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文识字”二三事

2016-03-13四川省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何方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读文字源随文识字

四川省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何方芳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每每执教生字,不免心生敬畏。生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教学方法也是形式各异、花样繁多!“随文识字”是近几年语文教学中比较推崇的一种生字教学法。自从见识了随文识字的魅力,就一直跃跃欲试。潜心研究后,终于大胆实践。慢慢地,我找到了一些随文识字的方法和策略,也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随文识字,并非课课适用

虽说“随文识字”是当今识字教学中大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思路,可我的实践证明,并非课课适用。随文识字,倡导的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主要是把生字放在语言环境中去识记,通过熟读课文,理解句子和词语大意,进而记住这个生字,并通过及时扩词、说句、书写指导,孩子们一定会对此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活学活用。比如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燕子妈妈笑了》里,有这样一句话:“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孩子们需要掌握“躺”和“挂”字。通过读文,他们很容易理解这两个动词,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做做这两个动作。“躺是一个什么动作?”孩子们模仿的很好,“对了,身子要倒下去,所以‘躺’的左边是个‘身’字。”“要把衣服挂在墙上,你会怎么做?”孩子们果然伸出手,照我所想做出动作。“挂,需要用手,因此这个字是?”“提手旁。”孩子们兴味盎然,很快掌握了这些字……诸如此类,孩子们学得投入,学得扎实,学得灵活。此法,简便易行,行之有效。

然而,类似儿歌和古诗这样韵味十足的文体,“韵语识字”恐怕更适合。特别是古诗教学中,孩子们理解句子来很难,根据篇到句,句到词,词再到字的形式去学习生字,可谓事倍功半。再加上现在学习古诗,根本不需要逐字逐句去理解。可见,此法在此行不通。琅琅上口的韵文在孩子们反复诵读,反复巩固中,熟记于心,而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他们也能轻松掌握这些生字,何乐为不为?当然还有字源故事、集中识字……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识字教学策略,切不可过于单一化、机械化。

二、随文识字,备课下足功夫

相比其他的识字教学策略,“随文识字”是相对较复杂的,需要教师了解更多的汉字文化,当然更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备课。

因为识字往往是在第一课时,字不熟悉,文不熟悉,一会儿认字,一会儿读文,容易给人杂乱的感觉。所以教师更要在课前备课时,下足功夫。

字的读音可以在第一遍读文时,要求孩子读准,出现错误的,及时纠正。接下来,具体怎么识记就要审核了,到底是哪些字需要放在语言环境去理解的,是能通过语言环境帮助识记的?而比较简单的字,一看就知道字意的生字,比如象形字,就可以通过字源故事或小组讨论的时候去识记,切不可字字都放在语言环境去识记,例如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小粗心区分“已”和“己”》。因为课前反复读文,觉得部分字并不适合随文识字,除了“齐”和“其”。特别是其实的“其”,即便在课文中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义,感觉只可意会而无法传言。通过大屏幕展示“放大版”的生字来认读一遍,先读再出示拼音,意在检查预习情况并为生字正音,后来采取指名读,效果不错。“已”的学习采取随文理解识字。孩子们都能找到课文中对“已”的描述——“蛇口半开”,并能找到“已经”的含义,进而扩词:已经、早已,主要表示过去的事情。“典”字采取的是字源识字法,找出象形文字的写法,边板书边解释,便于孩子理解。“齐”和“其”一边随文一边比较。因为对“齐声”的反复朗读理解,孩子们很好的理解了它在本文的意思。而“其实”的“其”理解困难,也许是表达困难,应多找些相关语境,辅助理解,重在意会。种种证明,备课定要下足功夫。

三、随文识字,合理安排时间

随文识字一直给我一种“时间不够用”的感觉。第一课时进行随文识字的话,总觉得是课文读一部分,生字识一部分,写一部分。真是样样涉及却又样样笼统,具体的任务感觉完不成。印象最深的就是《大熊猫》那一课,生字非常多,也很难。刚好描写大熊猫外貌那一个自然段,有许多要识记的生字,而这个自然段又是要求重点理解的,个人觉得能背诵下来也非常好。孩子们通过读课文,再看图片理解外貌特点,接着完成口头填空,一步步下来已对这部分内容十分熟悉了,这时再把描写外貌的词语读熟,最后只把生字剩在黑板上,让孩子理一理,顺一顺。巩固检查后,发现效果不错。不仅把这个自然段背出来了,还掌握了生字,理解了描写外貌特点的词语。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仍是随文识字,很简单,出示句子读一读,生字读一读,词语读一读,再回到句子上读一读,孩子们已然熟悉了。有时候不用每个字都花相同的力气,时间不允许,难度也比较大,不能让孩子觉得识字是个太复杂的工程。可难道随文识字就要这样,识字、理解课文、写字,一样一点吗?这课的字其实不难,是不是花费的功夫太多了……这还需要在今后的识字教学摸索中一步步地去寻找答案。

差不多一个学期下来,随文识字实践了不少:有比较成功的,也有不尽人意的。记录了自己的一些实际操作和所悟所得,鼓励自己的同时也鞭策着自己。识字路上,远不止这些。多种识字方法还是要涉及的,根据不同的汉字采取不同的策略也是要琢磨的,推陈出新的识字方法更是要学习的,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识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读文字源随文识字
求“源”有度,识字有“法”
探寻字源妙处多
前“练”后“写” 读“文”写“作”
阅读教学中的“读图”与“读文”
随文识字学词丰富语言积累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三部曲
低年级随文识字的策略研究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几点经验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