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热学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14陈东雨许静姜红霞贾冯睿

高师理科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跨校传热学在线视频

陈东雨,许静,姜红霞,贾冯睿

(沈阳农业大学 1.工程学院,2.教务处,辽宁 沈阳 110866;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传热学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陈东雨1,许静1,姜红霞2,贾冯睿3

(沈阳农业大学 1.工程学院,2.教务处,辽宁 沈阳 110866;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跨校修读学分与互认是推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跨时空和地域学习同门课程并给予学分认定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传热学的基础上,依据沈阳农业大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施了传热学跨校修读学分试点工作,讲述了具体实施过程,肯定了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以期为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的有效进行提供参考.

传热学;跨校修读学分;实践与思考

跨校修读学分是以各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为依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5].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院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跨校修读学分还能有效缓解一些高校课程资源不足的矛盾[6-8].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历经5年时间,已经完成了300余门课程的建设,并逐步在省级本科教学平台上正常运行.2014—2015学年第2学期,2015—2016学年第2学期,沈阳农业大学传热学教学团队按照辽宁省教育厅跨校修读学分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传热学精品资源共享建设团队签订跨校修读学分协议,对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个本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试点实践.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传热学校级精品课于2009始建,并于2012年获批辽宁省第二批省级资源共享课[9].传热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众多高校中研究生入学考试或面试的必考科目.该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应用性强,涉及到的数学理论和经验公式比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为此,在2个学期的跨校修读学分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

1 课程情况介绍

沈阳农业大学传热学课程前身是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总学时为72,实验学时为16),于2009年从该课程中独立出来,总学时设置为46(36理论学时,10实验学时),课程所选用教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章熙民主编的《传热学》[10].2011年传热学课程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2012年沈阳农业大学调整教学计划,该课程总学时变为40(30理论学时,10实验学时),具体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传热学教学内容安排

2 跨校修读学分的实施

沈阳农业大学传热学教学团队分别于2014—2015学年第2学期,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对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个专业的学生执行了跨校修读学分计划.第1年的试点班级本着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组成了26人的授课班,第2年的授课班由56名全体学生组成.实施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具体见图1.

图1 跨校修读学分执行计划

2.1 第1阶段——准备

在第1阶段的准备工作中,成立了建课方、使用方和平台方3个团队,学生5~6人为一组,保证跨校修读学分的顺利有效进行.

2.2 第2阶段——实施

在第2阶段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分为线上和线下两大部分,并根据表1中的教学内容制定了详细计划:

2.2.1 绪论部分 教学方式为课堂教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面授人为使用方教师,课程资源为在线视频、检测题和作业;互动环节通过在线讨论和QQ群交流完成;面授2学时,辅导答疑2学时.

2.2.2 导热部分 教学方式为课堂教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面授人为使用方教师和建课方教师,课程资源为在线视频、检测题和作业;互动环节通过在线讨论和QQ群交流完成;面授4学时,辅导答疑2学时,翻转课堂2学时.

2.2.3 对流换热部分 教学方式为课堂教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面授人为使用方教师和建课方教师,课程资源为在线视频、检测题和作业;互动环节通过在线讨论和QQ群交流完成;面授4学时,辅导答疑2学时,翻转课堂2学时.

2.2.4 辐射换热部分 教学方式为课堂教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面授人为使用方教师和建课方教师,课程资源为在线视频、检测题和作业;互动环节通过在线讨论和QQ群交流完成;面授4学时,辅导答疑2学时,翻转课堂2学时.

2.2.5 传热过程和换热器部分 教学方式为课堂教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面授人为使用方教师,课程资源为在线视频、检测题和作业;互动环节通过在线讨论和QQ群交流完成;面授1学时,辅导答疑1学时.

2.3 第3阶段——考核

在第3阶段的考核过程中,翻转课堂之前要求每个小组对所有授课部分都制作PPT,现场抽签决定讲解哪个部分,然后所有学生对其PPT制作水平和效果、讲授是否清晰、回答问题是否准确进行打分,从而构成翻转课堂的总成绩.

3 跨校修读学分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3.1 线上内容与使用方教学内容高度一致是跨校修读学分高效进行的前提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传热学培养计划为80学时(72学时理论,8学时实验),比使用方的理论学时多出42学时.而且建课方上传到网络资源中的在线视频、在线检测和在线作业所涉及的知识点是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要求制作,在重点、难点的突出上和使用方有一定的差异,这样在跨校修读过程中会出现较多问题.如在线视频使用方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大纲提醒学生选择性观看,但在线检测和在线作业就要求使用方教师根据本学校教学大纲要求修改题库,需要投入较大的工作量.知识点检测时间上的滞后造成学生观看视频效果得不到及时检验.所以在开课前建课方、使用方和平台方进行有效沟通,建课方针对不同使用方调整在线相关内容,平台方保证多个使用方的操作互不影响,是跨校修读学分高效进行的前提.

