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校结合中的科技馆教师培训探索*

2016-03-13侯的平管昕韩俊

广东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展项展馆科技馆

文/侯的平 管昕 韩俊

馆校结合中的科技馆教师培训探索*

文/侯的平管昕韩俊

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以及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国家有关部委和各地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学生走进科技馆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与科技馆之间的合作。馆校结合开展校外科学教育活动,既充分利用科技馆资源,又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科技好奇心,提高科学素养,是学校教育和科技馆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

馆校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不是单纯地将学生带到科技馆,漫无目的、走马观花地参观,也不是简单地将科技馆资源送到学校,而是应当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开发教育资源、开展相应教育活动。展馆展教人员的辅导水平、活动组织能力等固然重要,但中小学科学教师是开展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的桥梁和关键节点。广东科学中心作为国内三大科技馆之一,自开馆以来,一直探索与学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培训,包括基于展馆资源和非展馆资源两类培训。

1 展馆资源类培训

广东科学中心于2008年9月建成开放,一期共建有8大常设主题展馆,内容涵盖物理、生物、数码、信息、交通、环境、航天和健康等多个科技领域,每年还不定期研发主题新展、引进临时展览,目前正加快推进展馆更新改造,展馆展示资源丰富多样。为使丰富的展馆资源为青少年充分有效地利用,广东科学中心探索“认识-参与-传播”“三段论”的科技教师培训。

1.1认识科学中心

广东科学中心开馆之初,与广州市教育局合作,组织千名科技教师分批走进科学中心,让教师切身体验展项,亲身感受并认识科学中心,了解展馆“一度”科普资源,即展馆已有的各类展项。

随后,一直与全省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及师范类高等院校合作,以“讲座+互动参观”的形式开展科技教师培训,让老师们了解科学中心已有的“一度”科普资源,参观体验展馆展项,厘清科技馆教育资源与学校课程教育及其目标之间的关系,为日后组织学生到科学中心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这一阶段的培训达到老师(主体)对科学中心(客体)进行感性认识的目的。

1.2参与科学中心

为使展馆“一度”科普资源有效用于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广东科学中心组织自身展项研发、科普教育和运行管理等人员,以及广州市教育局推荐的科技骨干教师,结合中小学课程标准对展馆“一度”科普资源进行“二度”开发。根据已开发的“二度”教育资源,邀请优秀的科技骨干教师培训展馆科技辅导员,参与或指导展馆教育活动现场教学。

这一阶段的培训,让老师们从“表”入“里”,从展项的表面进入其所承载的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将自己的思维与展项交融,达到理性认识的目的。

目前,广东科学中心已开发面向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的展项主题学生工作纸及展项专项探究教案80余项,公开预约开展非正规教育活动约480次,受众学生约50000人次。

1.3传播科学中心

实践证明,那些参加了科学中心展项资源培训,或参与了展馆教育资源开发和教学,亦或参加了科学中心“教师工作坊”教育活动的教师,比其他教师更懂科学中心科普教育资源的应用,尤其是“二度”教育资源在开展校外教育活动中的优势。与后者相比,他们更愿意组织学生到科学中心,并主动预约开展非正规教育活动,并参与到现场教学中来,从而保证学生在科技馆的活动效果,促进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的发展。这一阶段,老师已成为科学中心的传播者。

当老师都能自觉地成为科学中心的传播者时,青少年在科学中心接受非正规教育程度将得到加强,覆盖面也将拓宽,则展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将增大。

2 非展馆资源类培训

科技馆拥有的科普资源以展馆展示项目为主,并辅以其他教育项目资源,如广东科学中心的创意机器人、科技体育基地和小谷围科学讲坛等。以创意机器人为例,广东科学中心开展了不同于展馆资源类的教师培训。

他诚然不像轰轰烈烈一番之后飘然归隐的令狐冲,更不像“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乔峰。有人说他是韦小宝,他说自己不是,我也觉得在他身上同时兼有郭靖的钝拙、韦小宝的精明和张无忌的犹豫,但他们同样都拥有大好的机遇,现实中的他在香港也是如此。

创意机器人是广东科学中心自主研发的教育项目,目前已研发8个主题、13套教育套件,包括仿生鼹鼠机器人、仿生飞蛾机器人、龙舟机器人(基础型、编程型)、月球探测车(基础型、编程型)、智能交通车(基础型、编程型)、扫地机器人(基础型、编程型)、声控四足机器人(编程型)和工业机器人(基础型、编程型)。利用这些机器人套件,已持续开展创意机器人大赛、特训营和进校园及教师培训等系列活动,覆盖学校2400多间(次),直接或间接普及师生约100000人次。

在数字新媒体和教学新模式语境下,创意机器人系列活动中教师培训的模式得以与时俱进地探索和提升。

2.1讲座+“DIY”

广东科学中心每年举办一个新主题的创意机器人大赛,因此每年都要针对相应的主题机器人开展全省性赛前教师培训。这类培训通常以讲座形式介绍机器人基本知识、相应的拼装方法和教学方法及比赛规则等,同时教师亲自动手DIY拼装创意机器人。理论和实操并举,对加强教师动手能力和提高教学水平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2翻转课堂

2.3线上线下

每一次现场培训,受众数量和培训时间有限。随着创意机器人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受众范围从广州市逐步向广东省辐射,开发培训团队力量有限,前两种培训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扩增的教师培训需求。为此,已将“仿生鼹鼠机器人”课程开发成适于开展网上教学的教学视频;利用互联网上传视频、建立QQ讨论群等;组织教师先远程观看教学视频,再开展线下拼装、QQ群答疑等活动。这一方式有效缩短了线下现场教学的时间。

2.4开发幕课(Mooc)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碎片化时代及学习模式诞生,幕课课程相应出现了。为让更大范围、更多教师参与创意机器人的培训与教学,已尝试以鼹鼠机器人为例,将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拍制成公开示范课视频,连同原有的教学视频,以慕课课程的理念上传至互联网,供教师们互相分享、体会和交流经验,以逐渐减少线下辅导。同时,这一鼹鼠创意机器人慕课课程雏形,已在创意机器人进校园活动中学生课堂教学中推广应用。

3 结束语

从认识科学中心、参与科学中心,至传播科学中心,是教师对科学中心展项资源非线性螺旋式上升认知的过程;从讲座+“DIY”、翻转课堂、线上线下,至幕课课程,是课程改革和教学理念对进校园的科技教育资源的时代发展要求,这一发展过程也是非线性螺旋式上升的。

世界科技馆的诞生和发展,自始至终受到世界主流教育理念的影响。科技馆教育作为现代社会三大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博物馆教育)之一,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而教师培训仍将是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关键环节。

致谢

广东科学中心从开馆至今极其重视馆校结合科学教育工作,从未间断过对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参与其中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同事们很多,在此难以一一累述。对中国科协、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教育局、广州电视台少儿频道等相关机构和广东科学中心相关部门的参与人员所作的努力与付出,在此一并表示至诚感谢!作者简介:侯的平(1966-),女,高级工程师,本科,任职于广东科学中心,研究方向为科普教育与研究;管昕(1980-),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任职于广东科学中心,研究方向为科普教育;韩俊(1964-),男,高级工程师,本科,任职于广东科学中心,研究方向为科普教育。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线上线下的创意机器人课程研究开发”(2014A070711014);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2015年科技场馆科学教育培育项目“创意机器人教师培训”

猜你喜欢

展项展馆科技馆
科技馆一日游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深圳科技馆新馆
IV型科普大篷车车载展品标准化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创新展品研发的分工与合作
浅谈科技馆展项非实体部分的开发管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