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层科技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
2016-03-15陈玲郭晶
陈玲,郭晶
(临夏州科技情报研究所,甘肃临夏731100)
论基层科技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
陈玲,郭晶
(临夏州科技情报研究所,甘肃临夏731100)
21世纪,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十三五”时期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战略,促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信息化建设都发生了更为显著和深刻的变革,科技信息化工作成为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部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基层科技管理网站,架起一座由科技通向社会的桥梁,让公众通过网络认识到科技管理部门到底是一个什么部门,其职能是什么。本论述分析了科技管理信息化的意义,针对临夏州科技管理网建设,从如何构建、运行情况及管理现状做了比较深刻的阐述,查摆出了几点建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技术;基层;科技管理;信息化;临夏州科技管理网
21世纪,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十三五”时期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战略,促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信息化建设都发生了更为显著和深刻的变革。加强科技管理部门信息化工作是当前社会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对科技管理部门提出的新要求,是科技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行动,也是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基层科技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基层科技部门建立的科技信息网站是科技宣传与服务的重要窗口,工作人员把大量的科技政策法规和科技服务信息在网上进行发布,并及时更新,社会各界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科技信息,接受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的科技服务,并可以对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基层科技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社会公众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使科技部门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导向,从而提升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能力。
1.1提高办事效率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是基于传统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模式建立起来的,实行信息化后,必然会由于手段的创新而产生创新的科技管理方法,这将导致科技管理改革。比如,科技项目管理是科技管理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科技项目的申报、立项、进度监控、结题验收、成果鉴定等都是人工完成的,导致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建立实施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后,大部分工作可以通过电脑完成,节约成本、减少出错率,有效促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科技管理部门的行政和服务能力。
1.2促进科技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科技管理信息化的灵魂是科技管理,手段是信息化,实施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打破部门分割的制约,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科技管理部门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搜集大量有用、可靠的信息,集中存储后通过发布系统发布到自己的网站即可实现信息的共享,供网络用户阅读和参考。科技管理部门内部各科室将各自的信息存储后,设置为网络共享服务,可以供单位局域网内用户读取,彼此分享管理数据,不再各自为政,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完全透明,促进科技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1.3节省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
科技管理信息化系统建成后除了初建时期购置硬件设备和软件需较大的经费投入外,日常运转可节约大量经费。比如科技管理部门实现信息化后,大量的文件、简报、报表、图片通过上网发布,每年可减少一笔不小的纸张、印刷和邮寄费,还有大量的科技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获取,从而节省了采购信息的费用,实现节约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 临夏州科技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临夏州科技局管理网建设是2004年科技部“县市科技工作年”的背景下启动建设的。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甘肃省政务专网建设的通知”要求,临夏州科技管理网已全面实现了与甘肃省科技厅、临夏州县(市)科技局及临夏州农业科学院的计算机网络的互联,促进互联互通、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全面提升了临夏州科技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和科学管理化水平,提高行政效率,推动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建设。
2.1临夏州科技管理网软、硬件建设
