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享的理论意蕴与时代价值
2016-03-14代贤萍
代贤萍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论共享的理论意蕴与时代价值
代贤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的发展理念,共享不是独享、均享、坐享,而是全体人民在共建基础上具有公正内涵与合理差异的“正和非零”分享。共享具有包容性、公正性和渐进性三个主要特征。共享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其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包容性、客体的包容性和价值目标的包容性;共享作为一种价值观,其公正性主要体现在制度公正、分配公正和代际公正三个层面;共享包括基础性共享和发展型共享,共享的层次和目标决定了共享实现过程的渐进性。共享具有重大时代价值,从共建共享的角度,共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共享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保证;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角度,共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
共享;公平正义;包容性;渐进性;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当今时代,共享是一个热词,共享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共享经济”如火如荼,对共享的理论意蕴和时代价值的把握至关重要。需要指出的是,共享发展与“共享经济”分属不同的层面和范畴。共享发展是国家发展层面的、与社会制度相关的一种发展理念;“共享经济”是经济运行层面的一种商业模式,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可以用,更侧重于工具性。当然,“共享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共享的价值观。
一、共享的基本内涵
共享发展主要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正如恩格斯所言,共享就是要“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2](p689)共享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共享,不是简单的分享,更不是独享、均享和坐享,而是建立在合理差异基础上、具有公正内涵的“正和非零”分享。
1.共享不是独享,是具有公正内涵的分享。在西方,一般认为共享就是分享,强调人人有份;实际上,共享和分享是有一定差别的。分享只关注每个人是否得到这个结果,并不关注分配过程的公正与否和结果的合理与否,即便是某一人占了99%,其余所有人分享1%;共享在关注普遍受益的同时更强调平等性。共享不是独享,与社会制度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密切相关。共享关注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不是个别人、某些阶层或团体的利益。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其只能是少数垄断集团的“独享”,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奠定了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基础,列宁在《告贫苦农民》中指出:“我们要争取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3](p381)成果如何共享牵涉到共享的规则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决定了共享的公平正义性。在剥削社会,少数人侵占多数人的利益是常态;在社会主义社会,绝不允许一部分人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更不允许为了极少数人的利益而去损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执政宗旨所决定的。
2.共享不是均享,是具有合理差异的分享。共享绝非是平均的、无差别的、等份额的分享,而是基于权利平等基础的利益分享。均享强调数量的均等,共享注重意义的公正。共享发展成果,是人民的一项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权利面前人人平等。但共享绝不是要走“平均主义”的回头路,平均主义“大锅饭”是“干得少与不干者”对“干得多者”的相对剥夺,是对公平正义的最大践踏。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4](p155)共享不是平均主义,但平均主义也是一种“共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共享”。改革本身就是打破“旧的共享”,建立“新的共享”的过程。共享具有差异性,合理的差异是保持社会活力和调动社会成员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没有差异性,搞“清一色”,社会一潭死水,很难发展;允许一定程度的差异存在,在一定阶段是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但是,差距不能超出“合理”的限度,否则改革就走上了邪路。
3.共享不是坐享,是共建基础上的“正和非零”分享。共享是以共建为前提的,人民集共享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于一身,共享的权利和共建的义务二者相辅相成。人民群众不仅追求分享利益的“获得感”,也十分看重创造成果的“尊严感”和“荣誉感”。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吉利斯所言:“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民必须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这样才能带来结构的诸多变化。参与发展过程,意味着享受发展带来的利益,并且参与这些利益的生产过程。”[5](p7)共享是共建中的共享,而不是培养新的寄生群体“坐享其成”。同时,共享是对公共财富的分享,而不是通过对“先富者”财富的瓜分进行“劫富济贫”,共享不是“零和博弈”,即一部分人利益的获得建立在另一部分人利益的损失之上,而是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就共享的社会基点来讲,共享并不着眼于某一特定阶层或群体的利益,不是单一的“扶贫济弱”,而是致力于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最大化,是全体社会成员利益整体提升的“正和非零”共享。
二、共享的主要特征
共享不仅是新的发展理念,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之上的价值观,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具有包容性、公正性和渐进性的特征。
1.包容性。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汲取先进发展观的有益经验,具有包容性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共享的主体、客体和价值目标三个方面。其一,共享主体的包容性。共享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从个体的角度讲,共享立足于每个公民自身利益和价值的实现,不分性别、民族、阶层、区域、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每个人平等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从社会的角度讲,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处于一定的社会阶层或群体,阶层共享体现为各个阶层之间和谐融通、共同发展,而不是阶层固化、壁垒森严。拓宽共享的外延,共享还是全世界华人的共享,是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会的国际共享;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共享蕴含着代内共享和代际共享两个层面。其二,共享客体的包容性。首先,共享的客体是“改革发展成果”,既包括物质成果,也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权利等非物质成果。共享不仅着眼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生的改善,而且关注于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升,关注于人民的政治参与。正如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所指出的,自由作为发展的目标,包括“基本的可行能力”和各种政治权益。其次,共享的重要领域是公共产品,奥莱利欧·佩西指出:“社会必须努力使这个体系能够提供所有利益——包括商品和公用事业——真正能够被所有的人分享和支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公平合理的自己达到希望的机会。”[6](p153)公共产品涵盖人民生活的诸多领域,譬如环境、交通、国防、教育、卫生、天气、大众传媒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也具有包容性,并非政府一家独大,市场也可以介入。