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2016-03-13曾艺文
曾艺文
关于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曾艺文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20)
当今中医人才培养数量多,质量差,好中医少。中医人才的培养与中医学生的兴趣、人文素养及中医思维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开设中医经典著作课程,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构建“师带徒”的实习平台,让学生真切感受中医之神奇,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中医思维,提高临床辨证施治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
中医人才;传统文化课;经典课程;“师带徒”;培养质量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一直以纯中医治疗疾病而深得患者喜爱,也深感中医之神奇,有心将其发扬光大、传承中医。2013年笔者有幸走上了中医从教之路,3年的中医教学,对当代中医人才的培养有所感触,现报告如下,以供同仁探讨。
1 当务之急是唤醒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中医的动力
1.1中医相关政策不健全,中医逐渐被边缘化
随着西方文化传入,崇洋媚外思想泛滥,民族虚无主义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也使中医受到歧视。我国虽有“中西医并重”的行政规定,但事实上,中医未能和西医享有同等的学术地位,专门研究中医的机构少、经费少,甚至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研究和改造中医。中医人才严重短缺。中医前辈邓铁涛说:解放前我国有40~50万的中医,如今这个数字没有增加,而西医却从不到3万人,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万。以前有实实在在的师徒班,现在由于政策不承认,也就失去这种师徒教育制度,从而丧失了一种最有价值的中医传承方式。据统计,现在全国能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和方法来诊病开方的中医师不到一万人。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服务领域逐渐缩小,2007年国务院《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指出:“目前全国有2 800多所中医院,但没有一家真正传统的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另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医院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急危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率低。
1.2盲目扩招,教育西化,中医人才培养数量多、质量低,中医名家、名医少之又少
根据教育部要求,中医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教师、临床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弱化,学习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院校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性及缺少专业思想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些人对中医理法方药、四诊合参不知所云。其次中医教育西化,近几十年来,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虽多,但真正从事中医的不多,中医科研创新有成就者很少,名中医更是罕见。此外,社会上招摇撞骗的中医江湖郎中(假中医)较普遍,损害了中医的名声。
1.3中医学生实习难
现在中医院西化现象严重,除中医院附属医院还有纯中医外,下一级医院基本上找不到真正的中医师。因此学生实习时,基本学不到中医的基本理论及治疗方法,毕业后不知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
1.4中医学生就业难
近年来,中医逐渐走向萧条,在许多地区,除市级中医院的业务相对稳定外,区级医院及卫生院的中医业务少,亏损多,因而许多基层医院取消了中医科。有的医院虽保留了中医科,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这样,国家大批量培养的中医学生很多毕业后难以就业,纷纷改行,有的成了医药代表;有的从事保健品推销;有的到健身娱乐中心给人按摩;有的弃医从商或从事其他职业。
由上述所知:中医之现状严重干扰了中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自信心,使他们对中医的前途感到迷茫,对中医的学习兴趣大失,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要切实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当务之急是唤醒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2 注重传统中医文化建设,培养新世纪中医人才
2.1传统文化是中医学之命脉
中医学是融合了传统文化中哲学、易学、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等诸科知识,并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加以建构,才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所以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学之命脉。最新颁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用“仁、和、精、诚”4个字来概括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这4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反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其认识越深入,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就越容易,也更能抓住中医之精华和根本。中医教育历来不仅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如孙思邈指出:医生“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医说》指出“凡为医家,须略通古今”等。综观史上有成就的医药学家,如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等,无不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深的文化素养,这正是中医学术和中医教育的特色之一。没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做基础,中医学习只能是空中楼阁[1]。因此,中医院校对学生进行早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2当代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来源于我国传统中医学
进入21世纪,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医学开始从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中研究生命健康与疾病。这源于我国传统中医学。中医治疗注重自然、环境、人体、心理诸因素的综合,注重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注重整体效应,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高度统一,其人文色彩比西医浓厚。古人对此早有论述:“不谙天理,不可与言医;不解人情,不可与言医”(清·邵登瀛《四时病机·之一》)。因此,有人说中医学“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2],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医的人文属性,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促进中医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当代的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只有在中医教育中注重中医自身规律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医思维方式”的新世纪中医人才,才能实现中医学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两点,笔者建议:要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人才必须遵循中医学自身的规律,完善中医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大力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一切教育形式,如开设必修课、选修课,举办学术讲座、读书活动,举办医学史、文化史展览等,让学生更多地、更直接地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了解中医,热爱中医,坚信中医,树立以振兴中医,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鸿鹄大志,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追求的中医人[3]。
3 开设中医经典著作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要学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医文化是很难的。因此,教师在传授中医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培养中医思维,好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医经典医著中蕴含了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中医学的历史是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创新、发展的历史。东汉张仲景在《内经》《难经》《本草经》基础上撰写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晋代皇甫谧对《内经》针灸学理论继承发展,撰写出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金元四大家各派学说都是在《内经》基础上发明创新;明清温病学派的崛起也是对《伤寒论》的补充发展。事实证明:中医理论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对经典著作的继承与发展。因此,中医经典著作课程是中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医经典著作课程在中医教育中的地位,增加中医经典著作课程教学时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医经典著作课程教师队伍、强化中医经典著作课程教学,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4]。
4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
“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无论经验的获得还是理论的深化,都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理论的抽象和临证的灵活性与经验性特点,对于临床实践有直接的依赖关系,学习中医学知识,需要在反复临床实践中逐步掌握和提高,这是重要的中医教学原则之一”。由此可见,临床实践在中医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提高临床辨证施治能力,我们必须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临床,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中医的神奇疗效,从而使学习中医的兴趣大增,坚定地走上中医学习之路[5]。
5 构建纯中医“师带徒”的临床实习平台,让中医学生真正按照中医培养原则进行中医临床实习
师承传授是古代培养临证医生的主要传授方式,是中医传承与发扬光大的根本途径;技能源于实践,实践依赖于经验,中医是一门有着自身知识、原理和规律,并具有技艺特征的传统科学,四诊望、闻、问、切,需要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心领神会。事实证明,史上许多名中医的成长大部分都是通过师承制,拜名医为师,得名师之身传心授而成。
目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除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还有一部分中医师按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开方外,其他中医院几乎都姓“西”不姓“中”,医师热衷于做检查、开西药处方。跟着实习的学生在临床上看的、学的95%是西医知识。大部分带教教师很少讲中医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内容,其向患者所开的中草药,全是电脑模板上的协定处方。由于理论与临床严重脱节,一年实习回来,很多中医学生中医、西医两样都不会,临床学习成为一句空话。毕业后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去诊治患者。
因此,笔者强烈呼吁尽快建立“师带徒”的实习平台,让中医学生真正按照中医培养原则进行中医临床实习。希望中医院校及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共同协调,在每个地级市找一些医德高尚、热爱中医、中医理论基础扎实或有中医一技之长的纯中医师做带教教师,通过长期跟诊学习,耳濡目染、潜心观察,使中医学生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能力及中医辨证施治能力。这样,临床实习才能真正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
[1]谢忠礼.中医经典教学中青年教师临床实践若干问题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0):1073-1074.
[2]王永炎.读经典做临床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385-386.
[3]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2007,48(1):18-19.
[4]周仲瑛.读经典,谈感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273-277.
[5]王庆其.沉浸浓郁,取精用宏———读经典、做临床的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362-364.
G40-03
A
1671-1246(2016)20-0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