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2016-03-13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韩乃亮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案多媒体教学内容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韩乃亮

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正在兴起,“新课程、新理念、新教育”必然要求更新相对陈旧的各种教学方法与观点,新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改进传统的学习方成为大势所趋。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创设教学情,切实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媒体的作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平时的教学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学案导学→解疑激趣→自主探究→师生总结→应用反馈。

学案导学:教师预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学案,预先发给同学们,学案分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巩固,三位一体,和谐有序的学案设计,教师提供专题学习网站或网址供学生搜索拓展资料,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解疑激趣: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手段,通过联系学案中的学生集中的问题,选择重点、难点进行师生讨论集中解疑,然后结合新课内容以形象生动且有利于学生内心体验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具有更具广阔性和深入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自主探究:学生可根据所作出的猜想,利用教师创设提供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交互功能强的网络资源和必要实物、课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同(师生、生生沟通,小组交流、汇报等)下,释义思辨,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分析问题结构,构思解题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究,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则是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指导者。

师生总结:针对在探究过程中已初步确立起来的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再次通过建立在互动、交流基础上的理性思维,对所研究的生命现象,通过归纳、演绎、比较、抽象等思维方式,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和科学方法、世界观等。在互动、交流基础上的理性思维,对所研究的生命现象,通过归纳、演绎、比较、抽象等思维方式,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和科学方法、世界观等。

应用反馈:先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然后设计应用知识于实践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深化、活用所学知识。此外,还应努力创设好将知识应用于新情景的问题,使之借助于新问题情景的刺激,使学生通过回忆、分析、迁移等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深深感受到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高中生物教学具有的非常好的功效。总结结合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物课堂教学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性和优点: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丰富教学内容,尤其是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二是把媒体资源和教材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通过问题的形式驱动学生学习的活力,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三是结合相关习题和多媒体资源构建生动、具体的知识背景,有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四是通过设置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合作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五是教学程序层次分明,逻辑性、节奏性强。六是运用讲述,比较、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讲授分析教学内容,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综合、归纳的能力。七是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这些都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但在多媒体的利用过程中老师容易把多媒体的作用扩大化,在多媒体和网络的利用上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接受,可以不用课件,一些使用实物、挂图、模型可以讲解清楚的内容,应尽量使用实物、挂图、模型,只有对那些复杂、抽象,很难讲清楚,而使用录像又不能调动其运动的前后顺序或控制其变化速度甚至更改显示画面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交互式功能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这样,教学重点,难点才能突破,才能使学生在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二是不能代替实验和实践在生物学教学中,实验和实践是不能够被信息技术替代的。我们不能够认为有了网络上的虚拟青蛙解剖,实验室就应该找不到青蛙的影子了。在实验中,使用模拟和录象可以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但绝对不意味着可以取消实验。反而,有了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应该把实验做得更加完整和漂亮。三是不能够违背教学规律 整堂课不顾教学实际全部使用多媒体和网络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就会造成“人灌+机灌”的局面,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不会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中教师的解疑释疑,应仅仅是一种辅助的作用,而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才是主体,对这点的把握有时体现得不够充分,师生互动略显不足,教师讲解偏多。教授时间太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及思维空间太少,创设思维情景的设想没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能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如何体现,才能达到最佳程度?对课本中的“问题探讨”分析是否可以多让学生先自主分析或展开论辩?但是问题是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指导、如何点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素质和水平。如何构建出比较完善、比较可行的新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等等,种种问题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更细致、更系统的实践和探索。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我们一定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要我学”为“我要学”。

猜你喜欢

学案多媒体教学内容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乡愁导学案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比例尺(一)”导学案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