譬如养老问题,以前属于居民自己提供,现在由于人口结构问题,由政府、社会和市场共同解决,具有了公共性。其三,共享价值目标的包容性。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不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两极分化式的发展,而是“亲贫式”的有情的发展。共享汲取了先进发展观的有益内核,不单单关注经济发展,而是将促进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价值取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规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公正性。共享作为一种价值观,主要通过共同利益的推进来实现个体利益,其实质是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制度的公正、分配的公正以及代际的公正三个方面。首先,制度的公正。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实现共享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具有制度本身的正义性。从价值立场上看,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道德标尺。马克思主义从生产方式分析,认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根本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铁的逻辑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产生两极分化。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通过对18世纪至今300多年的财富分配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资本收益增长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本质区别并不在于工具理性而是在于价值理性,不在于是否注重发展生产力,而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以牺牲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做代价、生产力发展成果的归属是否属于人民,这体现着社会制度的正义与否。共享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毋庸置疑具有制度上的正义性。其次,分配的公正。共享发展体现着“坚持”按劳分配与“超越”按劳分配的统一,彰显了分配的公正性。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结构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哥达纲领批判》中写道,“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7](p434)这是在商品等价交换中也通行的原则,但实质上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用同一把标尺来衡量情况不同的人,必然会导致“事实上的不平等”,尤其是对一些先天有缺陷的人更是不公平。在社会主义社会,哪怕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没有兼顾,也不是真正的共享。按劳分配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在初次分配中务必坚持“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初次分配之后,为了求得利益的平衡与社会的团结,有必要在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再分配。随着分配制度的调整和变迁,生产要素被引入分配机制,现实中权力和资本联姻形成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劳动在财富生产和分配中不仅不占主导地位反而有逐步弱化的趋势,这势必导致不占有资本和权力的“草根”阶层与普通民众在分配中占劣势,具有相对“剥夺感”,甚至产生代际复制。借鉴罗尔斯的“差别原则”考虑“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共享发展十分注重按劳分配之外的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主张通过推进教育公平提升低收入者的生产能力;建立并逐步完善财富统计制度,合适的时候可以考虑开征财产税;调高个税征收起点,壮大中产阶层。鼓励富人回报社会,通过捐赠等方式帮助贫苦阶层,以《慈善法》规范慈善活动,逐步打开第三次分配的格局。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确立公平、公正、共享的分配原则有利于处理效率与公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再次,代际的公正。代际公正的内涵源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共享包含横向的代内共享和纵向的代际共享,内在地蕴含着公平正义原则。代内共享的公正是指所有公民都天然享有一切平等自由权利,体现着社会的公正;同时全体公民有义务承担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责任。社会公正就是全体公民平等享有国家和社会提供给个人的资源,“得所应得”。公民从出生开始,就平等享有生存权、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这是最基本的“先赋性”权利。公民拥有机会平等的权利,每个具有大致相等的能力和相同意愿的人,应该具有大体相当的发展前景,在教育和就业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代际共享的公正是指一方面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另一方面当代人不能为了后代人的利益放弃正当合理的权利,牺牲当代人的生存发展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例,既不能“断子孙路”,竭泽而渔;也不能只保护不开发,损害当代人的正当利益。
3.渐进性。共享不是静态的、一蹴而就的,而是动态的、逐步发展的历史的过程,共享的渐进性主要体现在共享水平的提高和共享目标的实现。第一,共享是有限的共享。共享不仅是一种道德追求,也是发展的现实路径,理想和现实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张力。正如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同步富裕一样,共享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点享受像瑞典一样“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只能在既定经济社会条件下享受“有限”的共享。当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共享的范围、水平、广度和深度都会随之提升。同时为了防止“高福利陷阱”,坚持共享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合理引导公众的预期。第二,共享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基于需求的层次性,共享可以分为基础性型共享和发展型共享。基础型共享是低水平的共享,是人们对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刚性需求的共享;发展型共享是较高水平的共享,是指对享受需求的共享,因每个人的经济条件各有差异。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但是政府没有义务给公民提供海鲜和皮草这些享受型的需求。共享水平之提高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基础型共享方面应力求平等,在发展型共享方面应保持差异,不断拓宽基础型共享的范围,不断拓展发展型共享的人群,从基础型共享向发展型共享的过渡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三,共享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共享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也即最高水平的共享,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可以采取阶段性的发展战略,制定共享的中长期目标,使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的主体。“橄榄型”的社会是最稳定的社会,在经济上会成为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主体,在政治上会弱化两极分化的阶层结构、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平衡器”。由于中等收入者一般受过比较好的教育,也会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相应地会使金字塔底部的贫困人口逐步减少,不断趋近共同富裕。
三、共享的时代价值
共享是共建共享、公平共享、全民共享,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等方面彰显着重大的时代价值。
