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递业迷局待破

2016-03-15单素敏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48期
关键词:圆通顺丰电商

单素敏

2015 年7 月5 日,兰州铁路局“批量零散货物快运班列”正式开行

从2009年11月11日淘宝发起的那次促销活动开始,此后7年,每年的同一天,中国都会有一个声势更猛、规模更大、覆盖更广的“网络购物狂欢节”,并以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交易数据刷爆全民眼球。

几乎是作为标配,快递小哥的疲惫形象、堆积如山的包裹、穿梭于城乡道路上的各类快递车辆,也会在从这一天起的大约一周时间里,密集地出现在媒体镜头中和公众视野内。

事实上,以“双11”为标志性符号的中国电子商务能够实现高速增长,从来也离不开快递员们的辛劳奔波。反过来讲,如果没有电商的强大需求拉动,快递行业也不可能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连续4年取得同比超过50%的业务增长量。

但对于快递公司来说,由于目前平均60%~70%的业务量依赖于电商,在与后者“互相成就”的上述关系中,地位显然更弱一些。

搭上电商快车

2006年对中国的快递行业来说是个明显的分水岭。

这一年,刚刚加入申通的现申通快递、天天快递执行副总裁陈向阳,曾力排众议坚持主张与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淘宝开发系统对接。

“当时我的判断依据是,发达国家电商快件占快递市场的比重美国是78%,日本是81%,而中国只有40%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陈向阳对《瞭望东方周刊》回忆。因为与阿里巴巴的那次牵手,申通业务量有了飞速增长,一度坐上了行业的头把交椅。

如今以日均超千万的快递件量成为新老大的圆通速递,是最早成为淘宝推荐物流企业的快递公司。有数据显示,2006年5月1日与淘宝展开正式合作的当天,圆通快递交易量是386单,而到了下半年,日交易量就猛增至近4万单。合作当月圆通每天从淘宝卖家收到的订单不过2000单,到了2008年11月,这一数据达到了惊人的40万单。

2006年之后的3年多时间内,EMS、韵达、中通、天天、百世汇通等快递公司也陆续和淘宝展开物流合作。后来的事实证明,几乎每个搭上淘宝平台的快递公司,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而没有赶上这波电商机遇的很多快递企业,比如东方万邦、路通、小红帽等等,则在这3年中逐渐退出一线或被淘汰出局,早已不见踪影。

“快递公司依靠电商业务发展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全球都是如此,这在未来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陈向阳对本刊记者表示。

被绑架的利润

但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商并没有让快递公司的收入和业务量同步增长。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近些年快递公司之间的低价竞争。据了解,因为中国的电商以阿里系的天猫和淘宝一家独大,因此平台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断压低合作价格,卖家抱团吃快递费折扣在行业内也不是秘密。

“一些快递公司为了抢夺订单不惜低价甚至亏钱血拼。”徐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随着快递公司越来越多,这样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

有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快递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在30%左右,2011年却降至5%~8%之间,截至2013年,国内绝大多数快递企业的利润率已经跌到了5%以下。

2015年1月,圆通速递集团董事长喻渭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4年夏天以后行业利润跌至1元以下,基本上已是临界点,他当时预计2015年,每完成一笔业务的利润可能不到0.5元,不排除亏钱的可能性。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市场状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中国快递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张玉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没有价格就没有服务。”张玉洲认为,以前消费者对快递公司的产品定位是有认知的,比如要求1天送达的就找顺丰、3天到的就找申通,而且知道3天到的价格肯定比1天能到的便宜。但后来电商对服务标准要求不高,对价格却极为敏感,拼市场占有率的快递公司就陷在同质化的低价竞争中,越来越难以抽身。

“从事快递行业十年,我亲眼目睹了快递公司从原来的暴利到正常盈利、从盈利到微利、再从微利到今天亏损经营的全过程。但这原本还应该是个朝阳行业。”陈向阳对本刊记者感慨道。

