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命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学思想”的碰撞
2016-03-15邓志敏
邓志敏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传统生命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学思想”的碰撞
邓志敏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传统生命哲学的核心是“生生之道”,“生生之道”的承载者是与天地合德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应带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因而,可以将“人的发展”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纽带。经过进一步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传统与现代关于“人的发展”内涵在“向善”和“进取”等方面也有共通之处。
关键词:生命哲学;生生之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本向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逐渐的形成和发展的,它既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的优秀成分,是一个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融合渗透的一个双向交流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如很多学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点对点的比较和继承研究。本文拟从传统生命哲学的角度,以“人”为核心连接点,谈谈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一、传统生命哲学的“生生”之“仁”道
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生命观和宇宙观的思想出自《周易》,方东美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有伟大的文化,与其宇宙论是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儒家的“仁”,还是道家的“无”,都可以统一到易学中去。出自《周易》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核心思想是“生生之道”。这是一种包罗万象、孕育广大生机的大宇宙观,是一个普遍弥漫生命活力、不断发育创造的流动贯通,是一个普遍的“在”。而这个“在”的核心内涵就是“生生”,即行健不息、广生万物。万物在“大化”中生成显现,又最终复归于“大化”。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易传》以乾以大生,坤以广生,合而言之,称颂“天地之大德曰生”。而老子、庄子所说的“道”更是生天育地、衣养万物的母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无论儒道,都推广“生生”之大德,认为盈天地间只有一个大生,寂然无言而生万物。
在“生生”的大宇宙观里,有天、地、人三才,三才之中,人的地位尤其凸显。《中庸》指出: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天道者,乾元也,即原始之创造力……;地道者,坤元也,乃顺承乾元之创始性而成就之……人道者,参元也。居天地之中,兼天地之创造性与顺成性,对整个宇宙生命创进不息、生生不已之持续过程中,厥尽参赞化育之天职。“人”与天地合德,承载天地使命,是为天地立心的主体,这是对“人”的中心地位的肯定。
《系词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继善成性”所指的大善与天德相通,人只有做到善才能承继天道,才能与天道相通,亦即与天合一。所以人承天道即是承生生之“仁”。熊十力将《周易》里的天人之学发挥创造,将“乾”、“仁”视为生命的本体,是生德,所以以“生生”讲“仁”。而继承天地生生之“仁”的便是“人”。方东美也认为儒家的“三极之道”,最终落实于“人道”。“人承受天的‘大生之德’和地的‘广生之德’,发扬创进不已的生命精神,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便是‘立人极’”。[1](P49)所以中国传统的生命哲学认为,天地有大德,而人贯通天地,与天地同流,承继天地“生生之仁”,造化自然和社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向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提炼为三个层次,分列为十二条,共24个字。它们之间看似各自独立,也很难用一个系统去统贯,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共同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国对“人的价值”的高度重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也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揭示的应该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之作《共产党宣言》,早已经从人的解放与发展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目标作了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就是要建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一个“联合体”。所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表述,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学者从价值学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主体向度,认为“人是主体,社会主义是客体,社会主义的属性和功能能够保证价值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主体地位,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诸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2](P40)所以社会主义视阈下的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应该就是人的发展。另外,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是现实的人,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人,人性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一步步生成和发展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既是被发展的对象,又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创造者和践行者。
为逻辑清晰和理解方便,一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倡导”之分,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制来看,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可以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群体价值观,也可以是一种个体价值观。而社会由群体构成,群体由个体构成,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是社会个体,社会核心价值观最终同样是由社会个体价值观得以显现。”[3](P6)从个体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这个角度来讲,确实是无论国家还是社会,最终价值的实现都应该体现在现实的人的身上。另外也有学者主张,不要将三个倡导僵化理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条,都是可以跨层次理解的,而且必须跨层次理解。例如“和谐”,“文明”这两个概念,不是作为公民层次提出的,但却绝对不能离了公民而自动实现。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最终都应落实到第三个层次,即公民个人的层次。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的完善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
三、传统人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本思想的共通性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生命哲学的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思核心都在“人”身上,都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作为和行动力。那么在人性的修养和对理想的人的追求上,传统人学思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或者二者在哪些方面有共通之处呢?
从上文研究显示,传统生命哲学的实现在于“人”厥尽天职、继善成性,以“生生”为“仁”之主要内容;同时“人”承天道,创进不息,奋进不止。这二者确立了中国人性“向善”和“进取”的两种基本精神,也是中国人格追求的主要内容。关于“生生”的含义,有学者认为可以作两层理解:一是当作连动结构,即生而又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命演化历程,它体现着‘大化’的活动本相,因亦显示出世界存在的本来面目。“生生”一词还可用为动宾结构,前一个‘生’作使动用法,意谓“使……生成“,后一个”生“作宾语,指生命体,“生生“亦便是”使生命生成“或”创生生命“的意思,这就指向了“大化”的生化功能。[4](P162)从创生生命的角度理解“生生”,便是给予事物以生命,使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这既是“天德”也是“人仁”。这统贯儒、道的“仁”是中国宇宙生命观中最基本的“向善”的道德追求,是天德的基本含义。作为继承天德的人,在面对自然和社会时,也应该自觉显出人性的超拔和道德精神的崇高。
另外,《易传》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动态流转,生生不息的过程。正如上文对“生生”的第一层含义的解读。“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万事万物都恒居于变动之中,这种变动不是消极的减损,也不是同质性的反复,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积极推展,呈现为生机盎然、日新月异的宇宙图景。”[5](P114)《周易》首卦“乾”之《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生机盎然、日新月异的宇宙大生中体到的君子,也自当恪守天职,创进不息,奋进不止。
分析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发现,无论是富强、文明、和谐还是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与个人修养密切相关的条目都与个人“向善”和“进取”的人格追求有深刻的联系。本来,价值观就是带有深刻历史、文化和民族色彩的,作为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产生的核心价值观,并不能完全脱离中国的传统,相反,更应该从中吸收优质成分,并继承发展下去。而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也应该从中发掘涵养后代、具有永恒魅力的精华,将传统和现代巧妙地汇合进民族文化的长河中。
(注:本文系2015年度铜陵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tlxy25)
参考文献:
[1]余秉颐.以生命的精神价值为中心——方东美论中国哲学的“通性与特点”[J].中国哲学史,2003,(2).
[2]万光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向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
[3]张娜.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意蕴[J].云南社会科学,2013,(6).
[4]陈伯海.“生生之谓易”——一种生命哲学的存在本原观[J].社会科学战线,2008,(9).
[5]张克宾.论朱熹易哲学中的“生生”与仁[J].中州学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