1.共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从改革动力体系来看,根本性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驱动,内生性动力是人民利益的驱动,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打破旧的“局部的共享”,建立新的“全民的共享”。共享以全民共建为前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共享与改革的主体是一致的,共享是全体人民的共享,改革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改革。习近平指出:“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8](p97)人民集改革发展的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于一身,只有人民参与发展、享受到发展成果,才能真正成为改革的支持者、拥护者和推动者;只有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才可以更多更好地享受到发展成果。同时,共享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共建可以为改革提供厚实的物质基础。共建就是调动大众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为创造社会财富作贡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如果不是建立在雄厚的物质资料积累之上,也很难走向深入。共享还可以提升改革的效率,改革是对利益格局的调整,必然会有得利者群体,也会有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利益分配的相对失衡,可能会使普通民众产生抵触和懈怠的情绪,建立在公正共享基础上的利益协调机制可以缓和利益矛盾,成为改革的“润滑剂”。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有利于形成改革的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促使社会底层群体冲破传统的二元体制,拥有平等就业机会,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去,为发展增添新动能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并打通阶层上升的通道,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2.共享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能否不断巩固和拓展执政的合法性资源是其长期执政的关键,执政合法性不是合乎法律的状态,而是体现在人民对执政党拥护的程度。人民的利益诉求是多方面的,党执政的资源也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民心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历史教训和现实国情,中国共产党更注重通过增强经济绩效以支撑执政合法性,因为只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更加有效巩固与维护党执政的基础。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不仅要在政治和经济层面巩固绩效合法性,更要在社会公正层面拓展程序合法性,以赢得民心和社会资源。波兰尼说:“在历史上存在着一种双向运动:市场的不断扩张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带来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两极分化等,构成对社会的伤害。”[9](p112)单一的追求经济增长会使人陷入“物化困境”,引发诸如贫富分化、腐败多发、社会不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形成特权利益阶层。苏联亡党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现了严重的利益分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着眼于解决这些有违社会公平正义、危及社会和谐稳定、影响人民对党的信任度的重大问题。共享发展正是基于鲜明的“问题导向”,着眼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推动教育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就业创业机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目标举措,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将人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真正做到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不断稳固和扩大政党执政的绩效合法资源,不断赢得民众的认可、信任和支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共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从社会主义的词源来看,社会主义的词根social出自拉丁语,本身就有共享与联合的意思。空想社会主义作家描绘的乌托邦和“太阳城”就是一个社会财富全民公有、生产与劳动人人平等的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摒弃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并指出了实现共享的路径——“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p689)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的角度看,资本主义是以资本为本的社会,资本使劳动异化,社会财富被少数人所“独享”,社会主义则把“共享”与“共富”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资本具有形式上的非正义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了资本的贪婪性,资本家突破了工人的身体极限,也冲破了道德极限。资本主义制度空前的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是建立在空前的掠夺和剥削基础之上的,是以“血和火”的文字录入人类历史的。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为本的社会,主张摒弃排他性的“单向度”发展,推进包容性的“共享式”发展,通过发展扩展人们的经济自由和各项权利,不断趋近于“自由人联合体”的终极追求。从国际共同发展角度来看,共享发展倡导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会、共同发展进步。习近平多次谈到“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价值。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念,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决不是为了对外扩张、谋取世界霸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提到,邓小平坚决反对中国在世界上称霸,并指出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在世界上称霸,世界人民就应当揭露、反对并打倒它。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度,不会踏进“修昔底德陷阱”。“命运共同体”超越国籍、种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的差异,主张各国各民族休戚与共,在反对恐怖主义威胁、能源和环境治理、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在共享发展机会中维护和发展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战略就为沿线各国人民带来了福音,促进了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孙中山先生曾说:“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光明的前景。”[10](p8)共享主张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倡导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会,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意大利]奥莱利欧·佩西.人类的素质[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8.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0]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张晓予
D6
A
1003-8477(2016)06-0011-05
代贤萍(1983—),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精髓研究”(14ZD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