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锡剧模式的现代锡剧
——《三三》三人谈
2016-03-14陈世海
陈世海
湘西田园诗与太湖一枝梅的完美融合
2016年2月18日,由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锡剧《三三》,在锡剧艺术中心剧场举行首场演出接受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专家组审看,5月21日在锡剧发祥地之一的无锡大剧院开启巡演大幕,之后转战常州、北京以及张家港各区镇、沙钢、永联村,于农历七月初七的8月9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完成了首季巡演的收官之役。为期2个月另19天的43场演出,以创新的锡剧艺术的当代表达和全新的锡剧角色的现代塑造,在戏曲舞台上给各地城乡观众,呈现出一幅幅湘西田园诗与太湖一枝梅完美融合的唯美画卷。
体现了原著文学诗性美与锡剧艺术舞台美的融合。
当今中国戏剧舞台上,呈现出传统戏剧精神、文学诗性表达和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多重缺乏的态势。《三三》较好地将沈从文先生小说原著的湘西田园诗的诗情意境与被叶圣陶先生誉为太湖一枝梅的锡剧长于抒情的传统戏剧表达,有机地融合贯通于一体,使文学性和诗情登上锡剧舞台,探索构建泛文学化的锡剧语言,提升地方戏剧审美品质,呈现出锡剧艺术的文采与曲美兼备、诗情与唱腔共生,文学化、诗化、写意化的唯美画卷。离开了诗性写意的表现方式,中国戏剧何以能位居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列?锡剧《三三》忠实秉承了小说原著诗性的文学厚重感,在文本上进一步提升了诗意的文学思想,并将其在舞台上美仑美奂地立体呈现出来。就这一点而言,这部作品正在努力回归传统戏曲引以为豪的写意内核,回归中国传统戏剧精神。
小说《三三》中描述了一个“清凉优美的梦”,联系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看,却具有“乡下人对都市文明的美丽梦幻破灭和城里人的乡村梦幻破灭的双重内涵”(李天福:一个清凉优美的梦——沈从文小说《三三》赏析,电影评介,2006年第22期),所以说,这篇不足一万五千字的小说并没有字面上呈现给读者的那么轻盈。然而80多年来过去了,文化界已从寻根热走到了乡土反思与批判,经历了漫长时代的祛魅,乡土中国的意象距离沈从文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同样,经历了时光的淘涤,小说《三三》最打动读者之处,就成了作品沁人心脾的梦幻色彩与恬静悠远的人文情怀,而不是城市与农村孰是孰非的争论。与鲁迅同时的“五四”一代小说家中,沈从文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存在,执着追求自己的“诗学梦想”,读他小说时的心境好像是在读诗,且常能从中谛听出音乐的律动。他善于以乡村的眼光,以乡下人的视角,审视现代文明,关注人性。他从充满了原始自然气息的乡村风貌,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中国现代少数的大作家之一。有太湖红梅之称的锡剧在江浙沪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而文学大家沈从文的创作风格,又与锡剧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清新之中透着秀丽,极具水乡风情。
与小说原著一样,锡剧《三三》是一部述梦的戏剧。讲述的是青山绿水间,有一座杨家碾坊,少女三三终日自由自在。直到有一天,城里来的少爷闯入了她的世界,情窦初开的三三,学会了胡思乱想,想走出大山。可当她决意离开母亲,奔向新生活时,久病的少爷突然撒手人寰。碾坊还是那个碾坊,三三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主创团队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三三》小说原著,而是根据当代的价值观和时下观众的欣赏习惯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和创新。剧中三三基于少爷带给她的心理印象,将城市想象成了一片纯白与美好,与原著中三三和母亲共同想象出来的滑稽古怪的城市大相径庭——城市代表着先进与开明,对少女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无疑更符合现实情况。