摆脱电商控制

当“三通一达”(指申通、圆通、中通与韵达,也称通达系)借势网购的火爆集体争抢电商快递巨大的利益蛋糕时,另一家民营快递巨头顺丰速运却始终与阿里巴巴保持着距离。

后来的故事是,因为同质化的服务,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70%的业务量被淘宝控制的“三通一达”陷入了“谁先涨价谁先死、不涨价等死”的窘境。而在2009年一次失败的涨价事件之后,“通达系”的日子每况愈下。然而,坚守中高端市场的顺丰速运却越做越大。

2008年4月作为凡客全资自建配送公司成立的如风达快递在2011年后凡客业务量出现极速下滑时,曾一度处于濒死状态。之后,凭借签单返回业务、帮助客户检验收单人的身份证后四位等,如风达承接了中国移动合约机的送机和返单,以及保险公司签合同返回证件的业务等。今天的如风达的“大客户”包括招商、中信、光大等金融保险企业,公司规模逐渐回到2011年前的水平。

“中国的快递公司要摆脱电商的控制,必须在产品结构上改制。”快递专家赵小敏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

“通达系”也已经看到了差异化竞争道路的紧迫性。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应对快递企业收入增长放缓与盈利能力下降的压力,一些快递公司也在积极尝试跨界电商、抢滩社区O2O、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等的创新。

例如圆通在“最后一公里”布局了圆通代办点、妈妈店、店中店等,并接入了智能快递柜和菜鸟驿站资源。2014年4月上线以各地名优特产和农产品为主营商品的网购电商平台“一城一品”,并在2015年1月加入海淘,正式启动海外直购业务。

圆通速递总裁相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做电商、做金融等,实际上是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在此基础上做快递业务的增值服务。圆通做电商不是抢夺客户的生意。以前农村快递件是送过去的多送出来的少,一城一品把这些地区的特色产品集结在线上,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我们速递服务的网络平衡。”

此外,顺丰的业务已从快递发展到金融、电商等多个业务平台。在赵小敏看来,“顺丰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快递公司了。它正在成为一个物流服务专家,即以快递为核心、侧重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综合性集团。”

韵达则在2015年推出了O2O业务、上线优递爱(uda)网上购物商城进军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与“e邮站”开展战略合作开启快件末端投递新模式等等举措。

重资产对不对?

“2006年以前,快递公司还是愿意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下功夫的,后来集体追逐电商,荒废掉了。这也是其丢失议价能力的根源。”赵小敏认为。在她看来目前各大快递公司正在以各种方式积极转型,只是,有些违背了市场规律,比如部分拿地、建仓、购置飞机等的大手笔投资行为。

据了解,截至2014年中通速递已购置土地2000余亩,正在洽谈的土地及正在建设的项目占地共有1000余亩;韵达投资3.5亿元的江都总部基地占地60亩,湖南韵达投入200多万元新增作业场地5500平方米,并引进作业流水线,韵达快递华南最大干线物流平台在东莞上线运行。

根据徐勇的粗略统计,“2014年全年,仅顺丰速运、‘三通一达民营快递总部(包括加盟商)、邮政速递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已经超过150亿元以上。”

2015 年11 月11 日, 在位于安徽合肥的顺丰速运合肥呼叫中心,客服人员在接受客户咨询

为顺应快递业务量高速增长和需求多样化的要求,2015年,快递公司投入仍在加大。

“双11”期间,各大快递企业包括自建物流的电商平台更是以“大阅兵”式的形式集体秀了一把“肌肉”。

以仅有的两家拥有自有全货机的民营快递公司顺丰和圆通为例,前者赶在“双11”前夕,新增了两架自有全货机,总数量进一步增至22架,而整个顺丰航空机队规模则达到了42架。圆通除了2015年6月正式获批成立的自有航空公司,还与国航、南航、东航等几大航空公司合作,为“双11”的快递时效作保障。

