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与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

2016-03-14光昭李智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综合评价内部控制

光昭 李智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当前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办法。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让企业及时发现内部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平衡企业各要素以保证企业稳步发展。本文主要通过讨论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式的构建,研究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情况。

关键词:内部控制 综合评价 内部质量

基金项目:陕西省审计厅重大项目;项目名称:国家审计法制建设研究,课题编号:SNSR15002

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并不完善,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对本公司进行一个良好的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及时了解公司内部的控制情况并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琼民源”、“蓝田股份”等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国家都开始企业内部控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帮助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

一、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式研究

(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要遵照一定的流程所进行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由公司董事会或股东所主持,董事会对控制评价的审计部门直接负责,授权并安排审计部门执行具体的控制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通过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达到企业内部各要素相互平衡,而给企业利益相关的负责人员一个控制内部的标准。

企业内部评价的有效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观察: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二,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全面,是否对企业利益相关人和全体员工有着相同的约束;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式是够符合企业自身的现实情况。

(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式建立的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式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企业内部,保证企业内部各要素的平衡发展,因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式在设计时就要切实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及时发现企业内控控制的不足,制定出相应的改进计划。如此,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性,让企业更好的实现战略目标。

2、具有普遍约束力原则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的约束力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概念,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时也没有对公司利益人或管理人进行有效约束,这就使得内部控制评价模式没能够发挥它的有效性。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设计企业内部控制模式时,不仅要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还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有效性。重视建立对企业内部业务活动的自检、制约及自律系统,实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的普遍约束性。

3、实用性原则

当前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主要适用于大中型企业,若是中小型企业直接照搬过来则会降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或根本起不到任何效用。中小型企业经济技术条件都不成熟,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中小型企业要切身实际的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强对公司重要部门控制力度,保证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的有效性。

4、合理控制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是一个系统、全面的企业内部控制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时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进行合理的控制,重视实现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性,避免因为忽视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所带来的成本效益。

(三)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指标模式

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指标模式是通过对企业结果层指标、目标层指标、准则层指标、指标层指标等四个指标进行评价,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因素和评语集X=(X1,X2,X3,X4,X5),其中X1,X2,X3,X4,X5分别代表着内部环境、企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督管理五个要素,根据因素集建立相应的评语集V=(V1,V2,V3,V4,V5)。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式的可信度,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参与评价的人不能太少,并且评价人必须对所评价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很好的很客观的进行评价。确立因素集后就要确立权重集M=(m1,m2,m3,……mn),其中0

这种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式,尽管过程较为繁琐,但更能在满足中小型企业的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控制评价。

二、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2012年300家沪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这300家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类公司,财务数据不全面、不完善或有异常的上市公式,2009年~2012年的上市公司,其原因是因为这段时间上市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不全面,无法对其进行客观有效的研究评估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直接调查、电话访问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300家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

2012年300家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结果见表1。

(四)研究与讨论

从研究结果分析得出,我国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整体并不高,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处于控制较弱,这位企业的运行和发展都带来了较大的风险。通过调查发现,控制较差的87家沪市上市公司其经营效率也并不理想。控制正常的108家沪市上市公司有大部分是属于传播文化行业。

在研究调查过程中,本文与这300家沪市上市公司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注册会计师以及相关的财务分析师沟通后,为当前企业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几点建议:

企业要重视建立良好的用人制度,让每一位员工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为公司发展尽一份力;改革薪资制度,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和向心力,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企业内部高层要提升内部风险防范意识,控制好公司业务中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应对风险的成本。

企业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但企业也不能过分追求利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明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好的监督机制可以全面规范企业的各项工作流程和内容,对公司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公司资金的流通顺利,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系统有机的结合,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性和客观性。

三、结束语

企业在外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时,可以同时制定相关的为我评价体系,倡导企业所有员工积极参与。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处于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不仅要符合企业当时的情况,还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进行不同时间不同阶段的改进,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始终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持续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文涛,李维安.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与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管理评论,2013

[2]李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

猜你喜欢

综合评价内部控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