还在剧中加入了一个原创人物桃子,这个恋上了城里人的姑娘被家人安排嫁给不喜欢的乡下人,最终走向了发疯的悲剧结局。桃子是一个象征性人物,暗示着三三的另一种命运的可能性。她始终是剧中的一抹暗色,但她的存在又冲淡了沈从文小说一以贯之的对于城市的讽刺情调,加强了乡村与城市的内在联系。此外,还创新设置了娶新娘、对山歌与新娘疯癫的段落,弥补了小说情节的不足。情节寡淡的小说是否适合戏曲改编,是业内专家在锡剧《三三》创作之初就提出的疑问。为了振兴传统戏曲,自上世纪初开始,中国戏曲就开始从文学与西方戏剧中汲取养分,诞生过一些成功的改编作品。针对此中佼佼者,学者总结出了三点共性,分别是:作品需要剖析复杂的人性、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吻合戏曲与剧种的美学精神(朱恒夫:中西方戏剧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与融汇——论中国戏曲对西方戏剧剧目的改编,戏曲研究,2010年第1期)。
我们发现,这三点恰好也能对上锡剧《三三》的成功归因。
锡剧《三三》作为一部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舞台作品,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剧情的唯美,更能随着演员表演进入剧中情境,感受女孩三三追梦的执着。它以平实的乡村小故事向今人讲述个人梦的美好,似一面纯净的镜子,引发世人对当今社会与人生的反思,折射出每个人的具体而微小的个人梦将会汇集成美丽宏伟的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三三》这部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浓浓的诗意和内在戏剧性的统一,清澈的溪水、寂静的碾坊、淡淡的哀愁、隐隐的象征,在这个风格下叙事,阐明了思想主旨,传递真善美的强大正能量。这个故事告诉观众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的道路并不容易,但依然要坚持梦想,追求梦想。
沈从文老先生的长子沈龙朱先生看戏后说:“父亲的《三三》的湘西风情与江南水乡的锡剧有着不约而同的相似——清新、秀美,锡剧《三三》将原著原汁原味的展现在戏曲舞台上,舞台上那个灵动的小女孩展现的纯朴以及朴实的乡土文化与原著相吻合,很美,这也是将原著授权给这个戏的原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先生表示:“利用戏曲改编现代名作,极有意义。沈作着意表现天人合一的中华美学精神,彰显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和谐,表达农姑对文化文明的向往,领衔主演董红把握得十分准确,且与锡剧审美优势相契合,充满诗情画意。”
颠覆了传统锡剧的表现方式,创新了锡剧艺术的现代表达。
地方戏曲创新,固然受到传承失序、观演脱节、长官意志、评奖诉求等问题的影响,但究其本原在于戏曲艺术本体内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要以观演关系为中心去审视地方戏曲传承发展问题,在观演互动时空中探索地方戏曲创新变革之路。严格的程式规范,使中国戏曲体系有别于世界其他表演体系。然而这却是包括锡剧在内的滩簧腔戏曲的最大弱点。戏曲剧种之稳定在于其承载剧种的院团内部脚色结构制度之稳定。总体而言锡剧传统上行当不齐,现更面临无师可传的窘境。
锡剧的存在与彰显,诚然依赖传统戏的承续,然该剧种长于现实题材的创作,几乎代表了戏曲艺术中的现代主义创作潮流,在每个不同历史时期都是现代戏的积极探索者,亦是其与其他滩簧腔戏曲相比的最大优势。打破传统锡剧艺术表达的束缚,在继承传统上创新发展,就必须依托新的观演时空和文化生态,吸收借鉴其他剧种乃至艺术门类之长,实现锡剧艺术原有传统机制的现代转换,丰富锡剧艺术表现方式。正如罗怀臻先生所言,当代戏剧必须关注三个关系:传统戏曲和当代都市的关系,传统戏曲和现代剧场的关系,传统戏曲与当代观众的关系(罗怀臻:戏剧发展格局需要新的理论引导,中国艺术报,2015年8月14日(6-7版)。地方戏曲的观演时空、生态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观众拥有了各种丰富的艺术样式的审美储备,地方戏曲必须适应创新,构建相应的演剧形态。
