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旅游模式在旅游区发展探究
——以桂林旅游发展为例

2016-03-13莫靖聪翟丽蓉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桂林旅游者旅游

莫靖聪 翟丽蓉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0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快节奏的旅游让人们苦不堪言,使得旅游失去了其本质意义,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重量的旅游观念转变成了重质的旅游观念,由此趋势发展成为一种追求高品质的慢旅游模式,让人们的心灵带着身体去旅行,是一种放松、休闲的旅游方式,更是一种悠然的旅游心态。

国内对慢旅游的理论研究还相对缺乏,尚未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明确概念。本文将借鉴赵媛媛、李雪(2012)在分析近年来人们旅游消费行为转变的基础上初步提出的“慢旅游”概念,“以慢行、慢品的旅游方式以达到愉悦身心的深度休闲游”。它的实质就是一种休闲旅游,是对旅行本质的回归,是一种心态旅游,倡导人们在旅游时慢慢游、细细品、静静思、深深感,慢工出细活,慢游出心悦,以漫游求快乐。

1 慢旅游模式在桂林旅游活动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慢旅游模式就是一种尊重传统、体现文化、保护生态自然、注重精神感受、综合创造效益的旅游模式,是旅游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1.1 旅游观念的转变,慢旅游观念的诞生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餐文化和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健康问题。2014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7485美元,一方面随着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可以选择更为自主的旅游方式,根据桂林晚报数据统计,2015年桂林“五一”小长假的散客与团队人数比例由过去的3∶7变为8∶2,数据的变化透露着人们选择出游方式变化的信号;另一方面人们为了排解压力,让工作和生活能够平衡发展,人们更倾向于追求慢旅游的方式。旅游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旅游范围的广与多,而是根据兴趣自主安排旅游时间,让自己慢慢旅游、细细品味,深刻体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风俗,融入到当地的生活氛围,品尝和感受当地的饮食和娱乐,在慢慢体会旅游的同时,放松自己、找回自己。由此可见,旅游观念的转变为慢旅游埋下了发展的种子。

1.2 旅游电商的发展,为慢旅游提供平台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旅行社不再是人们选择出行的主要途径,让旅游者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与平台。而电子商务的主要对象就是70、80、90后,这类人群具有一定电子商务消费的能力和经验,而这类人群与慢旅游的年龄层也相吻合,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新生思想,但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去哪儿、携程、同游等一系列电商平台,更能吸引这类人群的使用,途牛等手机App推出的旅游线路和方式也更受关注。同时,桂林市旅游部门加快了“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散客及网上营销客源大增,2014年五一期间,桂林市与著名电商阿里巴巴搭建桂林淘宝旅游合作平台——“桂林旅游旗舰店”在淘宝网正式开业,旅游者搜索“桂林旅游”并成功购买桂林旅游产品的淘宝成交指数同比增加76.31%,并在2014年国庆期间约有70%的游客通过电商预定住宿、门票等,由此可见,更多的旅游平台为慢旅游提供了技术支持。

1.3 快交通,为慢旅游提供便利

随着湘桂、贵广高铁的顺利建成,桂林高铁的四通八达时代来临,桂林成为了东西线和南北线重要的借点,极大缩短了东西南北旅游者到达桂林的时间,延长了旅游者在桂林的停留时间,使其能更好地深度体验桂林的习俗和文化,这就是“快旅”的目的为了“漫游”,通过“快旅”是旅游者避免了舟车劳顿之苦,以轻松的心情来体验“漫游”所带来的舒适感。201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桂林市旅游部门统计显示,桂林火车站累计抵达班次714车次,抵达旅客22.2万人次,同比增长51.33%,慢旅游模式将成为高铁旅游时代的必然趋势,由此可见,快交通为慢旅游提供了便利。

1.4 《旅游法》的颁布,促进了慢旅游发展的脚步

2013年4月《旅游法》的颁布,一方面进一步保障了旅游者的权利,保证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笔者将2011年至2014年桂林旅游情况做了一个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2011年-2014年桂林旅游情况

从上表《2011年-2014年桂林旅游情况》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旅游人数的增长比例开始了较大的下降,由此可见,笔者认为,由于《旅游法》的颁布,对桂林旅游业产生了直接影响,《旅游法》更加规范了旅游市场,使得旅游产品的价格上升,部分旅游者将会选择自驾游、自助行等旅游方式,由此可见,《旅游法》的颁布促进了慢旅游的脚步。

2 慢旅游模式在桂林旅游活动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桂林作为世界旅游城市,一直茁壮成长,但在桂林旅游业取得一定成绩的背后,其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桂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桂林与2009年12月被列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从传统的旅游模式中转型势在必行。

2.1 旅游为桂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活力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分为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六个阶段,而根据此理论表现特征,桂林正处在发展和巩固阶段,恰恰在这个关键时刻,是转型发展、根据需求寻找新思路的好机会,而慢旅游顺应时代潮流,将给桂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活力。

2.2 慢旅游满足了桂林旅游服务的新需求

2014年同城网曾发布《国庆节“黄金周”自助游需求趋势报告》,对国内游客在国庆期间的自助游需求进行了系统盘点,其中桂林位居国内自助游目的地第四位。而在国庆期间,进入桂林的散客与团队人数比例达到了8∶2,而在两三年前,这一比例还是3∶7。这说明游客的需求正向更深层次发展,客源市场结构的变化伴随着旅游服务新的需求,而不仅仅满足于观光,这也是桂林旅游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标签,这也是慢旅游发展的思路刚好顺应了自助游、自驾游等深度旅游的需求。