临夏州科技局在2004年度全省科技管理网建设工程中整体改造了机房,进行了办公楼的综合布线,接通了光纤,并完成了与省科技厅的网络连接,建成了临夏州科技管理网,为临夏地区科技工作构建了高标准的信息化工作平台。目前,临夏州科技局网络中心配备了IBM服务器一台,办公微机2台,NETSCREEN硬件防火墙一台,交换机两台,ups不间断电源两台,摄影摄像机一台,投影仪一台,扫描仪一台,网络带宽达到20 Mb/s。单位局域网内工作微机共有40台,每个科室都配有复印打印一体机。网站设有信息发布系统用于科技信息、科技动态、科技新闻,科技文件、图片及视频的发布,网站建立了网络视频系统,实现了影视信息动态的展示,拓展了网络服务功能。经投入使用的相关专业软件有:windows7操作系统、wps2013文字处理系统、Premiere Pro6.0视频编辑软件、photoshop6.0图片处理软件、瑞星杀毒等软件。
2.2临夏州科技管理网实际运用情况
临夏州科技管理网的建成使临夏州科技管理部门的网络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为适应和满足临夏州科技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临夏州科技局对网页栏目进行了合理的设置,力争使网站内容新颖、实用、特色鲜明,网站共设置了24个一级栏目,20个二级栏目,主要栏目有政务信息公开、临夏科技要闻、省内外科技动态、科技资讯、知识产权、通知公告、科技宣传与培训、科技成果与奖励等,同时根据科技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设置新栏目,使之更加符合科技管理工作的要求。为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临夏州科技工作的成绩和动态、进一步提高网站内容的可读性、信息的时效性,临夏州科技局加强了与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收集政策法规、重要会议、专题调研、重大科技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上网发布,还会在农业、林业、畜牧等方面根据季节变化、实际需要,针对性地发布各种生产技术指导信息。自建立网站以来,临夏州科技管理网共上网发布信息34 600条,用户点击量为62 183 000人(次),收到公众意见建议10多条,这些数据有力地体现了临夏州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的成果,为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数据保障。
2.3临夏州科技管理网管理现状
临夏州科技局计算机设备及网络维护、维修,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同步录音录像管理工作,全部由单位网络中心负责。目前,网络中心有网管人员4名,分工明确,认真负责,网络中心已基本具备日常的网络维护和初步网页开发能力。管理方式上,网络维护、服务器维护以巡查发现自主维护为主,计算机等设备的维护,根据使用部门使用人员电话通知,网管人员现场排查为主,能维修的及时维修,需更换设备的,由使用部门书面向人秘科申请购买设备,再由人秘科统一更换。制度建设上,为了使网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临夏州科技局还制定了《临夏州科技管理网管理办法》,规定了网络管理、网络运行、网络安全、信息发布和信息督评等内容,规范了网络管理,以保证临夏州科技管理网的正常运行。
3 存在的问题
3.1空心现象
信息资源建设相对滞后,网站信息上传偏少或滞后,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一些栏目成了摆设,设置后长期无信息更新,网站的摘录信息多于原创信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缺乏长效机制保障。迫切需要增加原创科技信息的发布数量和发布质量,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网站内容的可读性。
3.2制度缺位
领导对科技管理网的认识不足,保障制度和管理措施尚不到位,只是把制定制度作为了一种形式,存在只制定不执行的现象,而且制度中的激励、奖励措施也不能落实到位,影响信息搜集人员和网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人才遛空
运行网站缺乏专业熟练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网站建设运行及设备维护需要专业人员,所以今后需引进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现有的网管人员需定期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如此才能提高网站的应用和服务功能。
3.4发展停滞
随着科技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以深化应用为显著特征的发展阶段,目前临夏州科技管理网建设还处于科技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的基础工作部分,很多地方还有待完善和改进。尤其是在应用系统建设上,要着力解决普遍存在的业务协同问题,完善跨部门信息共享长效机制,扩大信息交换范围,完善科技政务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
4 结束语
加强基层科技部门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科技管理信息化水平、产生信息化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科技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因此,基层科技管理部门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长期任务,针对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努力进取,在现有的信息化基础上不断提高网站管理及应用水平,为基层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向渝梅.科技信息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2).
[2]徐晓林,李卫东.科技系统政府网站评价与科技电子政务发展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5(6).
[3]万晓芳.基层信息化建设发展初探[J].青年与社会(教育版),2010(09).
[4]王海涛.关于信息化时代基层建设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4(03).
[5]杨丽凡.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12).
[6]翟鲁宁.科技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体会[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1).
[7]庄月蓉.惠安县科技管理信息化实践和思考[J].海峡科学,2013(04).
G31
A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6.11.007
2016-7-26
陈玲(1980-),女,汉族,甘肃临夏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作:信息搜集、编辑、发布,网站的建设、运行及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