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学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
2016-03-13广西环江县思恩镇文化小学谭素英
广西环江县思恩镇文化小学 谭素英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授给学生课本中的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想象力、感知能力、思维方式等综合素质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也在发生着全新变革,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而是变成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课堂、课文中,于是情感教育的理念也便逐渐渗透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小学生感性体验大于理性分析的心理、生理特点,以课文为阵地,充分把握课文中的情,融情于学,使学生达到知情结合的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方式。
一、以教学情境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情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特有概念,它表示的是一种宏大的感情基调,而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大环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调和氛围,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达到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的“融合”,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兴趣参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对于如何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首先要基于教材,刘勰曾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基本上都是名家名作,文中的情感真挚动人,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这就为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教材本身的感情优势,紧扣文章主题,再加上自己的精心布局,一定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情,在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材真挚感情的支撑下,教师也要有一种能唤起教材中蕴含的情感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够将学生引导进入教材所创设的情景中,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本身就已经进入这种情感中,教师本人能够成为感情充沛的引导者,才能充分带动学生的情感。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水平,并且要利用好小学生感性思维丰富的特点,要将课文中所设置的情境、情节或人物形象等联系到学生身上去,这样也能更好地使学生与课文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在讲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科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之间有没有什么很感人的故事?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经历过什么危急时刻?在积极引导学生们回答后,老师可以播放汶川大地震时一些“英雄妈妈”“英雄爸爸”舍命救自己孩子的照片,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震撼,继而可以引出课文中落砂机大地震时那对父子的真挚情感,使课文的父爱主题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以多媒体设备建设课堂情感氛围
要想把学生带入课文中所描绘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所渲染的情感氛围中,光靠教师的语言、动作可能是不够的,毕竟这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学生并没有直观地接触过,可能会导致学生难以进入情境中。并且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没有太多的认识经验,只能通过最直观的形象来获得经验。而多媒体设施的运用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图片、音频、视频的合理运用可以直观地展示出课文所表现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所传达的情感中去,使学生在十分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充分、饱满的情感体验。
如在讲授《桂林山水》一课时,由于很多学生都没去过桂林,他们只会有一个很模糊的感觉,觉得桂林山水是美的,但他们却不知道具体美在哪里,也很难概括出桂林山水的特点,更体会不到那种美背后的意境和内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观看桂林山水的影像资料,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辅以优美婉转的音乐,调动起学生的视听双重感受,直接地领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涵和壮阔,使学生在影像、声音、文字的共同塑造下,进入桂林山水的自然美景中,获得愉悦的情感天,增强了学生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
三、以教师的引导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领悟
教师毫无疑问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的情感理解,教师在课堂上锁表现出的情感直接感染着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有这直接且深刻的影响力,所以教师必须把握好情感导向的度,不能变成强制的情感灌输。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得以积极开展联想和学习;同时由于生活经验的差异,学生们在思维方式、情感反应等主观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差异,此时教师应该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课程的多元理解,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和理解。
例如,《将相和》一文,在学生们学习后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可能会从廉颇的角度思考,学到一种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而有的学生则会从蔺相如的角度出发,学习到一种以大局为重的观念。作为教师,在学生们对一篇课文产生不同理解的时候,应该是开心的,因为这正是说明了学生们真正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入了对课文的理解中,不同的理解正是学生不同情感的表现。
情感教学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然趋势,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证明了,通过情感教学,学生的蓄情、蕴情以及融情于己的能力大为提高,学生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二者更为和谐、完美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科学的教学方法,持续发挥情感的力量,不断优化学生的阅读情感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情感领悟能力、知情合一能力以及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