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学新视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
2016-03-15吴克明张佑祥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5
吴克明 张佑祥(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统战学新视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
吴克明 张佑祥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作为集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统一的学科,统战学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动态性和现实性特点。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开辟工作新境界,进一步取得工作新成就,就必须把握统战学新视点,进一步从明确加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的重大意义、历史必然和基本内容等三个方面来开展,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科学的实践指南。
【关键词】统战学;新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加强
【DOI】10.3969/j. issn.1009-2293.2016.02.009
张佑祥,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统战学作为集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统一的学科,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特点,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发展战略策略的基本内容,也是指导工人阶级自觉实现其自身历史使命的重要的思想武器,其根本任务在于对党的统一战线这一特定的事物进行规律性的研究,从而形成系统稳固而又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1]实际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承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战思想和毛泽东统战观,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伟大实践。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不断开辟工作新境界,就必须作为统战学的新视点,从“三个明确”方面来加强研究。
一、要明确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
作为统战学的研究新视点,加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难点和创新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指出,统一战线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因此,如何深刻把握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精髓、科学总结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点等,就是实践和理论上应该深入探讨和科学回答的重大问题。
(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是凸显统一战线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的需要
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强调了“三个重要法宝”的论断,进一步表明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工作的努力方向。应该说,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在国际社会的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道路、中国特色、中国模式已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但也要看到,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国家在总体上仍然不够强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统战工作作为一时之计,而要有长远眼光、忧患意识、战略定力和战略思维,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事业更加持续蓬勃发展。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的需要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面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面对当代我国社会一致性不断增强基础上的多样性发展,都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用。为此,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就着力强调,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就重新确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为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了强大力量、奠定了更为雄厚的基础。
(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的理论研究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政治文明的需要
实际上,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处理好“五大统战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要求。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要坚持运用协商民主、选举民主、自治民主等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积极促进当代我国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阶层关系、宗教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更大和谐,不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同时,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明确的基本政治要求,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独立自主探索,既不简单模仿、机械照搬别国的政治发展模式,又要以更加宽广豁达的眼界胸襟来借鉴和吸收包括西方政治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使之能够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伟大潮流。
因此,从理论上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能揭示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建立在更为客观和更为现实的基点上。从实践上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战理论研究能开辟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极大地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说服力、向心力,促进中华民族的凝心力和兴旺发达,也向世界上一切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昭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从而开创国际统一战线发展的无限光明的前景。
二、要明确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是历史必然
自炎黄二帝以联合阵线打败蚩尤开创华夏民族,到战国时期纵横家以“合纵连横”游说于各国,最后秦朝统一六国,汉武帝以儒家学说构建“大一统”局面;魏晋以来,历朝历代的联合统一促成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再到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将汉族改为中华民族”,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下团结奋进,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地联合统一,造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坚持统一战线方针,重视同其他党派的联合以及整个国家的团结统一,新中国成立后,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和平统一发展政治道路。这一基本进程清晰表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战理论研究,是历史之必然。
(一)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封建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中国逐渐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7月,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其奋斗目标为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当时中国国内外各种利益集团的矛盾错综复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新生的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还比较薄弱,而革命的敌人却异常强大,并且残酷镇压无产阶级革命。基于此,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改组后的国民党开始逐步地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民主革命联盟,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着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虽然,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民主革命统一战线也随之瓦解,但是中共领导人并没有就此放弃统一战线的理念和方针政策。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
进入土地革命阶段后,党总结提出土地革命的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从而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既保证了土地革命胜利的成果,也将工农和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5年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转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底经过西安事变,国共再次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同样有着反帝、爱国、民主政治要求的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者,逐渐成立了各民主党派。这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我们党一道共同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而努力工作。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了亲密合作的统一战线关系,并在当时的严酷斗争中不断加强这种政党统战关系。
(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时期
解放战争阶段,为了建立新中国,我们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农民、工人、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级、各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同胞等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的统战关系。1948年4月,我们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所发布的“五一口号”,马上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并迅速奔赴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这是我国统战关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标志着我国统战关系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
(四)爱国统一战线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有的民主党派自行解散了,保留下来的八个党派在自己的党章中都明确规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政议政。195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爱国统一战线成为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最广泛统战关系的联盟。
