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2016-03-13许桂春陈培培赵秀森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高职

许桂春,陈培培,赵秀森

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许桂春,陈培培,赵秀森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500)

阐述思维导图的内涵、绘制方法及高职护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护生;思维导图;自主学习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知识型社会的到来,将未来的护理工作者培养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已经成为国际护理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1]。然而传统的“理论讲授+技能操作”型教学,缺乏对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忽视了对护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毕业生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2]。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国外大多数护理院校已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其教育目标之一[3]。在国内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护理教育者纷纷改革教学方法,以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4~8]。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知识迁移、动手实践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 思维导图概述及其绘制方法

1.1 概述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或心智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布赞(TonyBuzan)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性状,在分析了人们的笔记习惯,以及在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它以直观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其核心思想就是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全面调动左右脑的潜能,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大脑中的想法“画出来”。以主题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与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建成记忆链接,清晰展现各级主题之间的层级关系,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高度组织性的树枝状图,从而使呈现的文字资料图片化、抽象信息形象化、隐形知识显性化,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9,10]。

1.2 绘制方法

思维导图是使用可视化的方法通过放射状的图标绘制思维过程。手工绘制只需要一张纸和几支彩笔。(1)将中心主题置于白纸的中央,整个思维导图围绕这个中心主题展开。(2)围绕中心主题进行思考,将其引发的次级主题用图像、符号或关键词向外扩张画出分支。(3)联想与各个次级主题相关的详细要点,及时记录瞬间闪现的灵感,依次与上级相应的主题相连接。(4)整理各个分支内容,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近中央的分支较粗,相关的主题可用箭头连接,并且要善于用线条、颜色、图形等表示。留有适当的空间,以便随时增加内容。在绘制中同级主题尽量采用相同的颜色,不同级别间采用不同的颜色,使其更加清晰醒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引进教学,思维导图绘制也不再限于手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如:Mind Mapper、Mind Manager、KeystoneConceptMap等。

2 高职护生自主学习

2.1 自主学习概述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动性及创造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古人云:授人以鱼,其食一倘;授人以渔,其食一生。对于高职护生来说,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2 高职护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以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条件。目前在校高职生年龄大部分在17~21岁,与前期教育阶段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抽象思维能力相比形象思维能力更具优势。也就是说,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高职护生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善于积极主动地获取、运用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另外,及时、有效、多渠道地获取所需信息,进行针对性分析,并能实际运用所学医学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对于护生来说也是弱项。因此,培养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11]。

3 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利用思维导图规划学习过程,利用思维导图促进探究式学习,利用思维导图作为学习评价工具,同时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复习。思维导图借由颜色、图像、关键词的使用使思维变得更具个人特色和多面性。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

在第一堂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对整个教学、各章节内容加以说明介绍,简单介绍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的概念、特点、优点以及制作方法,指导学生练习,并用思维导图中的经典案例激励学生使用这个思维工具,使他们掌握预习中绘制思维导图大纲,课堂中使用思维导图快速记录,课后按照思维导图复习的方法。

课前: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预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听课的效率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预习中运用思维导图,课前教师向学生发放只含主题和一级分支的预习思维导图并布置预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计划和目标,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图形标注出重点、难点及疑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及知识点分布添加思维导图二级、三级等分支,通过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前后知识的因果关系,同时把该章节中不理解的问题或通过自学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标记出来,以便课堂上解决。

课堂:课堂上听讲需要记笔记,以往我们通常采用诸如线性笔记的方式,学习者一般不能及时将课堂所讲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或者由于记笔记速度较慢,会出现记笔记和听课不能兼顾的现象。课堂上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学生可以完善自己先前绘制的思维导图框架,并快速记录相关知识,节约时间,从而有更多时间思考和听课。再者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各级主题及知识点层次清晰地呈现出来,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前预习的思维导图能使学生对知识框架有个整体把握,学生用思维导图规划学习过程,听课时思路更清晰;教师结合思维导图框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修正并完善课前预习的思维导图,能使思维过程可视化,复杂内容简明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后: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按照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回忆和反思,巩固和深化理解所学知识,并进行第二次修正和重构,将每节课的思维导图作为分支图并入总图,挂在高一层次的分支上。这样做,能及时将新学的知识归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学科知识网络。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繁琐的文字信息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图,让学习者更有效地存储和提取信息,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其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体系,有利于高职护理教育目标的实现。

[1]姜安丽,林毅.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8-130.

[2]孙建勋,刘笑梦,张彦芳,等.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1):4116-4118.

[3]O’Shea E.Self-directed Learning in Nurse Education:A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Adv Nurs,2003,43(1):62-70.

[4]袁义厘,耿桂灵.运用发展性教学方式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9):28-29.

[5]高小莲.核心能力教学模式(COPA)下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4):2432-2433.

[6]胡芝华,段功香,赵玲,等.开放性护理技能训练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及实践能力的相关性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B):73-76.

[7]陈华莉,姜安丽,沈洁,等.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1337-1338.

[8]缪金萍,徐玉芳.外科护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11,25(2C):558-559.

[9]陈云辉,谢百治,赵丽.思维导图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1):10-12.

[10]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鼎昆,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1]吴俊晓.导生制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的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3):29-30.

G421

B

1671-1246(2016)19-0099-02

注:本文系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卫生局立项课题(2014年第150号)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高职
Art on coffee cups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放学后
第6章 一次函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