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以“肌内注射”为例

2016-03-13李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学职业

李莉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以“肌内注射”为例

李莉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四川 成都 611741)

为培养医院所需的技能型护理人才,针对中职生特点,我校以护理专业的专业课为试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理论,将教、学、做、考、评五位一体的教学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基于护理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使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帮助学生做好“实习就工作”“毕业就上岗”的准备,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工作过程;中职生;护理学基础;肌内注射

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指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而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模式正好满足此项要求[1]。该模式通过引领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工作,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在承接医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为临床专科护理学习奠定基础,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本文以中专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肌内注射”这一岗位工作为例,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1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

教育部[2006]16号文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和开发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效果显著。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将其引入中职教育,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和发展,从而为中职教育课程建设和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旨在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生生互动为方法,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真正把护理程序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满足社会需求[3]。

2 准备阶段

为较好地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应用于日常教学,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在实施前应做好以下3方面准备工作。

2.1组建团队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成立由护理行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改革开发小组,共同学习有关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理论知识,并对护理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中职生特点,讨论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方法。

2.2岗位调研

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到医院(各层次医院均需兼顾)各护理岗位进行调研,确定护士职业岗位群的任职条件及能力,必要时亲自参与临床护理实践,了解各科室护理操作技能和工作流程,从而创设相关情景,分析典型护理工作任务。

2.3形成思路

小组成员形成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整体思路,邀请职业教育专家论证。

3实施阶段

姜大源教授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教学包括5个关键步骤:资讯、设计、执行、控制和评价。为了更贴近中职护理教学,将其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5个教学过程:提出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效果和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设备、模拟病房、示教—反示教系统等,采用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和任务驱动法等,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以“肌内注射”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1提出任务

在本次课结束前3分钟,教师用一则Flash动画呈现医院场景:一位感冒发烧的女性患者来医院就诊,医生询问病情,做相关检查,开医嘱:柴胡注射液2m l,肌内注射。根据Flash动画内容,教师对学生提出工作任务,即正确地为患者实施肌内注射。学生分组分工,通过图书馆、网络、请教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等方式来完成各项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协助和协调。

具体任务:(1)回顾坐骨神经、臀中肌、臀小肌、上臂三角肌、股外侧肌等相关的解剖位置,并能在其他学生和自己身上准确指出。(2)说出肌内注射的工作过程及具体实施方法。(3)说出本次课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4)整理资料,并制作PPT,每组派代表在下节课向全班演示和汇报,或只让1~2个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评论、补充、做笔记,必要时由教师补充纠正。

3.2实施计划

教师抽取一组代表用PPT汇报本组制订的计划,而后师生共同确定的计划包括以下4步。

3.2.1评估患者主要从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药物计划和注射部位等方面进行评估,学生边讲解边演示,并阐述相关原因。

3.2.2操作前准备 主要包括患者准备、护士准备、用物准备和环境准备4方面,其中患者准备中的体位安置是重点内容。学生在汇报和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出相关知识点:什么是肌内注射术?它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安置体位?侧卧位的摆放为何与前面学习的不同?并让学生在示教床上摆放4种体位。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展示各种体位摆放的图片来进行知识强化。同时,教师还应强调,在与患者交流时,必须注意人文关怀,做到有效沟通,以避免护患冲突。

3.2.3实施操作教师让每组的代表汇报本组制定的操作流程,通过课堂讨论和举手表决方式选出最佳流程,并让最佳流程组的代表通过PPT详细汇报每步的具体实施方法。

学生在讲解肌内注射的定位法时,首先在自己或其他学生身上指出相应的解剖位置,详细讲解寻找每个位置的方法;其次在臀部模型上边讲解边示范,并用粉笔或碘伏做好标记,划出联线法和十字法,再由其他组学生补充纠正;最后教师通过回忆解剖结构、展示图片和播放三维动画方式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讲解完毕,为强化其安全意识,避免给患者造成痛苦或伤害,教师需讲解临床上因肌内注射损伤患者坐骨神经的真实案例,并在臀部模型上演示各种定位方法。

在讲解进针推药时,学生需从抽吸药液开始演示,在臀部模型上讲解进针推药的手法,教师补充注意事项,其余学生拿注射器跟着练习进针推药的手法。

3.2.4思考总结 任意抽取某组代表用PPT讲解,在其汇报结束后,教师可通过三维动画播放针头折断的处理方法,以加深学生印象,并指出对两岁以下婴幼儿采用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的原因。

3.3检查效果

“纸上谈兵终觉浅”,只有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才能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按照临床护理工作任务流程,要求学生在模拟病房分组练习,轮流扮演护士、患者及其家属。但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且为下次课的真人实操练习奠定基础,肌内注射的前3步流程(核对解释、安置体位和定位消毒)在真人身上练习,后5步流程(核对、排气、进针推药、拔针按压、整理评价)在模型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自主练习结束后,首先教师任意抽取一组的代表演示4个操作要点:安置体位、臀大肌定位、抽药排气、进针推药(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决定),其他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抽取另一组的代表演示整个操作流程;最后教师通过真人实操练习进行课堂小结,并针对学生操作中的不足进行重点讲解和示教。

3.4评价反馈

课程考核评价具有反馈和导向功能,科学的考核评价是指导教法、学法和检验是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次教学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从工作岗位和职业需求出发,结合护理专业和课程教学要求设计了学生自评表、小组互评表和教师评价表,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等方面。总之,教学效果反馈与质量评价要建立在学生已学到的技能和以工作为基础获得的职业能力上。当然,为了追踪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给学生带来的长期效果,还可通过实习基地和就业医院的反馈了解学生实习与就业情况。

4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的意义

4.1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

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理论知识要做到“够用、适用”,并且所学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但在现行教育模式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尽管很多学校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但仍以教师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两位或更多教师在实验室分组讲授实验操作为主,没有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而在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中,教学场地就是模拟病房,有护士站、教学区、工作区等,是传统教室与实验室的一体化[4]。教师先布置课后学习任务,师生在教学区完成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接着组织学生到工作区和护士站开展工作,遇到的问题可当场讨论和讲解。为提高学习效率,学校应在教学区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工作区配置示教—反示教系统,以帮助学生查找自己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教、学、做”和理论、实践能够真正达到一体化。

4.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传统实验教学由两位或3位教师分别对每组学生进行讲解示教,尽管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集体备课,但仍有学生反映每位教师的示教有所差异。而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要求教师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对教师能力要求更高[4]。同时,因为学生和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还需要转变观念,共同努力。

4.3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本次课改把单纯的专业技术训练变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该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汇报演示等多种形式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提出问题,独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了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责任心和沟通能力。另外,通过学习,学生熟悉了医院环境、护理岗位工作内容与要求,体会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为以后实习和工作树立了自信心。

总之,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现象,突出了综合素质培养,以教学情境设计贴近工作环境原则来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工作活动实现有效学习。采取“学校内建病房,病区中设课堂”的教学方式,实践以职业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让学生在“教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的职业教学理念,使实训室不仅成为技能训练的基地,更是接受医院文化熏陶的场所。作为一名中等职业教育者,我们必须明白,护理教育不仅是“技术”教育,还是“人”的教育,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

[1]周世平,王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5):242-244.

[2]李秀莲,高丽萍,莫莉.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教学课程系统化设计[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53-54.

[3]李言华,李伟萍.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140.

[4]高薇,卢玉仙.工作过程系统化在手术室护理工作模块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8):2196-2198.■

G424.1

B

1671-1246(2016)17-0081-03

猜你喜欢

系统化护理学职业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护理学杂志》稿约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