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的春
2016-03-12ByThomasNashe辛献云
By+Thomas+Nashe+辛献云
1.may [me?] n. 山楂属植物;英国山楂;
2.gay [ɡe?] adj. 愉快的;生机勃勃的;明亮的
3.frisk [fr?sk] vi. 嬉戏;雀跃
4.pipe [pa?p] vi. 以管乐器吹奏(音乐)
5.lay [le?] n. [旧](鸣禽的)歌;(能唱的)短诗
赏析
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e, 1567~1601),英国诗人、剧作家,英国伊丽莎白时期“大学才子”之一。纳什的诗不仅内容丰富,在形式上也非常优美。他经常大量使用比喻、押韵、叠句等手法,令自己的诗极富音韵美。其代表作有 《夏天最后的遗嘱》(Summer's Last Will and Testament)等。
这首《甜美的春》就出自他的《夏天最后的遗嘱》。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勾画了一幅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百鸟齐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面,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意象上,诗人为读者奉献了一场华丽的、色香味俱佳的视觉盛宴:从姹紫嫣红的花朵到翩翩起舞的少女,从欢快嬉戏的羊群到笛声悠扬的牧童,从芬芳馥郁的田野到轻柔温婉的雏菊,从约会的情侣到沐浴阳光的老妇,各种静态、动态的意象组合,融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于一体,生动再现了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美丽意境。在音律上,诗人仿佛弹奏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之交响:全诗音律自然和谐,节奏轻松明快,不仅有鲜明、整齐的尾韵,还有韵式和谐一致的行内韵。特别是代表着四种鸟叫的拟声词,不仅拥有工整的内韵和尾韵,还在每一小节都加以重复,成为一种复调,如主旋律般贯穿整首诗,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富有极强的音乐美,完美烘托了欢快、热烈的春日气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