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站(点)对标安全检查机制研究

2016-03-12丁立聪何云良吴良军

电力安全技术 2016年9期
关键词:驻站检查人员安全检查

丁立聪,何云良,吴良军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1232)

驻站(点)对标安全检查机制研究

丁立聪,何云良,吴良军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浙江 杭州311232)

针对目前安全检查成效大打折扣的现象,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驻站(点)对标安全检查机制,该机制具有以对标管理为手段、查评机制可自我完善、检查队伍水平高、检查手段丰富等特点。经过实践证明,该机制有效避免了常规检查的薄弱点,切实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检查;对标管理;驻站(点)检查;检查机制

0 引言

安全检查作为企业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存在检查人员不够专业,检查不全面、不深入,问题发现少、浮于表面,对问题缺乏分析、未形成指导意见,整改缺乏监督等问题,往往导致检查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对安全检查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薄弱环节,探索新的安全检查方式。

1 安全检查的基本概念

安全检查是指通过现场察看和检测、查阅有关资料和记录、问询有关人员等方法,系统查找企业作业场所、作业过程与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生产工艺及辅助系统、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常见的安全检查包括定期检查、经常性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和专业(专项)安全检查。

2 目前安全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检查队伍能力不足

检查人员一般都是从各部门和基层单位临时抽取的,其专业知识、安全检查技能和经验相对欠缺,对企业设备、设施和工艺的风险特点不了解,对检查方法、程序、内容和技巧不熟悉,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愿得罪人,问题发现少、瞒而不报,或对制度标准不清楚,导致评价失真,误导被查单位。

2.2检查项目不全面

常规检查仅指出了检查范围,未制定详细的检查项目表,或者完全依照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检查条目,未切合企业近期重点工作安排和现场实际生产情况。检查项目表制定后不经各管理专业讨论,随意性较大,且未定期更新,未能体现最新工作要求,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2.3检查结果指导性不强

目前绝大部分检查结果反馈以罗列问题和对单个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为主,未对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发现问题背后的管理漏洞,问题整改限于表面。

2.4检查整改缺乏指导和监督

检查往往需要落实责任和考核,为了逃避惩罚,由下而上的隐患及其整改信息往往严重失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上级企业或部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区分责任层级,一味要求基层单位整改,未能发挥自身的协调和指导作用;且仅关注整改结果,对整改过程缺乏督促,导致责任单位在下一次检查前突击应付,未能通过问题整改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5被查单位防御心理较强

常规检查发现问题一般会通报或考核,往往导致基层单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抵触情绪较重,防备心理较强,不愿意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千方百计遮掩、辩解,从而导致检查人员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同时,受现场气氛和被查单位人员情绪影响,检查人员工作时畏首畏尾,影响检查效果。

2.6检查工作缺乏完善机制

一般检查主要关注问题的发现和整改,检查工作结束后,未对检查成效进行评估,未查找检查流程、方式方法等工作机制上的问题,缺乏改进和提高。检查手段过于单一,检查形式一成不变,检查效率低下。

3 驻站(点)对标安全检查机制

鉴于上述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提出了驻站(点)对标安全检查机制。该机制以切实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为目标,使检查人员与被查单位思想统一、相互信任;充分发挥检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大安全”观为导向,做到日常管理、生产过程、作业环境和后勤配合等全覆盖;检查过程深入、深刻,去伪存真,不偏不倚;检查手段多样,并为被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意见。其主要特点如下。

3.1以对标管理为手段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当今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最佳管理实践完美结合所产生的方法。对标管理对提升安全检查人员的工作质量,解决被查单位的防备心理问题,提高问题整改效率都非常有效。

实行“检查+整改”综合对标。对标主要考虑检查得分率、整改得分率、检查人员(派出互查人员)协助加分3个因素。其特点如下。

(1) 整改得分率约占总成绩的80 %,而检查得分率占比低。为此,被查单位对整改重视度高,不怕暴露问题。

(2) 将检查人员工作质量纳入对标体系。检查人员协助加分有工作量(派出检查人员的检查天数)和问题查到率2个指标。为此,各单位主动派出经验丰富的检查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深入检查,确保了检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 综合对标排名列入绩效考核,单个问题不考核。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单独考核,极大地缓解了被查单位的防备情绪,消除了相关人员的心理顾虑,有助于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综合成绩排名前3位和后3位分别予以公司绩效指标加减分,最终落实对标考核。

3.2自我完善的查评机制

驻站(点)对标安全检查要成为一种长效的安全监督手段,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不断改进和完善,其重点是要在制度上建立一种自我完善机制。自我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1) 方案的不断完善。通过阶段性工作总结,评估前期检查成效,及时修订检查方案。

