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学校问题学生的产生与转化

2016-03-13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中学刘兴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目标家长孩子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中学 刘兴国

现在,部分学生难管、难教育,这部分学生或不思学业、或骄横任性、或痴迷网吧、或性格怪异、或常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或有小偷小摸倾向,我们称这样的学生为问题学生。如果放任这些学生以这样的心态和行为存在下去,就势必会造成对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所以,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和转化,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是获得教育教学大面积丰收的重要保证、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可是,一提到问题学生的转化,许多教师就感到头痛,认为“朽木不可雕”,其实,只要找到问题所在,问题学生是能够变成好学生的。《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可见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并非天生。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花季少年迷失方向执迷不悟呢?下面结合农村实际,谈谈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

一、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

第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偏颇。家庭作为学生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对学生的成长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对孩子的行为、心理影响最大。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畸型的心理。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孩子不教育或教育不当,让孩子的不良习惯滋长,后果不堪设想。这些不良习惯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诱因,极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另外,农村学生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远跟不上城市,市里学生家长能够经常主动和教师联系,家校沟通频繁密切,在农村,学校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可能都凑不齐家长数。还有部分学生的家长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代管,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更叫人担忧。

第二,不良信息的侵袭与灌输。当今社会信息交流便捷,各种思潮不断涌现,青少年虽然很少接触社会,但他们绝不是一个“绝缘体”,他们或多或少的要受到社会的影响。由于农村经济生活较原来有了巨大改善,难免存在吃、喝、玩、乐、攀比甚至赌博之风,另外,社会对网络的监管不力,而网上充斥着不少的色情、暴力信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你能说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没有一点影响吗?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教师教育管理方法的不当与失准。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不当批评,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产生辍学现象,有的甚至破灌破摔、离家出走。这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二、问题学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教师与家长配合教育。

很多“问题学生”的家长都感叹:我为孩子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可孩子还是不争气,真不知道还要我怎么样。其实,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都不在点子上,要让家长明白,物质上的给予不能代替精神上、思想上的沟通。事实上,孩子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需要一种贴近的教育和情感的交流。很多家长把自己放到了孩子的对立面,怨孩子有逆反情绪和对抗情绪。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换位思考,加强沟通和理解。当你从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揣摩孩子的思想情感时,你就会理解孩子的行为举动了。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切矛盾都会找到化解的良方,家庭关系就会和睦融洽,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品行和人格。

第二,学校及教师的教育与管理。

一是尊重关爱孩子,尊重他人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尊重“问题学生”是做好教育和转化的前提和条件。尊重,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兴趣、爱好和选择等。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有可能听从你的教育,接受你的批评;才会与你真心交流,诚挚沟通。

二是给予自信.许多学生产生问题行为,是由于缺乏自信。消极的孩子、懊悔的孩子、淘气的孩子、怀恨的孩子等等,都是因为没有自信而出现问题。对这些孩子的指导,如果只是从正面责备他的错误,那是很难收到成效的。应该设法给予他自信,使问题自然地得到消解。

三是给予任务 .让学生具有完成工作的充实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方法对那些不跟别人合作、不合群的“问题学生”很有效。很多孩子不爱说话,也不愿跟老师说话,对这种学生,要尽量给他那些有机会与老师接触的任务,把他放在一个不得不张口说话的位置上。总之,要让学生对一件任务负起责任,通过完成工作,使他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自己与他人同样得到承认和尊重,从而鼓起干劲来。

四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在观察、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基础之上,为其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行为目标和学习目标,帮助他选取易突破的有一定基础的近期目标,使其能在短时期内通过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及相应的身心体验,从而增强努力的信心,带动行为习惯的改观和文化知识学习的进步。同时,要把短期目标、阶段目标、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当然还可以尝试采用目标激励法,学生一旦实现了某一目标,那怕是细小的进步,教师可以以各种表扬或奖励的形式加以肯定。

五是加强环境建设,要使班级和校园整洁、井然有序,使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自觉收敛自己的不文明言行。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持久的工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素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课题。我们只要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随意,把一颗真诚的心扎根于“问题学生”的心灵深处,联系配合家长,全心投入,全力奉献,就一定能把“问题学生”身上的“问题”处理好。

猜你喜欢

目标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