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馒头山铜矿成因浅析

2016-03-13高磊

甘肃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铜矿花岗岩石英

高磊

(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

甘肃省馒头山铜矿成因浅析

高磊

(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酒泉735000)

馒头山铜矿位于甘肃省永昌县西南方向约30km处,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热液作用为馒头山铜矿床最主要的形成因素。矿体赋存充填在加里东晚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裂隙中石英脉及石英脉两侧云英岩化似斑状花岗岩中。系统总结了馒头山铜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型钨铜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铜矿成因;馒头山;甘肃

馒头山铜矿行政区划隶属甘肃省永昌县新城子乡管辖,位于永昌县西南方向约30km处。勘查区位于河西走廊与祁连山脉交界处,海拔 2300~2800m,属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终年多风,昼夜温差大。

1967年,甘肃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队开展了永昌幅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提交了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报告,建立了该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格架,是该区比较完整的区域地质资料。

上世纪60年代,原西北冶金五队在该区进行1:50000地质普查时,发现了馒头山铜矿点,随即运用少量的槽探对发现的矿化体进行了地表控制,通过采样,初步圈出了6条钨矿(化)体,并对其中大致控制的矿体估算了钨资源量,求得WO3金属量354.2t。地质工作程度基本达到预查程度。

2010年9月,甘肃省地矿局四勘院在此进行了勘查工作,主要通过对矿区内中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结合地表槽探的施工,基本查明了区内含矿岩性为沿裂隙充填的石英脉以及云英岩化花岗岩。

1 成矿地质背景

华北板块北祁连造山带,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北祁连地层小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大黄山组基底,上覆石炭系羊虎沟组及新近系、第四系;侵入岩为加里东中晚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岩性为闪长岩及花岗岩;总体构造方向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北西—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主要为永昌南山复式背斜。

区域上大面积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多呈北西西—南东东向长条状展布;其次为石炭系,沟谷中多为大面积第四系及少量新近系覆盖。

区域上出露的侵入岩主要是加里东中晚期侵入的中酸性岩体,加里东中期侵入的为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加里东晚期侵入的为似斑状花岗岩。脉岩多为加里东期,主要发育花岗岩脉和石英脉。

区域地处昆仑祁连褶皱系,走廊过渡带,马营—永昌新凹陷带上。总体构造方向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北西—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主要为永昌南山复式背斜。

2 矿床地质特征

2.1矿区地质

1)地层。矿区大面积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大黄山组,多呈北西西—南东东向长条状展布;其次沟谷中被大面积第四系覆盖。

根据岩性特点、岩相建造等特征大黄山组可分为上、中、下3个岩段,矿区内仅出露中岩段,简述如下:

寒武系大黄山组中岩段。主要出露于矿区南部,岩性以变质砂岩为主,稍夹板岩。砂岩大部分属变质的含长石砂岩或细粒石英杂砂岩。岩石整体为一单斜构造,产状倾向165°~230°左右,倾角56°~78°之间,局部可见倾向北。岩石节理发育,沿节理裂隙偶见有石英细脉充填其中,脉宽3~5mm。节理倾向340°∠70°。

该岩段中偶见铜矿化的石英脉和萤石脉出露,规模均很小,一般出露长数5~30m左右,宽小于1m。沿变砂岩中的裂隙充填形成。

2)侵入岩。矿区出露的主要是加里东晚期侵入的中酸性岩体,岩性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斑状英云闪长岩。脉岩多为加里东期,主要发育花岗岩脉、石英脉和闪长玢岩脉。

加里东晚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呈岩株状产出,出露面积较大。

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呈红色,似斑状结构、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由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组成。大部分矿物粒度约0.1~1.2mm±,少数正长石达2×4mm±,石英粒度达1.8~3.3mm±,斜长石粒度达2×2.4mm±,形成似斑状结构。基质中云母呈片状,斜长石呈宽板状,石英呈它形粒状,形成了特征明显的花岗结构。

斑状英云闪长岩。主要分布在矿区中部,出露面积较小。

岩石呈似斑状结构,显微—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组成,大部分矿物粒度在0.1~1.2mm±,石英粒度达2.4~5mm±。基质中黑云母呈片状、斜长石宽板状、正长石他形粒状趋于近宽板状、石英他形粒状形成特征明显的花岗结构。岩石中斑晶由斜长石和石英组成。基质主要由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组成。副矿物为磷灰石、锆石、黄铁矿等。

3)脉岩。本区脉岩较发育,主要种类有花岗岩脉、石英脉、闪长玢岩脉及少量的萤石脉,侵入期次为加里东期。

2.2矿体地质

馒头山铜矿赋存于石英脉中,主要围岩为加里东晚期似斑状花岗岩。矿(化)体内电气石化、云英岩化较发育,伴生较强的孔雀石化。矿化带总体呈71°~86°方向展布,倾向南或南东,倾角68°~84°。

