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2016-03-13李杏杏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显微镜病理学医学院校

李杏杏

虚拟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李杏杏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分析病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虚拟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虚拟实验室;病理学;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虚拟实验室(Virtual laboratory)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William Wolf教授提出的。1995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虚拟实验室定义为:为了实现远程协作、实验研究和其他创新活动,通过分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产生并发布结果的电子工作室[1]。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以及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其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医学院校在安排病理学课程时,会安排适当学时的实验课。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办学经费紧张、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病理学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我们将虚拟实验室与病理学教学结合起来,建立虚拟实验室。

1 病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显微镜操作技术不过关,无法分辨正常组织与病变结构

由于病理学实验教学主要通过显微镜进行,但由于很多学生显微镜操作不熟练,增加了学习难度。目前,病理学教学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即使上课前教师讲解了正常组织图片,但观察病理切片时,由于不同切片的组织学结构有细微差别,学生无法辨别正常组织结构与病变组织结构,或者即使找到病变结构,也无法辨别清楚。

1.2 切片更新较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而学校的病理切片一般很长时间才更新一次,甚至不更新,使得一些疾病标本得不到及时补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1.3 理论与实践脱节

很多学生在学习病理学理论知识时积极性很高,但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时,表现却不令人满意,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2 虚拟实验室对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影响

虚拟实验室是通过提前将数字化切片库装入电脑中,根据教学需要,教师上课时通过控制所有学生的电脑及时将切片的视场图像播放出来,同时,标明正常病变与异常病变图像,使学生一目了然地识别病变位置及病变特征。它具有传统实验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2.1 操作简单,方便学生学习

与传统的操作显微镜相比,虚拟实验室的操作更加简单,上病理学实验课时学生打开电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传给他们的切片视场图像,可以清楚识别病变位置,方便学生学习。加之电脑的普及,与传统的显微镜相比,电脑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切片更新及时,为病理学实验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由于要借助切片,而切片易碎,易褪色,需不断购买,增加了学校的实验经费。虚拟实验室可一次性购买,永久使用;同时供货商每年都对病理切片库进行更新,虚拟实验室形态学切片库中,涵盖了很多知名医学院校长期收集的大量珍贵组织和采用珍贵染色方法的切片。这就为病理学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同时也节省了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实验经费。

2.3 创新考核方法

传统的切片考试一直是困扰医学院校教师的难题,存在如切片质量参差不齐,考试统一性较差,教师批阅较为繁琐等问题,而虚拟实验室教学系统中的考试软件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由于图像的一致性较好,使得数字切片考试效率高,考试更加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虚拟实验室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是进行现代医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医学教学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是高校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虚拟实验室,契合了形态学虚拟仿真教学的趋势和要求,通过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库、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助推教师信息化教学,方便其对教学过程全方位的监管、统计与管理,有效促进了学生自学。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校建立了虚拟实验室,很多学者专家认为虚拟实验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大多数仅限于理论层面的探讨,而虚拟实验室对于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尚未可知,有待深入研究。

[1]James R V.Report of the Expet Meeting on Virtual Laboratories[M]. Paris:UNESCO,2000.

G482

A

1671-1246(2016)19-0114-01

注: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课题(GZS245)

猜你喜欢

显微镜病理学医学院校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显微镜下看沙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显微镜下的奇妙微生物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