(2) 方式方法的及时纠偏。在检查过程中,根据检查效果和查评单位的反应,通过每日小结,及时调整检查方法,并确定下一步检查计划。

(3) 检查项目的动态管理。检查项目分为规章制度执行、重点任务落实2部分。检查一个轮回后,根据制度变化、近期生产任务布置和生产计划,全面调整检查项目表。将上述措施制度化,确保检查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3.3高水平的检查队伍

检查队伍的水平高低是检查工作能否深入的关键因素。一支高水平的检查队伍必须具备坚定的大局观、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较强的检查技能,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4个条件。首先,驻站(点)对标安全检查必须重视思想工作,要让企业全体员工理解此项工作的目的。尤其是检查人员,要通过内部会议和一对一谈话等方式,消除被查单位的顾虑,使其坚定地站在公司发展的高度看待检查工作。其次,以部室和基层单位骨干为基础,挑选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认真积极的管理人员,建立检查专家库,保证检查人员相对固定。再次,应加强检查人员的培训,通过邀请外单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专家授课等方式,对检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其检查工作技能。最后,要求检查人员对照检查项目表,梳理检查思路,编写具体操作方案,确保检查人员充分理解检查项目,对检查方法、切入点胸有成竹。

3.4丰富的检查手段

检查组到现场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了解检修计划、日常工作计划、重要缺陷和事故跳闸情况等。现场检查一般有追根溯源式的资料查看,分析监控系统历史告警信息,查看图像监控,跟踪作业过程(检修、改造、扩建、巡视、交接班和定期切换等),现场交流、考问和无记名闭卷考试,无脚本演练等方式。检查组只有充分了解现场真实情况,才能确保检查深入全面。

3.5严格管控检查过程

检查组应保证足够的检查时间,严肃工作纪律,全身心投入检查,并注意检查方式,避免干扰现场生产工作。每天确定检查目标,做到日事日毕。现场负责人实时了解检查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反馈,确保检查工作井然有序。

3.6深入分析,指导整改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采用统计和数据分析手段,查找管理薄弱环节,结合被查单位人员结构、管理构架和业务范围,全面分析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建设性整改意见,确保标本兼治。

3.7长效机制促提高

整改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如完善管理制度、调整管理岗位、优化岗位职责规范、强化层级管理、充分发挥专业管理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班组内部管理职能、加强内部培训等,确保被查单位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同时,梳理需要公司层面协调的问题,落实负责人和整改部室,限期整改,确保专业管理水平提高。

4 取得的成效

2015年,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建立了驻站(点)对标安全检查机制,建立检查专家库,培训检查人员28名。3-6月,共完成7个运维站和1个特高压交流分中心的查评,发布巡查初评报告8份,开展无脚本演练7次。驻站(点)对标安全检查受到各基层单位的普遍欢迎,各基层单位与检查人员共同查找问题,主动暴露问题。对比常规季节性安全大检查,问题发现率提高近10倍,且问题重要性大幅度提升。

通过本次查评和整改闭环,基层单位对公司管理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提高了基层单位对公司制度和要求的执行效率,进一步统一了公司管理要求和标准。通过对检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防范了公司500 kV变电站无人值守和运维人员转检修岗位后的管理风险。

从目前阶段性整改结果来看,原先管理基础较弱的单位,经过扎实整改后,内部管理职责更加清晰,同业对标名次有了大幅度提高。管理基础相对好的单位,则暴露了自身还存在的薄弱点,促使其管理水平深度提升。

鉴于驻站(点)对标安全检查机制取得的显著成效,该公司决定将其作为公司的管理创新措施和常态机制,覆盖公司下属全部基层单位,不断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巩固“三集五大”建设成果。

1 李晓飞.非煤矿山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12):1-2.

2 程显业.浅谈对标管理[J].江苏商论,2012,29(21):145.

3程效明.浅谈矿山救护队开展预防性检查的几点体会[J].煤炭技术,2011,30(2):228-229.

4 赵晓昕,李夕兵,刘希灵,等.露天矿山安全检查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31(3):68-71.

2016-05-06。

丁立聪(1980-),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email:wdfdlc@139.com。

何云良(196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吴良军(197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驻站检查人员安全检查
丹阳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新媒体时代下党报驻站记者的定位
小学语文教学中早读的有效安排策略讨论
融媒体时代驻站记者如何适应新要求
安全检查表法在轿厢意外移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准确把握“双随机、一公开”内涵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略谈驻站记者的全局意识
提高用电检查人员反窃电能力的途径
从机场的安全检查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