本矿区共圈定黑钨矿矿体1条,矿化体2条,铜矿化体3条,铜盲孔体1条。

2.3矿石特征

1)矿石结构。矿石结构主要为粒柱状结构、粉末状—土状结构、短柱状—柱状结构。

2)矿石构造。矿石构造主要以星点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

星点状构造:是矿区主要的矿石构造。黑钨矿、黄铜矿等金属矿物呈细小星点状不均匀散布于石英脉或云英岩化二长花岗岩中。

浸染状构造:是矿区最主要的矿石构造,可分为稀疏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及稠密浸染状等。细脉浸染状最为常见,黑钨矿、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等金属矿物沿着岩石中的裂隙充填而成;其次为稀疏浸染状,主要发育于云英岩化二长花岗岩中,金属矿物在云英岩化带中不均匀分布,呈稀疏浸染状构造;稠密浸染状较为偶见。

2.4矿体围岩及围岩蚀变

本矿区矿体上、下盘围岩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其次为硅化、电气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1矿床成因

1)馒头山钨、铜矿赋存于加里东晚期似斑状花岗岩里侵入的石英脉及其两侧云英岩化花岗岩中。矿体呈透镜状、条带状、脉状产出,与上下盘围岩呈断层(或裂隙)接触,矿体表现出明显的后期侵入、充填及对围岩产生热液蚀变作用的特征。而矿体两侧有大规模的岩体,据此推断含矿岩石是岩浆期后高温热液的产物。

2)矿石矿物成分较复杂,主要金属矿物为黑钨矿,其次为蓝铜矿、黄铁矿、黄铜矿,据永昌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还有辉钼矿、辉铋矿等。既有高温矿物组合,又有中温组合,表明矿床成矿温度为高温—中温,主要成矿期应为高温。

3)矿石具自形-它形晶粒状结构、粒柱状结构、粉末状—土状结构、短柱状—柱状结构等。而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表明主要金属矿物形成于热液作用阶段。

4)根据统计,矿区内不同岩石中,W、Cu元素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W元素背景值明显高于克拉克值,尤其在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含量是全区平均值的近4倍,富集程度较高;Cu平均值接近克拉克值,但是在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富集较明显。初步判断,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于加里东晚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

5)本矿区未采集同位素及包体测温样。类比相同类型钨矿,应属高温热液矿床。

改译采用话题主位句来译,行文因承转得当而前后连贯。最后一句省译了主位人称代词we,既符合科技文章客观性的特点,又使译文结构更加紧凑,预设着“要建立量子引力论,的确任重而道远”这一客观事实。

3 结语

预设是人们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话语理解和会话交流中都有重要的价值。语用预设因民族语言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从事翻译与翻译研究的过程中,语用预设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应该引起译者的关注和重视。科技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具有客观性、规范性、逻辑性、准确性、学科性等特点,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要求准确、简洁、清晰。作为译者,在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换过程中,应考虑到预设的复杂性,准确把握源语的预设信息,透彻理解原文,根据具体情况对源语语篇预设进行适当处理,更好地满足目标语读者的需要。文中参照George Yule对语用预设的分类标准,增加了范畴预设后,对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事实预设、范畴预设、词汇预设、结构预设现象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并对预设思维的性质和语言特征及其转换形态做了初步的探讨。但由于没有全面涉及诸如存在预设、事态转换预设、情景含义预设等各类预设的研究,文章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1]Fawcett,Peter.Presupposition and translation[A]in Hick ey Leo.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14-123.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 mar[M].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1994.

[3]Levinson,S.Pragmatics[M].Cambridge∶CUP,1983.

[4]Yule,G.Pragmatics[M].Cambridge∶OUP,1996.

[5]戈玲玲.预设及翻译技巧[J].中国翻译,2002,(3)∶42-44.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26.

[7]李思龙.论预设与翻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1)

[8]束定芳.关于预设理论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C].2001∶354-364.

[9]肖慧.语用预设与翻译方法[J].上海翻译,2009,(3)∶36-39.

[10]杨石乔.英汉语用预设与信息中心对比[J].外语学刊,1999(4).

[11]杨仕章.俄罗斯翻译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2006(2).

[12]曾利沙.翻译教学中的预设思维训练[J].外国语言文学,2006,(3)∶180-185.

[13]张克定.预设–调核–焦点[J].外语学刊,1999,(4).

P618.31

猜你喜欢

铜矿花岗岩石英
花岗岩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类的Na2O和K2O含量变化特征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陨石中发现柯石英
抗剥落剂TR-500S改善花岗岩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关于宽带石英滤波器配套谐振器的选用
氧化铜矿硫酸搅拌浸出工艺研究
严重楔状缺损石英纤维桩树脂修复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