。在教学准备和实施中,教师应适度把握听觉以外其他模态的使用,避免出现如视觉信息大于听觉信息的教学安排。

五、结语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不是孤立的、单向的语言技能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听力课堂不能仅限于对听力工具性的挖掘,应更关注学习者作为人的综合需求。作为教育者,教师应找到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点,在教学中贯彻全人教育理念,实现高素质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注:本文系2014年度黄河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14029)

[1]龙宇飞,赵璞.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元认知策略与多模态交互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7):58-62.

[2]吕俊甫.发展心理与教育:全人发展与全人教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3]谭敏.台湾地区大学全人教育的理念及实践——以台湾中原大学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06.

[4]谭敏,范怡红.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 [J].外国教育研究,2006,(9):48-51.

[5]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2):4-7.

[6]文旭.教单科、育全人——论专业外语教育中的全人教育[J].中国外语教育,2014,(3):12-19.

[7]吴立保,谢安邦.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8,(1):69-74.

[8]曾玉萍.“全人”教育理念下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发展[J].教育观察,2015,(29):74-76.

猜你喜欢

全人全人教育英语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erson- Centered Primary Care Measure’: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debriefing
大学整全人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旨归
浅谈数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全人教育理念下医科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管理探析
全人教育视野下的班级教育小组改革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网球教学中塑造“全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