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对学生创新性思维模式的培养

2016-03-14

关键词:音型织体和弦

殷 婕

(河北北方学院 艺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论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对学生创新性思维模式的培养

殷 婕

(河北北方学院 艺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钢琴可以为歌曲、乐曲、舞蹈或诗歌朗诵等伴奏,有着广泛的实用性,钢琴即兴伴奏课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目前高师钢琴即兴伴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4种途径:提升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和声选择及伴奏织体设计;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强化其实践能力。

高师;钢琴即兴伴奏;创新性;思维模式

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8 10:32

钢琴即兴伴奏课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钢琴演奏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创新性思维是钢琴即兴伴奏的核心,钢琴即兴伴奏需要伴奏者对乐谱做出即兴创编以及快速的手指反应能力,包含极其复杂的认知过程和多种思维能力。钢琴即兴伴奏中融合了钢琴演奏、和声、曲式分析和歌曲作法等多种知识,涉及多种思维活动。通过有效的训练,可以推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一、高师钢琴即兴伴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师学生系统学习过即兴伴奏,但仅会对课堂上学过的练习进行伴奏,对陌生歌曲进行伴奏时依然感到很艰难,甚至无从下手,这体现了目前高师所培养的学生伴奏能力的不足。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伴奏者在短时间内运用丰富的伴奏织体及正确而富于变化的和声,赋予伴奏曲目音乐形象上的准确表达。因此,高师学生掌握即兴伴奏这项技能并不容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调观念和移调能力不足

目前,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只会用固定的调伴奏,尤其对C大调最为熟悉,但是应用到其他调时不能将曲目迅速弹奏出来。这是由于很多学生对于简谱首调唱名法不熟悉,对钢琴键盘24个大小调的和声位置也不熟悉造成的。所以,当歌曲需要移调演奏时,很多学生无从下手。

(二)和声功能运用不熟练

和声的选配直接影响到整首歌曲伴奏的完美表达,不同的和弦连接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目前,大多数学生和声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对每个调的I、IV、V级都不熟悉,很多同学甚至不考虑和声功能,遇到Do配I级,遇到Re配II级,配出的声音缺乏色彩和风格的多样性,甚至不符合和声功能进行的规律。

(三)伴奏音型的掌握过于单一

歌曲伴奏的完美表达,除了运用合理的和声外,还需要通过伴奏织体和伴奏音型表达出来。有些同学编配的伴奏虽然基本没有错误,但是听起来过于单调,这主要与伴奏音型掌握得少或运用不恰当有关。对于不同风格和体裁的作品,应选用不同的伴奏音型,而且一首歌曲的伴奏音型也应该在不同的段落进行变换,以使伴奏更具吸引力。

(四)即兴伴奏的实践经验不足

即兴伴奏更多是体现在“即兴”的能力上,而“即兴”则需要多参加演出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很多同学自己练伴奏尚可顺利进行,但不能与演唱者默契配合,这主要是缺乏实践能力和伴奏中的应变能力。

二、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途径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重在选择,这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第一要素,只有确保选择的准确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创造的价值。在钢琴即兴伴奏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途径有以下4种:

(一)提升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拥有创新性思维的老师的引导是保证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首要条件。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在了解学生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课从备课、授课以及课下辅导,都需要因材施教。教学过程本身蕴含着创新、发现和再创新,这也体现了教师本身具备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前提。因此,对音乐作品的内容、体裁、结构、速度和调式调性等要素的把握十分必要,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伴奏的效果。如:音乐内容决定了伴奏要采用的基本情绪;音乐结构决定了伴奏应该如何安排半终止和终止;音乐速度决定了伴奏者选择什么样的伴奏形式,速度较快,则选择织体相对简单的伴奏形式,速度较慢,则选择织体较为复杂的伴奏形式;音乐作品的体裁和调式风格决定了伴奏应该选择的和声进行和伴奏音型。因此,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重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学好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前提[1]。

(三)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和声选择及伴奏织体设计

即兴伴奏在和声选配和伴奏织体选择上都蕴含着无数种创造性因素。一首音乐作品在进行和声和伴奏织体的选择时,可以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方案,方案的选择是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性思维的过程。