2.3 桂林优秀的旅游资源为慢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桂林是国际旅游城市,截至2014年,桂林拥有5A级旅游景区(点)3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桂林漓江景区,而桂林漓江也被评为中国唯一入选全球最美河流之一。4A级旅游景区(点)14个,3A级旅游景区(点)6个。分别拥有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等级温泉1处,红色旅游资源4处,宗教旅游资源4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处,并且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2.4 桂林作为高铁枢纽为慢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旅游业作为桂林的支柱行业,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从2012年湘桂高铁和2014年贵广高铁的顺利开通,桂林作为这两条东西、南北方向高铁的枢纽,方便了旅游者的进出,大大缩短了从客源地抵达桂林的实践,保证了旅游者能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

3 桂林慢旅游发展的策略

着手于桂林市整体布局规划,深挖本土风俗文化、建立连续而完整的慢行系统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从“慢灵魂”到“慢肢体”全方面打造,科学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制定营销战略,搭建服务保障支撑。

3.1 深度挖掘本土文化,打造“慢文化”

营造“慢文化”,打造出桂林的慢旅游之魂。将桂林本土特色的文化整合提炼,营造能够吸引旅游者停下脚步慢慢旅游的“慢文化”。桂林有壮族、瑶族、回族、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73.47万人,其中又以壮族为主要的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独特,例如壮族的服饰、银饰、杆栏、布洛陀、铜鼓、绣球、壮锦、歌圩节等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三月三”歌圩节、陀螺节等节庆日积极传承并进行推广,在桂林的城市建设、社区建设中融入壮族特色的文化风格与装饰,而桂林本身就具有休闲、人们生活节奏慢的属性,这恰恰能发挥慢旅游的作用,让旅游者停下脚步体会当地风土人情,打造“民族文化体验城市”,不用仅限于表演形式,把民族文化的原味在桂林城市的“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渗透,营造出“慢文化”。

3.2 搭建连续完整的慢行系统

慢性系统包括了旅游者在城市空间的位移畅通、公共交通连续衔接等,而城市的过街设施是空间位移畅通的重要保障,在桂林的街道,除部分重要街道有过街底下道,基本上很少有过街天桥等,而在现如今桂林交通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求建立过街天桥,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无障碍通道。城市公共交通虽不能解决“点到点”的服务,但结合自行车系统,不仅符合“慢旅游”的理念,还能有效减少交通压力和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

3.3 人性化的慢行系统配套设施

在桂林市城区,除了公共交通外,休闲购物、娱乐也是通过慢行系统来实现的,由此可见,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便利出行、游憩、休憩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在步行接到多处建设座椅、垃圾箱、地图指示等设备,除此之外,根据旅游者的生理需要还行该建立相应的公共卫生间、供水点、医疗站等,这样不仅为旅游者的慢旅游提供了人性化设施,还可以提高城市的亲和力。

3.4 制定电商营销策略

慢旅游的目标人群、旅游方式有别于传统旅游,因此要针对这类人群和此类旅游方式指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慢旅游的目标人群主要以70、80、90后为主,以自助游、自驾游为主,这类人群经常使用网络、电商和关注旅游攻略等,所以要针对其进行互联网思维的宣传,例如淘宝、携程、同城、途牛等旅游电商平台,根据不同的旅游者需求,推出多元化的旅游路线,实现低成本住宿、饮食,长时间停留,配套慢旅游攻略,让旅游者充分体会文化风情,以实现延长旅游产品链、服务链和经济链,从而使旅游慢下来。

3.5 搭建服务保障支撑

慢旅游决定了旅游者必定会与当地进行深度交流,这其中也包括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只有当当地人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使得慢旅游真正从“软件”上得到质的提高。这就要求了桂林政府将要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第一,要加强相关居民、旅游相关经营者的素质意识,因此政府要正确引导,定期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和素质培训,全方位提升其文化素质、服务水平,让其能充分参与到旅游经营、管理和旅游者的漫游过程中去,以保证慢旅游的高质量体验。第二,要加强管理监督,杜绝拉客、宰客、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影响桂林形象的行为,慢旅游将为旅游者埋下心灵的寄托,为第二次旅游消费提供了保障,如果遭遇到上述不良影响,必将大大影响慢旅游真正的目的和初衷。

慢旅游作为桂林旅游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桂林旅游的转型升级也少不了慢旅游,两者相辅相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旅游业应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利用慢旅游这样的新生旅游方式,打造属于桂林的慢旅游休闲城市。

[1] 董路雯.慢旅游休闲时代下的旅游区发展思考[J].城市旅游规划,2014,(11):231-233.

[2] 温碧莉.浅谈游憩视角下旅游城市慢行系统规划[J].广西城镇建设,2012,(8):71.

[3] 陈黎明.桂林旅游升级提质造“慢”城[J].当代广西,2013,(23):12-13.

[4] 曹宁,明庆忠.“慢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与开发路径探讨[J].旅游论坛,2015,(1):81-86.

猜你喜欢

桂林旅游者旅游
桂林行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