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印度工程浅谈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2016-03-13牛洪丰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集料填料用量

牛洪丰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结合印度工程浅谈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牛洪丰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热拌沥青混合料广泛用于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对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结合印度工程的施工实例总结了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作者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经验总结。

印度工程;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1 概 述

本文所介绍的工程在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这里气候炎热,全年最低气温0 ℃左右,最高气温47 ℃。对应中国气候分区属于夏炎热冬温暖区,全年有3个月左右的雨季,期间降雨量特别大,每到这个时节当地经常洪涝成灾,路面积水现象普遍,而且交通量大。工程所处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条件对公路工程十分不利,要求这里的沥青路面必须具备非常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

本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是:25cm厚的WMM基层(相当于国内的级配碎石基层,透水性好),12cm厚的DBM下面层(相当于国内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或者热拌沥青碎石),5cm厚的BC上面层(相当于国内的改性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采用了基质沥青掺加一定比例的橡胶颗粒)本文所要研究的正是DBM和BC这两种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问题。

2 沥青混合料施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 原材料的选择

这两种混合料由结合料(普通沥青VG-30和掺有橡胶颗粒的改性沥青CRMB-55)、矿粉填料和不同挡的粗细集料组成。沥青选取应参照在规范的指标选择相应标号的沥青,本文所说的工程使用的沥青是印度石油公司生产的,同时也是设计指定的生产厂家,产品质量有保障,但是也需要进行严格的进场试验检测,包括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CRMB进场需要检测弹性恢复值是否符合要求,这个指标一方面可以检测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是否合格,另一方面可以判断CRMB中的橡胶颗粒在沥青中是否均匀,如果不均匀坚决不能使用。集料方面,经调查取样,当地的碎石场生产的集料不能满足要求,原因是当地的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的碎石针状颗粒过多,针状颗粒过多会给混合料带来很多坏的影响,国内和印度规范都不允许使用,所以项目自己建碎石机生产碎石、石屑。但还存在一个问题,这里的碎石原石属于酸性石,用它生产的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稍差,这就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办法一般有两个,一个是采用沥青中加抗剥落剂,另一个可以在填料中掺加水泥或者消石灰。当地由于岩性差同样没有合格的可以直接用作填料的矿粉,初步决定采用水泥和回收部分粉尘作为填料,按规范规定粉尘回收不可以超过25%,经试验填料采用20%的回收粉尘80%的水泥混合后,满足规范的塑性指数、级配等要求,决定使用这种填料。集料和填料使用时应注意尽量洁净,填料中掺加粉尘尽管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控制用量并且注意试验检测,因为这两方面控制不好会引起混合料摊铺时出现油团,碾压时出现裂纹。

2.2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本文以DBM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各步骤的质量控制。首先根据设计文件或招标文件同时参考技术规范确定混合料级配范围,筛分试验获得各个单一规格矿料级配,然后通过电子表格计算合成级配,通过试配法即改变各档材料用量比例调整合成级配,使合成级配满足要求,宜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计算1~3组粗细不同的配比,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分别位于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上方、中值及下方,曲线尽量顺滑且在0.3~0.6范围内不出现“驼峰”,这样做有利于混合料获得好的性能,同时级配良好利于施工减少拌料和摊铺过程中的离析。然后根据经验选择适宜的沥青用量,分别制作几组级配的马歇尔试件,测定试件的体积指标及稳定度指标。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相对密度(BulkDensity)、马歇尔稳定度(Stability)、流值 (Flow)、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有效沥青饱和度VFA,以沥青用量为横坐标,测定的各项指标为纵坐标绘图,参照技术规范及试验规程的有关规定算出最佳沥青用量OAC,在空隙率、稳定度可以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炎热地形区、重载交通路段、长达坡度路段等,预计可能会产生较大车辙时,设计沥青用量宜在计算最佳用量的基础上减少0.1%~0.5%,对于寒冷地区宜增加0.1%~0.3%,同时应注意沥青用量最好是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采取较小值,不光是经济原因,更主要的是防止路面“泛油”。配比确定后应经试验检测验证所配制的混合料是否满足要求,一般要进行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的检验,参照投标技术文件及技术规范进行。通过验证后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两阶段最终确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2.3 拌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拌和过程中沥青及矿料温度必须严加控制,温度过低拌合不均匀易产生花白料,温度过高,出料时表现为冒黑烟,易产生废料。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要求可以根据试验确定,也可参照规范确定,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70 ℃,集料加热温度160~180 ℃,混合料出厂温度140~165 ℃。然后检查拌和料,要求混合料均匀不离析,沥青裹覆均匀,无花白料。试验室一定要做好检测控制,混合料级配、原材料情况、拌合温度、沥青含量、马歇尔试验指标等,按照规范检测。级配控制上至少应选出5档筛孔检测通过率,即0.075mm、2.36mm、4.75mm、公称最大粒径筛孔及自行选取一个公称最大粒径以外的较大筛孔,它们的通过率控制在最优级配通过率±2%以内。

2.4 施工现场跟踪

试验室人员及现场人员应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质量。

[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 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MORTH—(MinistryofRoadTransportandHighways).印度道路运输部颁发的技术规范.

2016-02-11

U

C

1008-3383(2016)12-0035-01

猜你喜欢

集料填料用量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聚合物型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
Side force controlon slender body by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flag
填料填装工艺技术创新与应用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错流旋转填料床脱除细颗粒物研究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