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2016-03-15刘洪素
刘洪素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刘洪素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
对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化改革是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战略部署,而高校大学生又正好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的主力军。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的培养方向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划时代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途径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懂得创新的民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满竞争并飞速发展的21世纪更是一个发挥创造性与创造性思维的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培养大批创新创造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聚焦在创新与创业的水平上,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浪潮席卷全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他们掌握先进的知识,拥有充沛的热情与精力,更有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愿望和梦想,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之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生活,社会也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生,这也是民族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的有力保障,更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促进社会的兴旺发达。
1 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
1.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影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关键性因素,社会方面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是将其进行细化处理,可以分为政府因素,社会舆论因素、家庭因素三大板块。近几年,我国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相继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很好地缓解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问题,今年我国发布了许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总体上看,创业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创业环境的改善,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创业环境较差的现状,创业政策不配套,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治体系。尤其是在金融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上,创业大学生并没有享受到实惠并得到真正的扶持。虽然目前在工商、税务等方面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社会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所持的态度是消极还是积极,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失败能否持理解宽容态度,家庭方面是不是也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都有很大影响。对学生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可以让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这一形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的各大高校还要合理地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将学生的一些创新成果以及社会实践成果等换算为学分,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进步。
1.2大学生方面因素
受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是找到一份福利待遇优厚、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这也导致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较弱,甚至完全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对于学校设置的创业创新等相关课程和活动,他们认为是纸上谈兵,采取冷淡应付的态度。对于社会上创业是“高难度、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说法,很多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很神秘,学历、知识、智商、资源、背景、运气都必须具备,且失败率高,因而对创新创业有畏难情绪。许多大学生创业前没有做足准备,没有结合自身条件和充分考虑外在因素,做好创业策划,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市场观念,管理能力差、期望值过高、心理素质较差、心态不稳定及缺乏社会经验和启动资金,缺乏创业成功应具备的组织领导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造能力、把握商机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
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2.1实施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
一是按照立德树人的导向,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任何脱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形式主义,必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挖掘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内容,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并将这些课程纳入到学分的管理当中。
二是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与考核制度。课程与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更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而完善课程的体系、改善教育教学方法则是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各大高校要以项目为导向,实行模块化课程,开设专业拓展课程,以学生技能大赛、学业导师制、学生工作室和社会服务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意的培养。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掌握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改变单一的分数制考核为探索非标准化考试的评价体系,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将学生创新性成果、社会实践成果等换算为学分,如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创意设计计划书等替换相关成绩。
三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在线课程自主学习,采用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2.2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创新教育实效
教师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全体教师都要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都要融入创新创业的理念,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从侧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提升素质”、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和教师团队建设工程,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可根据教师的专业和承担的教学任务,遴选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业精神,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且还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倡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推进教师和行业企业优秀人员互聘交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探索把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折算成工作量等奖励方式,建立教师队伍考核机制,注重在实践中评价人才。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Z].
[2] 童源锋.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J].成功(教育),2012,(03):162.
[3]袁素文,袁素红.辅导员在加强班级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3):149.
[4] 梁运文,曾刚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创业环境、创业机会与创业能力实证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52-54.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students
LIU Hong-su
(Heilong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Harbin 150025,China)
Deepening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is the effective national strategic pla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and undergraduates are main forces to achieve innovation.How to improv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and make cultivation direction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have far-reachi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Undergraduates;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Approach
G647
B
1674-8646(2016)12-0088-02
2016-04-19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ZJC121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