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吊下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6-03-14苗莉莉田利华杨振国顾莹刘敏

中国康复 2016年3期
关键词:偏瘫上肢康复训练

苗莉莉,田利华,杨振国,顾莹,刘敏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较为明显,且功能恢复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1]。本研究是在常规上肢功能障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上肢悬吊训练及虚拟现实技术,观察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入选标准为:①首次脑梗死或脑出血后;②经头颅CT或MRI确诊;③年龄为50~75岁;④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可配合研究;⑤有偏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对侧上肢运动功能正常,无认知功能障碍;⑥病程在1~3个月,血压控制良好,无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症状发作,心功能良好,无其它限制活动的合并症;⑦上肢及手的布氏分期在Ⅱ-Ⅴ期;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10分;⑨经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检测,患肢屈指、屈肘肌张力≤2级。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老年痴呆、严重行为问题或精神病者、有认知障碍,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ini-mentalstate examination,MMSE)≤20分,不能配合训练者、各种疾病所致上肢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重要器官(心肺肝肾等)衰竭,恶性肿瘤及病情不稳定者、各种原因拒绝训练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30±6.42)岁;平均病程(47.47±14.00)d;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13±6.91)岁;平均病程(52.57±16.25)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包括推滚筒练习、控球练习、放置保持练习、上肢支撑负重练习和举体操棒练习等,主要以患侧训练为主,也包括少量健侧辅助患侧的训练。每日2次,每次40min,每周训练6d。观察组是在常规上肢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悬吊下虚拟现实技术训练:①悬吊体位:坐位;②连接点:窄悬带及实心绳连接于上臂中上段;③悬吊点:位于连接点的正上方;④运动点:肩关节;⑤用绳:窄悬带(1条) 实心绳(1条);⑥动作要领:在减重的状态下,嘱患者保持肘关节伸直后,练习患肩的水平内收、外展。可以根据患者完成动作的质量,设置不同的难度。在上肢悬吊的情况下同时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训练项目包括:击球成鸟和搬箱子。训练方法:采用坐位,Bobath握手,依次进行上述两个项目训练,每个项目训练时间5min,休息30s后进行下一个训练项目。操作方法:a.击球成鸟,类型:肩关节外展正侧位,关节活动范围(0°~90°),难易程度:2级水平。b.搬箱子,难易程度:2~4级水平。常规上肢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40min,每周训练6d,悬吊下虚拟现实技术训练每日1次,每次40min,每周训练6d。上述2组患者均治疗4周。

1.3 评定标准 ①简式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FMA-UE)评定,总分66分,得分越高表示上肢运动功能越好。②ADL功能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BMI),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ADL功能越好。③Brunnstrom分期,1~6期,分期越高表示上肢功能越好。

2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及Brunnstorm分期(包括上肢和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及上肢Brunnstorm分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Brunnstorm分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3。

表1 2组患者偏瘫上肢FMA、MB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Brunnstrom分期结果比较 例(%)

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偏瘫侧手的Brunnstrom分期结果比较 例(%)

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其疗效仍有待提高;据相关资料报道,有相当数量的脑卒中患者经系统康复训练后其上肢仍无法正常使用[3]。因此,对偏瘫患者如何更好更快地恢复其上肢功能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真实事物的虚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虚拟环境自然交互的技术[4]。国外研究发现[5-7],VR环境训练,使患者上肢的灵巧性、运动控制、空间感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提高。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基于神经肌肉反馈重建技术,通过使用由无弹性和有弹性的悬吊带组成的悬吊辅助训练系统,使人体肢体和(或)躯干处于悬吊状态,以达到刺激神经、恢复躯干肢体控制、增强躯干及关节核心稳定肌群功能的目的[8]。它作为一种有效的神经肌肉反馈重建技术,通过水平悬吊训练,能有效牵张、刺激垂直于关节平面的局部稳定肌的机械感受器,促使局部核心稳定肌群及相关神经组织功能提高,有助于激活脊柱深层稳定肌,重建正确的肌肉运动控制模式,促使躯干局部稳定肌以及肌肉感觉运动控制能力达到正常化[9]。但这是对悬吊训练早前的研究结果,侧重的是其对核心稳定性的应用价值。

杨国梁等[10]提出悬吊装置可在患者进行躯干及肢体配套功能训练时提供良好辅助,从而促进运动功能改善。本研究即是在上肢运动功能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悬吊装置加以辅助,即在上肢悬吊状态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这样的训练方法除了达到减重的作用外,也可以尽量避免代偿运动的产生,限制不必要的活动,促使患者学到了有效的运动,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而且悬吊训练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感知觉,改善上肢的感觉输入功能。该研究显示在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及Brunnstorm分期(包括上肢和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说明2种康复训练方法在提高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有较好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及上肢Brunnstorm分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悬吊下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较单纯的常规康复训练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偏瘫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Brunnstorm分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2种康复训练方法在患者偏瘫手功能恢复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

综上所述,悬吊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 Bates B,Choi JY,Duncan PW,et al.Veterans affairs/department of defens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stroke rehabilitation care:executive summary[J].Stroke,2005,36(9):2049-2056.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379.

[3] 卡尔,主编.黄永禧,主译.中风病人的运动再学习方案[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46-147.

[4] 徐丽丽,吴毅.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2):136-138.

[5] Broeren J,Rydmark M,Sunnerhagen KS.Virtual reality and haptics as a training device for movement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a single-case study[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4,85(8):1247-1250.

[6] Brooks BM,Rose FD,Potters J,et al.Assessing stroke patients'prospective memory using virtual reality[J].Brain Inj,2004,18(4):391-401.

[7] Zhang L,Abreu BC.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for evaluation of a daily living skill in brain injury rehabilitation: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3,84(8):1118-1124.

[8] 卫小梅,郭铁成.悬吊运动疗法——一种主动训练及治疗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4):281-283.

[9] Stuge B,Laerum E,Kirkesola G.The efficacy of a treatment program focusing on specific stabilizing exercises for pelvic girdle pain after pregnanc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Spine,2004,29(10):351-359.

[10] 杨国梁,司福中,刘真栋.悬吊辅助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4):281-284.

猜你喜欢

偏瘫上肢康复训练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