纵观当今锡剧之弊端,诚如刘晴女士所剖析的有三:演出剧目老套,一部《珍珠塔》和《双推磨》上演了几十年,可谓“赠不完的塔”“跌不完的雪”“推不完的磨”,新创剧目也会因沉湎于恋旧、泥古的孤芳自赏心态而落入“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俗套;演出形式陈旧,锡剧演出沿袭老腔老调,唱腔音乐音域太宽,高不上、低不下,不易传唱,舞台布局固守一桌两椅,舞美技术不重视灯光音效;演出行当单一,仍以传统的小生花旦对子戏居多,其他行当仅是剧情的连接、铺陈的需要,受到冷落(刘晴:锡剧艺术的传播困境与出路,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锡剧《三三》较好地处理了戏曲表现现代生活时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让其在舞台上呈现出锡剧应有的成色。这部戏根据名家名著改编,难度非常大,从小说中三三内心的涟漪到锡剧中三三内心波澜的再创作,主题进一步得以升华,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从文本上实现了戏剧性的转换,再加上二度创作,用戏剧的形式进行文学性的表达,又将文字的意蕴寄托于戏剧呈现,尤其注重艺术手法的细腻表达和细节处理。应该说,这部戏从行当设置、舞台美术、音乐唱腔设计再到服装道具设计安排等都很有新意,颠覆了传统锡剧的模式,让人眼前一亮。剧情也很有创新,让人浮想联翩,充满诗情画意。
锡剧《三三》突破了传统锡剧行当单一的局限,行当齐全,董红更是行当角色转换自如,表演自然。锡剧《三三》在保持锡剧依托的方言、主要曲调和伴奏乐器等传统韵味的同时,大胆进行舞台呈现的革新,积极探索锡剧与其他艺术的跨界融合。充分发挥戏曲写意表演的优势,在程式化的戏曲表演中注入现代舞台语言,在传统唱腔唱段中加入民歌与西方戏剧元素,使其更符合当代观众的接受心理;安排了山歌对唱与婚礼场面的歌舞,载歌载舞是戏曲最重要的形式和特质,而程式化、戏剧化的歌舞正是规避现代戏舞台“话剧加唱”的有效手段;注重灯光与舞美相互配合,在和谐的前提下,强调冷暖色彩、对比色的碰撞,让舞台充满艺术张力与情节暗示;运用一些表演必不可少,还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的实物道具,例如充满乡村气息的茶篮、竹编簸箕、木做的洗衣盆、晒谷的筛子、挑米的担子以及更有城市韵味的文明棍、书籍等,构成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在舞台上的律动。通过综合运用上述艺术手法,使得锡剧《三三》成为一部“传统”而又“现代”,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梦想曲。尤为可喜的是,锡剧《三三》在利用传统的广播电视宣传推介的同时,注重通过新媒体传播信息,并做好与受众的互动交流。除通过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各地广播电台戏曲频率、节目推介剧目外,全面运用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微博、微信公众号,在锡剧《三三》每场演出前,都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演出信息、剧情介绍、主创人员情况和票务联系方式等,在每个剧场演出前组织介绍剧目情况,发放说明书和观众调查问卷,演出后回收分析问卷,听取观众意见,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与观众微友互动交流。
克服了锡剧以唱取胜、有戏无技的弊端,实现了锡剧主角的全新塑造。
中国戏剧是以“虚拟”为美学基础的写意戏剧体系,虚拟的时空舞台,是彰显中国戏剧传统、民族审美取向和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戏曲演员必须重视角色创造时的舞台体验,意味着他(她)必须将自我情感与艺术特长,结合程式化的表演,共同服务于剧中角色与艺术时空的创造,而不仅仅止步于塑造角色。
一个剧团,一个演员,如果没有自己的风格与流派,就很难在历史上留下清晰的烙印。没有流派就没有风格,就没有分工。许多艺术创作行为实际上是重复性模仿。锡剧与昆曲、京剧、秦腔、晋剧等积淀深厚、相对比较成熟的剧种不同,以唱为主,严格的程式规范和技艺很少能系统呈现和传承,一角辉煌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广为人知的是王彬彬、梅兰珍创造的“彬彬腔”“梅派”,一刚一柔,出现了梅韵天下、十生九彬的“盛况”,实为“窘况”,制约了年轻演员的发展和锡剧艺术的丰富。技艺是戏曲剧种赖以存续的重要文化密码。锡剧脱胎于滩簧,曲调发源于民间山歌小调,在表演功夫上先天不足,程式化的虚拟表演明显弱于其他剧种,存在与南方戏曲一样的通病,就是“戏无技不惊人”,“做”“打”缺乏和“手、眼、身、法、步”不协调等带来的表演程式发育不良。