1.和声选择

和声是指几个音合成的和音,并使这样的一些和音连续地进行。旋律与和声是音乐表现的核心内容,有人把音乐的旋律比喻成音乐的主题与灵魂,那么,和声则是音乐的形象与血肉。通过和声的编配,能够使旋律获得更多的情感色彩。

钢琴伴奏中,需要对音乐作品中旋律所体现出的和声走向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声配置属于多声部音乐创造的重要方式,和声配置的过程往往蕴含了创造者独特的审美意识与个性,富含创造性[2]。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和声,用耳朵和心灵去辨别和声色彩的不同表达,最终选择对音乐作品表达最准确与生动的一种。这种选择与对比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2.伴奏织体的选择

伴奏织体是和弦在伴奏中音型化的体现,它是由和弦演化而来的。为了使伴奏音乐化,就要把伴奏音型加以变化。这种伴奏音型的变化也称“织体”的变化,能使同样的和弦弹奏出完全不同的效果。伴奏织体最基本的形式有3种:柱式和弦型、半分解和弦型和全分解和弦型。这3种最基本的形态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通过创造性思维营造各种可能的组合和变化表现形式,赋予音乐作品的和声以更多形式和更多色彩。如柱式伴奏和弦一般适合表现坚定有力和雄壮激昂的音乐形象,但是在节奏上,弹法与力度的控制如稍加变化,也可以营造一种安静平稳的意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声及伴奏织体。首先,要结合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风格特点,保证所选择的和声及伴奏织体与音乐作品本身塑造的形象相匹配;其次,要熟悉和声的发展及伴奏织体的各种编配组合方法,拓展尝试多种伴奏织体和不同的和声,最终选择出最适合表达音乐作品意境的伴奏与和声织体[3]。

(四)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强化其实践能力

大学生思维相对独立,各自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思维习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兴趣为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伴奏的选择与编配,是促使学生学好钢琴即兴伴奏,培养其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如: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民族歌曲、儿童歌曲、抒情歌曲和通俗歌曲等不同类别的曲例进行钢琴伴奏练习,鼓励学生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分析,编配伴奏织体,进行“二度创作”。在对学生编配的伴奏进行辅导时,尽量保护学生的个性创作思维,在增强学生自主编配的信心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学。还可以让学生采取“一曲多配”的方式,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种伴奏处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另外,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多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在临场演出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可以通过课上让学生轮流上台伴奏表演和组织小型音乐会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提升其创新性思维。

钢琴即兴伴奏课是对学生创新性思维模式培养的最好艺术实践课,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最重要课程之一,因为“即兴”本身就是对于作品快速反应的“二次创作”,需要伴奏者具备音乐理论知识、曲式分析能力、和声基础知识和应变能力等高水平的音乐能力及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学生可以通过一次次对音乐作品即兴伴奏的实践体验艺术再创作的过程与乐趣,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钢琴即兴伴奏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提高高师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1] 李润生,刘江元.钢琴即兴伴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培养[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89.

[2] 刘柱.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咸宁学院学报,2010,(5):23.

[3] 陈梓菲.奥尔夫“原本性”思想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启示[J].音乐大观,2012,(7):140.

(责任编辑 梁秀娟)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Creative Thinking through the Course of Improvisational Piano Accompaniment in Teachers’ Universities

YIN Jie

(School of Fine Arts,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China)

Improvisational piano accompaniment extensively applies to song, music, dance and poetry reading. It is indispensable in music education in teachers’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urse of improvisational piano accompaniment,the paper suggests four approaches to train the students’creative thinking,namely promoting teachers’creative teaching methods,enhancing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musical composition,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ry different harmonic choices and accompaniment texture,and advocating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o promot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teachers’university;improvisational piano accompaniment;creative thinking

2016-08-29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14YS041);河北北方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41)

殷婕(1980-),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学。

G 642

A

2095-462X(2016)06-0099-0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1128.1032.046.html

猜你喜欢

音型织体和弦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