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的微课教学研究与设计
2016-03-13崔万丽齐玲田晶王春艳
崔万丽,齐玲,田晶,王春艳
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的微课教学研究与设计
崔万丽,齐玲,田晶,王春艳
(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结合微课特点,介绍在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的微课教学研究与设计。
基础医学课程;微课;教学设计
进入21世纪,医学科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求医学院校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医学人才。为满足这一需求,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基本上还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是先基础后临床,导致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内容交叉重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和能动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内一些医学院校相继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基础课程整合模式教学,以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借鉴国内其他院校经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们于2014年开始以系统整合模式构建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基础、以病例为基础、网络教学等。其中网络教学中的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能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1 微课的定义及特点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是指在10分钟内,以流媒体形式围绕教学过程中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微课的概念是由美国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1]。在我国,微课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于2011年首先提出,他对微课给出这样的定义: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2]。微课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时间短,一般在5~8分钟内,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是微课最主要的特征,符合网络时代人们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信息的习惯。(2)教学内容明确,主题突出,微课一般是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尤其是难点或抽象问题,进行更详细和完整的讲述,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收到良好学习效果。(3)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支持网络在线播放,也可以将其下载保存至终端设备,以便随时观看和学习。
2 微课教学资源设计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一样,承载着教育教学功能。每一节微课的设计都应明确体现教学要求,不应让学生停留在观赏浏览的程度上。
2.1 内容选择
使用微课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关键,是决定微课教学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选择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通常是重点、难点或关键点,让教师在较短时间内用恰当的方法讲透一个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和理解。(2)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常见或典型问题进行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习更具针对性。(3)尽量选择完整和独立的知识点。
以系统整合课程中的血液系统教学为例:血液系统教学打破了原有的先形态、再功能、后病理变化授课模式,将血细胞的形态学、生理学以及病理学知识整合在一起,建立以血液系统的组成、发生及理化特性讲解为基础,形成以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统器官为中心,以血液系统疾病相关药物为补充的教学模式。受学时限制,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们选取红细胞的形态、血小板的分类以及血浆胶体渗透压等内容制作成微课,使学生从静态的学习转变成动态的观看,由被动的听课转变为主动的学习,以最直观的方式理解学习内容。
2.2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充分考虑其目的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微课因微小而得名,由于其时间短,所以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教学内容组织好,将知识展现得完整、清晰,便于学生理解,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吸引力,可适当加入一些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3 教学视频设计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视频,所以视频制作是微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强调用户体验的今天,微课视频要尽量做到清晰、整洁、美观,吸引学生注意力。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录屏型、摄制型、软件合成式等。媒体设计决定微课最终的表现形式,其适用性决定了微课的质量。
3 微课的应用
3.1 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简短,针对性强,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3]。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1)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将相关教学内容与线索以及重点、难点知识录制成微课,或设置一些问题,将其上传至网络、QQ群,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带着问题去听课,让学习更有针对性。(2)课后解惑,受学时所限,一般课堂教学进度较快,而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对于课上没弄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课后观看相关知识点的微课来学习。微课的使用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和地点上有了多种选择。
3.2 教师课堂讲解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用微课先对授课内容中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而后再对教学内容做纵向延伸,适当补充学科前沿知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不仅丰富了授课方法,增强了教学生动性,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推动了教学模式改革。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3]蔡宝玲.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职业教育,2014(7):12-13.
G424.1
B
1671-1246(2016)19-0054-02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研究专项资助课题(ZX20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