传统戏曲剧目中的人物形象多数是平面的、单色的、固态的,严格地说,不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而仅是公众信奉的道德或社会主流思想的符号。在传统戏曲的范畴内,主要人物、特别是女性形象,往往是完美无缺、始终如一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正统价值取向,却也脱离现实生活。锡剧擅演才子佳人戏,花旦、青衣角色在其传统剧目中占有重要位置。恰好沈从文的《三三》就是一部女主角占据绝对地位的小说,给女主角的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高潮迭起的传统戏曲相比,锡剧《三三》更似一则云淡风轻的小品。该剧剧情围绕“三三”的成长展开,从天真无知、青涩懵懂,到决意远走他乡,主演董红将少女朦胧心思的变化演绎得层次分明。女主角三三的出场方式具有浓郁的雕塑感,可以看出现代艺术的影响,而在大多数场景中三三的表演又是灵动的,与少女活泼好动的天性相符,大量源于舞蹈的肢体动作融入到了锡剧的表演中,配合戏曲身段,看似轻盈跃动其实极耗体力,显示出演员深厚的功底。在多场戏中,都有将锡剧传统戏中的技艺和程式,与现代舞蹈艺术的动作融合运用的呈现,实现了戏情与戏技的完美配合,而无炫技之嫌。三三上场后的全过程中,无论静与动,其举手投足包括极细小的动作和神容,都呈现出戏曲化有韵律的身段造型和情感表演。通过“唱”“念”“做”“打”,大量运用传统戏曲程式动作,借鉴吸收其他艺术门类技法,董红跨越了原有行当,从形象、声腔、表演,全方位成功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的江南乡村“自然之女”,一个可爱、聪明又带土气和野气、有着梦想的小姑娘,表演清纯自如、淋漓尽致。而我们上文已经提到的疯女孩‘桃子’,她的疯又与三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桃子疯了,是因为她没有知识和文化,而三三却有少爷的引领,有着对知识的渴望,虽然同是山村里走出来的小姑娘,却会走出完全不一样的路。
剧中第六幕母女梳头的舞台呈现,尤能体现《三三》一剧角色塑造中强调表演及与音乐的配合。在梳头过程中,母女对唱,一个是蒙在鼓里的欢喜、一个是有口难言的酸涩,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突,此时的配乐分别是二胡与小提琴,配合演员音色特点与演出情境。在这重要的关节点上演员全靠自己的表演把人物表现出来,三三在下定决心要走后,就在院子里种忘忧草,并要一个母亲手制的用于出嫁的绣花围裙,紧接着母女俩表演互相梳头,母亲给儿梳头,儿给母亲梳头。此时的唱段与音乐配合得极为巧妙,一把小提琴为女儿给妈妈梳头配乐,一把二胡为妈妈给女儿梳头配乐,两个人声、一把乐器,和谐且美。三三为了追求新生活不得不放弃母亲,从传统价值的角度来看,就是孝道未尽,编剧无法、也无需正面处理这对矛盾,而是走了捷径,利用演员的精彩演绎,通过以情动人、以美动人,让情节自然地过渡了下去。总而言之,剧中人物之间交织着复杂而又真实的情感锁链,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再是传统戏曲范畴内的扁平人物。观众们特别是未经传统戏曲熏陶的年轻观众,也能更容易地入戏,更容易地走进三三的心理世界。
滩簧腔江南地方戏曲剧种中,杭剧(武林班、武林戏)、湖剧(湖州滩簧、浙北滩簧)、丹剧(丹阳啷噹戏)已消亡,姚剧(余姚滩簧)、苏剧(苏州滩簧)亦濒危,唯有锡剧(常州、无锡滩簧)、沪剧(申滩)和甬剧(宁波滩簧)尚有生气。现代锡剧《三三》的创演成功,使我们看到唯有在坚守地域方言声腔、程式规范等剧种文化符号的同时,适应当代演艺环境的变化、新兴传播媒介的发展和目标受众的不同审美特点,坚持诗性写意的表现方式与融入现代审美的时尚环境有机贯通,在新剧创排、表演方式创新、舞台呈现革新、传播手段改进、营销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实现向戏剧现代艺术表达的转换,才能使作为江南地域文化瑰宝的滩簧腔地方戏曲各剧种焕发生机活力,在城乡艺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