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腐新常态下医学生廉洁教育的载体构建

2016-03-13鞠永熙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腐败医学生载体

鞠永熙

反腐新常态下医学生廉洁教育的载体构建

鞠永熙

(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1)

廉洁教育能促进医学生抵御社会转型期的负面消极影响,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医德修养,并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医疗腐败,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势在必行。在反腐新常态下,通过构建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多重平台和载体,营造校园廉洁文化氛围,为培养具备良好医学伦理道德与较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卫生人才提供保障。

反腐新常态;医学生;廉洁教育;载体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反腐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开创了反腐斗争新局面,反腐斗争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医学生是“准医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其进行廉洁教育,不断增强其廉洁意识,提高其廉洁素质,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医疗腐败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下高等医学院校迫切的任务与要求[1]。

1 对医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意义

1.1促进医学生抵御社会转型期的负面消极影响

十八大以来,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廉政建设,这为高校开展医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思想逐渐成熟、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可塑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但由于涉世未深,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期出现的一些负面消极因素,如“唯金钱论”“唯利是图”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使得大学生金钱观和价值取向趋于功利性、实用化,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申请贫困资助时材料弄虚作假等,还有部分学生在学生干部竞选、评奖评优、党员发展等方面,为了一已私利仿效社会中一些非正当的手段,通过请客送礼、贿赂等方式去争取个人利益。因此,在入学之初对医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可以把一些负面消极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在性格塑造的起始阶段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医德修养

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承担“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社会重任。衡量一名合格医生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不仅要有才,即广博的专业、人文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德,即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品德。在当前医药费用居高不下、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频发的形势下,对医学生进行廉洁教育,使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廉洁守法思想,促进其成为具备良好医学伦理道德与较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全面人才,自觉维护医生职业的圣洁和荣誉,不仅关系到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工作,而且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1.3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医疗行业腐败

医疗行业腐败是“看病贵”的成因之一,广受老百姓诟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医疗行业腐败表现在收病人红包,接受病人请吃,收医药及器械回扣,通过开高价药、大处方提成以及进行过度的不必要的医疗检查等方面[2]。医疗腐败毒化医疗行业风气、侵蚀医德良知、增加病人负担、进一步恶化了医患关系,有的甚至构成犯罪。医学生是未来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廉洁教育,让其充分认识到医疗腐败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让他们意识到医疗腐败是违法行为、将会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严重后果,从而在未来从业过程中自觉抵制医疗腐败行为,做廉洁行医的模范,推动我国医疗行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2 构建医学生廉洁教育的载体

2.1以第一课堂为依托,构建廉洁教育的载体

以第一课堂为依托的廉洁教育是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在反腐新常态下,应立足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一方面,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积极打造思想政治理论和形势与政策等精品课程;另一方面,推进卫生法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等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采用案例式、体验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吸引力,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医学伦理知识、熟悉医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还能充分认识医疗腐败和其他腐败问题的根源与危害、腐败现象的预防和遏制机制、廉洁从医的自我价值和社会意义,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职业理想。

2.2以第二课堂为依托,构建廉洁教育的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把廉洁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达到渗透性教育、潜隐性教育、熏陶性教育的效果。组织举办校园廉洁文化周活动,开展廉政人物(如吴登云)宣讲会,通过对他们先进事迹的宣讲,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最佳党日、团日活动评比;组织学生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讲述一些因追求金钱、享乐而沦为阶下囚的典型案例,增强廉洁教育的冲击力和实效性;开展以“廉洁从学,诚实守信”为主题的演讲、书画、摄影创作评选活动等,号召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以艺术的手法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以独特新颖的形式反映当代医学生的廉洁风貌,积极营造讲民主、讲道德、讲诚信、守纪律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医学生责任,树立医学职业精神。

2.3以传统媒体为依托,构建廉洁教育的载体

廉洁教育宣传主要采用宣传倡导廉洁思想与优秀文化传统的书刊、报纸、展板、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媒介形式[3]。如在大学学报或者校刊上开辟廉洁文化专栏,用于刊登廉洁教育题材的征文和漫画;在图书馆阅览室和资料室等处添置有关反腐倡廉和党纪政纪条规的报刊书籍,方便师生查阅学习;在教学区、办公区、学习区、实验室、宿舍区和教室内张贴廉洁格言警句;在校园网上播放反腐倡廉宣传片等,使廉洁教育全方位、无死角地覆盖整个校园,全面促进“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良好风尚的形成。

2.4以微媒介为依托,构建廉洁教育的载体

根据网络微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易实现的特点[4],采用形式多样、方便灵活的网络微时代环境下的廉洁教育,启动校园廉洁教育“微媒介工程”,建立微媒介素养与政治素养都较高的教师队伍和大学生骨干队伍,通过开通校园廉洁电子邮箱,打造廉洁互动论坛、微博、微电影、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以学生愿意听、听得懂、能接受、易传播的方式实时、高效开展网络廉洁教育,使廉洁教育突破时空限制。

2.5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构建廉洁教育的载体

临床实习是从学生转变为医生的过渡期,此时期的学生容易受医疗行业不正之风的影响,在是非面前摇摆,甚至在金钱的诱惑和利益的驱动下犯原则性错误。医学生导师应将传授临床实践知识及职业道德培养结合起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实习生树立廉洁行医的好榜样,提升医学生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治病救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将课堂上所接受的廉洁教育转变为实际行动,在从业的早期阶段就养成良好医德、医风。

2.6构建以家庭和社会教育为载体的廉洁教育

廉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的参与,还需要来自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倡廉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呈现出新常态、产生了新效果、带来了新气象。在反腐新常态下,高校要主动加强与家庭和社会大系统的沟通,依靠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支持,多管齐下,让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形成多个社会系统环。此外,还要注意对社会成员加强道德教育,净化社会风气,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廉洁教育的无缝对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确保廉洁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医学生廉洁教育是一个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在全社会参与下,不断探索有效途径,为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

[1]夏玉荣.反腐新常态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特征转型及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0):81-83.

[2]黄瑞宝,马伟,尹瑞法.高校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与路径选择[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376-378.

[3]邓洪禹,李晓晴.医学院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效途径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1):114-115.

[4]于广琮,朱林.论“微时代”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载体构建[J].江苏高教,2016(1):123-125.■

G416

A

1671-1246(2016)17-0030-02

猜你喜欢

腐败医学生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