3.2 平台方的即时技术维护和支持是跨校修读学分顺利进行的保障

目前,建课方和使用方都选用第三方资源共享课平台,平台资源设置和使用方的要求可能会出现脱节现象[8]99.所以要求三方最好都参与平台的设计或制作,建课方和使用方可以把自己的设想和需求告知平台方,平台方配置相应的技术人员对平台进行设计和维护,使其保证跨校修读学分的顺利进行.

3.3 考核机制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跨校修读学分执行过程中扩大了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由原来传统班的30%升至试点班级的60%,积极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线视频、在线检测题、在线作业及在线讨论学生们都能够及时有效完成.在翻转课堂环节,首先要求学生按组自己制作每个章节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PPT,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总结能力和创造力;在讲解和回答问题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在讲台上的表现力.翻转课堂一共设置6学时,但整个实施过程确实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检验,效果良好.在期末考试环节,创新性地提出每个小组出一套试题并配备答案,使用方教师对所有组的试题进行随机组合构成期末考试试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这样让学生在出题的同时也做到了复习,还相当于建立了题库,使其复习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3.4 跨校修读效果好于传统授课,小班授课质量高于大班授课

在本课程10学时的实验课上,面对教学实验装备,当授课教师讲解完该实验装置的原理和实验测试内容后,在实验讨论环节,传统班的学生往往是一边观摩,一边仔细回想理论依据;而跨修班的学生能相对较快地结合理论和器材构造,讲明白器件各部分的功能和在实验中发挥的作用.最突出的是,其中某一学生能根据网络课程“相关链接”里的知识,对当前的实验设计提出不足.也就是说,相比于传统课堂主要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目的,近似于完全填鸭式的授课,跨校修读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

此外,从整个成绩(见图2)来看,跨校修读试点班级成绩明显好于传统班级,小班试点班级成绩好于大班试点班级.分析原因是小班试点班级的学生都是自愿报名,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而大班试点班级是面对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个专业的全体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差别较大,在按组学习过程中较差学生还影响到了其他一些学生.所以,在跨校修读学分中建议采用自愿报名方式的小班授课,这样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图2 传统班与试点班级成绩比较

4 结束语

翻转课堂经过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2个环节,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步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和开放使不同学校的优质课程可以跨地域、跨时空修读,解决了一些高校教学资源短缺问题.跨校修读学分打破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吴海娜,耿平,王强,等.大学物理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实践与研究[J].物理与工程,2015,25(2):84-86

[2]李青.基于“互联网+”理念的跨校修读学分法学课程的调整与完善[J].经营管理者,2016(31):478-479

[3]郭妍,张东蕾,姜珊.药物分析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112-113

[4]罗菲.对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的思考——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196-199

[5]杨天明,杨天舒.基于“互联网+”理念的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调整与完善[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55-58

[6]吴爽.高校资源共享背景下的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J].理论观察,2015(2):135-136

[7]曾明星,周清平.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C4):102-108

[8]纪常鲲,冯文艳,纪常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校修读学分的研究与实践——以辽宁省大学生跨校修读学分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8-99

[9]贾冯睿,马丹竹,潘颢丹,等.基于慕课视角的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探析——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传热学”课程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1):101-103

[10]章熙民,任泽霈,梅飞鸣,等.传热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teaching model of cross-school under credit of heat transfer

CHEN Dong-yu1,XU Jing1,JIANG Hong-xia2,JIA Feng-rui3

(1.School of Engineering,2.Department of Teaching Affairs,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866,China;3.School of Oil and Gas Engineering,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113001,China)

Cross-school under credit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and it is a new styl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l that have brok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realized learning the same course cross space-time and the credit recognition.It was based on high-quality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 of heat transfer of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In order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cross-school under credit of Liaoning Province,it carried out the pilot work of cross-school under credit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ogramme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xpounde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cess,affirmed the advantages and pointed out the disadvantages.

heat transfer;cross-school under credit;practice and thinking

TK124∶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12.026

2016-09-12

2016年度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转型与创新创业教育项目(2016-51);2016年度沈阳农业大学专业建设专项(2016-134);2014年度沈阳农业大学教学研究立项(2014-88)

陈东雨(1976-),女,天津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新能源工程研究.E-mail:chdyu@163.com

1007-9831(2016)12-0101-04

猜你喜欢

跨校传热学在线视频
网络网际之在线视频
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跨校修读模式
跨校体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研究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跨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实践
研究型—启发式联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以《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为例
风云变幻,汰弱留强 谈在线视频的发展现状
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传热学》课程教学初探
数学建模在传热学中的应用
2015年Q3中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115.3亿
兰渡文化:引爆女性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