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6-03-13储成志
张 宏,储成志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张 宏,储成志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2)
2010年国家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师。笔者分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全科医生;人才培养
我国于2010年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面向乡镇卫生院、服务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全科医生。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安徽省中医学(专科)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以下简称“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地方高校,从2011年开始招收定向医学生。经过4年的探索,我们认识到定向医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解决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1.1项目组织实施
安徽省自2010年起实施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根据相关文件,本科定向医学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4 290元/年·生)和住宿费(1 000元/年·生),并补助生活费(3 000元/年·生),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年6 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不足部分(2 290元/年·生)由省财政予以配套补助;专科定向医学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3 850元/年·生)和住宿费(800元/ 年·生),但无任何生活补助费用,所需经费由省财政予以补助[1]。本、专科免费医学生都为定向医学生,毕业后都面向农村基层,但在项目组织实施中明显差别对待,使得部分专科医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不认同。
1.2招生报到情况
根据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关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文件,2011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定向医学生招生计划名额为54人,实际报到学生54人;2012年招生计划名额为50人,实际报到学生49人;2013年招生计划名额为35人,实际报到学生33人;2014年招生计划名额为36人,实际报到学生36人;2015年招生计划名额为50人,实际报到学生45人。报到人数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生源学生报考定向医学生的积极性正在逐年下降。
1.3人才培养方案
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改革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推进临床医学高职(专科)人才培养改革”。虽然文件都要求深化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在随后的各类文件中对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都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更没有规划配套教材。各校依据自身专题调研和教学体会,结合工作岗位技能需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选用相关教材,制定实践教学体系,但这和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
1.4培训基地建设
“3+2”定向医学生3年在校学习结束后,要经过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而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优劣直接影响全科医生培训质量。我校2014年毕业的54名定向毕业生被分配到安徽省10所医院培训,其中中医院7所、西医院2所、中西医结合医院1所。然而培训基地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管理,都有较大差距。有的培训基地病源很少,定向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和动手操作机会很少,有的医学生甚至认为医院培训效果比在校实习还差,大大影响了培训质量。
1.5继续教育
定向医学生通过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和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即到乡镇卫生院、农村基层一线工作,面对患者和疾病,他们普遍欠缺临床技能和工作经验,难以成为集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全科医生,与熟练诊疗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和设备较差,缺乏较高水平的临床带教医师,且病源、病种不足,定向医学生继续教育无法得到保障。
另外,定向医学生毕业一年后参加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后方可合法行医。定向医学生接受的是全科医学教育,是否能参加全科医师考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6学习自觉性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定向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减轻其经济负担,毕业后就能参加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直接到乡镇卫生院等机构工作,无就业压力。这本身应该是件好事,但使得定向医学生学习自觉性降低,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不学习无所谓,反正一毕业就有工作”。全科医生培训期间,培训基地仅安排住宿,财政专项补助等相关待遇不能落实,工资待遇偏低,定向医学生生活压力较大,加之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偏差,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甚至有的定向医学生有了毁约的想法,目前2011届毕业的定向医学生中已经有4人违约。
2 对策研究
2.1全面完善并落实政策
目前,安徽省部分乡镇卫生院特别是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陈旧,仍存在缺医少药的状况,致使医疗服务能力不能充分满足农民就医需求。现阶段定向医学生各项政策明显倾向“5+3”制,而农村医生培养还需依靠“3+2”制医学生。建议在解决定向医学生相关问题时,全面完善并落实政策,加大经费投入,扩大中医学专业定向医学生招生规模,平等对待专、本科医学生,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并给予一定生活补助费;在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期间能够兑现相关待遇,不搞专、本科差别,不搞中、西医差别。
2.2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组织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定向医学生培养在我省还属首次,无相关经验借鉴,需要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明确定向医学生培养的指导性方针,各培养单位根据专业优势和特色,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适应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培养农村实用型助理全科医生,使定向医学生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新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高校积极开展定向医学生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作。建议教育厅委托相关院校统一组织定向医学教育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写工作,制定实践教学建设标准,逐渐形成我省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的特色教育教学,切实为农村基层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2.4优化培训基地建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2015年我省明确规定中医学专科定向医学生,全部在安徽省中医院和芜湖市中医院完成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培训基地建设较前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在本省范围内。建议进一步优化培训基地建设和时间分配,两年的培训时间一年在本省医院培训,另一年可以在省外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医院进行培训,以扩大医学生视野,提高临床技能和医疗水平。
2.5解除毕业生后顾之忧
自国家开始实施定向医学生教育以来,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招生录取、经费落实、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及工作岗位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安徽省相关主管部门每年出台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待遇和相关政策、招生录取工作程序及有关要求细则。但随着毕业的定向医学生进入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暴露出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如规培期间待遇、临床业务能力提升、职称评定等。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加大后续投入,解除定向医学生走向农村基层的后顾之忧,从而培养出真正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
2.6提高学习自觉性
定向医学生一无经济压力,二无就业压力,如果再无学习自觉性,培养的助理全科医生可能是“半成品”“次品”,绝对不会是“合格品”。所以不管在校学习期间还是规范化培训阶段,都要调动定向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树立明确的目标,确定努力的方向,真正认识自己;同时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农村基层培养合格的“守门人”。
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是国家贯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具体举措,是利国惠民、深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一次契机。作为参与培养的地方医学院校,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1]朱传波.安徽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实践与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13-14.■
G420
A
1671-1246(2016)17-0022-03
注:本文系2015年度安徽省教育厅振兴计划重大教研项目“以‘3+2’为导向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2015zdjy169);2011年度安徽省卓越技能型人才计划(中医学专业)(皖教高[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