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预算风险及防范措施

2016-03-14王飞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风险分析防范措施

王飞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企业面临经营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了预算风险,将影响到企业的预算执行结果,可能导致企业陷入经营风险危机。因此,企业要做好预算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适应和管理问题。本文将对企业预算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进而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预算风险 风险分析 防范措施

预算的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受诸多因数的影响,容易造成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目标发生分离,如果预算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公司的既定战略方针与政策的制订会与实际不符,执行会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尽管部分事项的发生存在不可控,但可以有效地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把风险降到最低。企业预算风险包括组织结构的设置、管理制度、企业组织文化、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参与预算的人员、预算编制、执行、考核过程。

一、企业预算风险的分析

(一)组织结构设置风险

组织结构设置方面的风险可能主要是由于其设置的不健全和不合理造成的,容易造成预算的控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效力,弱化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意识。其具体表现可能是:首先,预算组织机构的建立层次没有分明;其次,企业虽然建立了预算组织结构,但是和企业目前的组织结构模式不能匹配,这样企业的预算内容不能够在各组织单位之间清楚的区别,增加企业的风险。

(二)管理制度方面的风险

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或者建立了预算制度却和企业的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合是造成预算制度风险的主要原因。现在有一些企业制定了不切合实际的预算制度很容易造成一些不相容的岗位之间划分不清楚,出现事故时无章可循未能真正的发挥效能,从而导致预算实施效果不佳。如果企业预算编制制度、执行制度、考核制度的不规范,将不能在企业执行预算时提供相关依据,那么这使得预算考核工作不能及时的反馈信息,形同虚设。

(三)企业组织文化的风险

企业组织文化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在实施预算时抄袭其他公司的预算策略;二是企业员工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将切身利益看的比企业利益重要,将预算的目标定的太低,造成企业的资源浪费;三是预算人员对预算存在抵触情绪,这样容易造成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对预算有不同的认识。企业本身就容易因为自身的经营宗旨、价值理念、道德行为准则的不规范造成预算目标的风险,所以一定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企业的组织文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风险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因传递意识、渠道、环境和手段等不确定因素造成信息传递的不准确,使预算不能够达到预算目标,这就是信息传递与沟通方面的风险。预算信息的传递需要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及与外部之间的沟通等。形成一个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过程,如果信息传递和沟通方面出现了失误就会造成企业内部员工的考核和评价不能实现日常化,而且信息机制和反馈机制的不健全容易让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得到信息和反馈信息,使预算和实际出现差异无法解决,甚至造成企业重大的损失。

(五)参与执行的人员的风险

参与执行人员将预算视为财务行为,没有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即使执行 员工因为自身的业绩评价、薪酬、晋升不满意,从而影响自身的行为,造成企业的风险,这就是参与执行人员可能造成的风险。

(六)预算过程的风险

企业的预算过程一般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三个方面。

预算编制风险指的是编制预算时目标太高或者太低,使得预算编制不合理、随意,上报虚假指标甚至预算审查也只是走走形式。编制人员及审查人员未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公司各个部门的功能,未能制定合理的预算。

预算执行风险指的是预算执行力和控制力难以到位,执行到位是管理的必要条件,对企业前期的执行效果不理想,没有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进而影响以企业的经营效益。造成的原因是:首先,对预算数据和实际数据缺少分析;其次,预算执行随意,没有被严肃对待,员工态度不端正,与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关;最后,预算监督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使得员工执行过程怠慢。

预算考核风险指的是在考核过程中,不够严格,即使在有预算考核实施细则的项目中普遍存在不严格、不精确的情况,考核过程中人为干扰的情况时常发生,最终导致预算考核只是流于形式,预算考核不全面。

二、企业预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企业预算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在防范预算风险的过程中,企业首先要正确理解全面预算,实现全员参与的风险防范管理系统,预算风险管理是一项全面管理行为,预算是保证战略实施的手段,直接关系到各种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分配。第一步,企业要设置一个风险管理部门,将其作为预算管理部门的协作部门,在各种预算管理工作中与预算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对存在的风险隐患积极的提出有价值的风险管理防范措施;第二步,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一个在预算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层层向下展开的树形结构,企业要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合到企业文化当中,让全体员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预算管理过程,积极地为预算管理献计献策,同时要让每一个人对预算风险防范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三步,建立完善组织体系的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使其形成相对独立运转的制度管理体系,以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进行;第四步,完善风险管理流程,有利于规范财务预算管理活动,指导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并控制经济活动全过程,又有利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控制,管理制度约束和监督、检查、考核有机结合,从而保证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建立预算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体系

预算风险存在各个环节,要对预算风险有效的防范就要优化预算业务流程。首先,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财务信息、资源状况、技术水平和市场的调研情况等制定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再结合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可执行的业务预算,同时还应加强对预算执行业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对预算编制不及时或编制质量不高的企业,及时作出报告,进而更能有效的控制预算编制风险;其次,企业要强化全体员工的预算执行意识,加强预算审批权限控制,健全企业的预警体现,全面跟踪业务的预算情况,使企业可以及时纠正在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确保预算风险可以有效的执行。然后,加强全面预算的适时调整,预算是对未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作的规划,由于人员的预测能力有限,各种不确定性因数既多又复杂,所以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战略调整、市场突变或者人事调整等变化,使预算在不同程度上不能适应公司情况。最后,预算管理与绩效激励机制相结合,企业要对预算层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通过预算数与执行数的比较分析,查找出偏差的原因,明析责任,客观地评价各责任部门的经营绩效,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落实奖惩措施,以此来加强预算考核风险的控制。与此同时,要及时对考核结果公布,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职位升迁相挂钩,以此来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预算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一般包括预算风险指标体系、预算风险评估、预算风险评价三个方面。

预算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是企业根据需要并结合预算的特点,合理的设置预算风险容忍度,然后找出关键的控制点,将这个控制点纳入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中,从而形成预算风险管理指标的框架。在框架形成之后,可将一些业务作为风险测试的资料,根据风险评估的模型将这些业务进行测试和评分,这样就可以预算出业务的风险值,实现减少企业风险的目的。

预算风险评估是指预算风险单位要关注日常的预算业务中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然后将这些信息输入预算风险管理系统中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了解业务的基本信息,利用系统对基本信息自动评估,从而得出评估结果。

预算风险评价是指审计部门可以建立一个测试系统,对企业的预算风险的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企业的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来评价,总体情况来评分,之后将测试结果交给审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确定,存档。

三、结束语

企业的预算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要加强预算管理风险防范系统,不断优化改进预算业务流程风险系统,强化对预算风险的识别、分析、防范、控制,落实相应的预算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防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罗湘.论企业预算风险防范措施创新[J].开放导报,2015,(2):96-98

[2]梁松.论企业预算风险防范措施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4):5210-5211

猜你喜欢

风险分析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
民间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