可见,“统一战线”称谓的每一次变化,都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动,而是能反映出每一个阶段我国国内阶级阶层状况和整个形势的根本变化。通过对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就能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进程、发展特点、发展经验、基本特色,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加强统战理论研究的历史使命和未来发展的规律。当前,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事业全面发展,使五大统战关系处理得更和谐,为更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文明”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服务,为更好促进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更好建设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服务。这样,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战理论研究就显见出其历史的必然性。
三、要明确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中国特色的统战工作主要是做团结人的工作。由于时代背景、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发展条件的不同,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明显阶段性特征。当前,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队伍比以往更加壮大,领域比以前更加宽广,统战关系比以前更加多样,呈现出丰富的研究内容。概括地说,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要进一步深化四个方面内容。
(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更好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
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领导权问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当然,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下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领导,既需要紧密依靠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又需要与党外人士平等协商,认真听取意见、接受监督,还需要尊重党外各方面人士的利益,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价值诉求和利益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同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是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平等自愿联合。只有坚持平等原则,才能真正做到互相尊重、真诚团结、互相合作、共同前进。不仅如此,还要坚持民主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实现加强党的领导。民主协商是达到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领导的基本方式,是处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重要原则和开展工作与活动的主要方法。因而,在协商前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在协商中要保持定力、从善如流、相互照顾,凡是能够采纳的建议、意见都要采纳,不能采纳的也要互通音信、说明情况和分析原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理论和各种统战关系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范畴,归根到底是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服务的。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创造有利于处理好五大统战关系的良好局面,调动各民主党派和各界党外人士的各方面积极性,为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扩大全面开放多出主意并多做贡献;要最大限度地把各阶级阶层、各民族、党派等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都引导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上来,从而把各种统战关系都优化并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大目标上来。
(二)要进一步研究如何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面大旗、如何更好坚持大团结大联合这两个主题的问题
爱国主义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这一点,近现代中国史已充分说明。实际上,党和人民的奋斗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当代中国社会揭示出的最重要的历史真理。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题。当前,自觉自信自强并团结起来的全体中国人民越来越价值自觉地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真正发展中国、富强中国、文明中国。
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大团结与大联合也是当前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和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事实上,团结联合与统一战线工作,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当前,我们的大目标是实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所苦苦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目标深刻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不懈追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关系也要围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目标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必须始终着眼大多数并把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政策、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每项政策的出台都要坚持总体受益原则和总体承受能力,尽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从而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发展中为国家和民族崛起做出更大更多贡献。
(三)要进一步研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坚持与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精神
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要真正做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就要发扬民主科学、总结经验、实事求是、认真协商,以便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汇集了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党外代表人物,历来是我国发扬民主、弘扬科学、联系各界党外人士的重要纽带。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建议,需要接受各个层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内在矛盾辩证统一体。没有这种“同”,就建立不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关系;没有这种“异”,就没有必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关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工作既要“求同”,也要“存异”,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关系的首要任务是“求同”。中国共产党当前正在从事一场前无古人而又异常艰巨复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已经拥有超越前人的远大眼光、宏远的政治智慧和宽阔的人文胸怀。在当前大变革大发展时代,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只要是无碍大局、无关宏旨、无妨害大目标,一切“异”都可以考虑允许存在,并应体谅包容发展。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关系才会充满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才能把一切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的积极因素都充分地调动起来,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建设和发展力量都尽量地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伟业的大目标而共同奋斗。
(四)要进一步研究“团结—批评—团结”统战关系方针,更好坚持以人为本、照顾同盟者利益
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关系要学会用民主方法解决统一战线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历史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体而科学解决统一战线里的人民内部矛盾,并非十分成功,甚至有不少冤案存在。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中大量存在的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对属于人民内部的政治是非和思想认识问题,要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统战关系方针,就是说,要善于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而达到新的更高层次的团结。这是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关系领导权、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关系的基本保证。批评要摆事实、讲道理,要与人为善、以理服人、讲究策略、注意方式方法,讲求工作效果。实际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还要发扬读书学习、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应坚持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我反省、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是搞好统一战线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所在。当前,要继续提倡通过自律与他律、学习与讨论、交流与恳谈、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关系成员的自我教育。
进一步照顾同盟者的利益,是更好巩固和壮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关系的重要原则。“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4]当前,充分照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关系成员的各方面利益,显得更为重要。作为统战学研究的新视点,要努力畅通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成员反映意见、建议和要求的各种渠道,建立和健全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各种机制。在制定有关政策时,要认真听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成员和关系的意见与建议,尽量维护他们的各种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与要求。此外,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为各类党外人士牵线搭桥、搞好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关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途径。因而,目前要进一步树立创新、协调、服务、共享理念,尽心竭力为党外人士解决各种具体实际问题,努力为这些统战关系充分发表意见、大力施展才华创造条件,进而合力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大发展大提质。
参考文献:
[1]吴克明.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统战学研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
[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5-9-23(5).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3.
(责任编辑:朱小宝)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93(2016)02-003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2016年度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统战学学科建设招标项目“统战关系研究”(项目编号:T Z X 2015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克明,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人物工作研究(湖南)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