但在赵小敏看来,快递公司的重资产投入更容易暴露其孱弱的体格。

“没有飞机不要紧,中国好多飞机的运力都没达到饱和,像南航、东航这些大的航空公司还在减租,快递公司应该借助资源,谨慎投资。”赵小敏分析认为,购买货机要回答一系列问题,“钱从哪来?这个钱包括购置费还包括高昂的维修保养费用等等,另外货件量能否保证、盈利能力有没有?如果现在没有市场、没有客户、没有资金、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款,就先把飞机买好把房子盖好,很难说最后不会变成废铜烂铁或荒置的厂房。”

赵小敏告诉本刊记者,企业应该回归快递的本源,做好服务,“要知道,现在很多公司连基本的精准送达都还没做到。”

快递企业则认为这两者并不存在矛盾。

如果按照快递市场目前40%的复合增长率计算,到2021年左右,快递公司日均快件处理量将达到2亿件。

“需求越来越大,特定场地上操作容量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场地的规划要更加科学合理。以前快递公司是租地,在自动化设备、设施方面的设计存在缺陷,所以要提高服务水平,硬性的投入还缺不了。”陈向阳对本刊记者分析。

相峰也认为,劳动力成本会越来越高,而消费者需要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要使用自动化分拣、安检、智能投递设施等,购置土地、升级设备是必需的投入。“我们也看到在各级政府关于快递行业发展规划中,在基础设施方面给出了许多支持政策。”

资本助力是关键

如果一定要找出最“明智”的投资方向,赵小敏认为企业需要回到快递服务的本源,瞄准一个行业,做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快递解决方案。

细分市场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例如化妆品、宠物、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等特定商品的配送方案各不一样,但目前能够满足个性化和多元化快递需求的企业少之又少。

以正在成为热门的冷链快递为例,生鲜电商公司及第三方冷链专业快递公司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如果“通达系”这样的有基础设施、人员等优势的企业去做专业冷链配送的话,成本有可能就会降下来,“因为规模效应会对产业产生很大影响。”徐勇说。

但对以加盟制为主的多数民营快递公司来说,无论是继续做大全国网络,还是找到细分切口做深耕,在管理制度、资金、资源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寻求战略资本或者上市融资,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资本的确对高速增长的快递行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除了中国邮政集团、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顺丰也因为中信资本、招商局等股东的加入被列为“国家队”;自建物流的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及中通快递为红杉资本投资的快递企业又一阵营;阿里巴巴目前投资的三家公司包括圆通、韵达和全峰快递;复星集团除了参与阿里巴巴的菜鸟物流建设,还投资了韵达和宅急送。

资本的进入能够为快递业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快递公司的经营风险。

近年来快递企业在与风险投资者签订投资合同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赌协议”,为了能够达到约定的财务业绩,管理层有可能会被迫采取一些短视行为,进行非理性扩张,最终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资本寻求高回报且最终目的是变现,因此行业地位高、有强劲且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商业模式清晰、在某一细分领域有独特优势或者有明确上市计划的企业都是其重点关注的对象。

对于目前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且利润持续下滑,尤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来说,争当上市第一股、争当行业老大地位就显得更加情有可原。

宅急送在2007年宣称启动上市计划的8年来,中通、圆通、顺丰、EMS均在积极推进上市进程,但进展缓慢。

最新消息是,2015年12月1日,A股上市公司艾迪西发布公告称,作价169亿元置入申通快递100%股权,这意味着申通快递借壳上市一事尘埃落定。

但是就像“谁是民营快递老大”目前仍存悬念一样,快递公司上市之后的命运也有诸多不确定。比如,在价格战和不断提高的经营成本影响盈利能力的当下,可能无法获得较高发行定价;上市后一旦投资者认为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不足,则可能在市场上抛售股票,降低股价及资本金,对企业的市场形象和后续再融资有不利影响 ,同时还会增加企业被收购的可能。

在赵小敏看来,今天的快递公司面临的挑战大过机遇,高速发展已经接近尾声。整合兼并潮,已是山雨欲来。

猜你喜欢

圆通顺丰电商
顺丰处境尴尬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顺丰”快递的成功之道
圆通上市 赵薇将获利数千万
圆通上市 赵薇将获利数千万
圆通速递 快递第一股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VC和电商的互相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