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鸟类资源研究

2016-03-12张亚芳孔红韦刘红云刘冰许刘雪晴赵文珍赵海鹏

河南林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鸟类河南

张亚芳,孔红韦,刘红云,刘冰许,刘雪晴,赵文珍,赵海鹏



河南省鸟类资源研究

张亚芳1,孔红韦2,刘红云3,刘冰许4,刘雪晴5,赵文珍6,赵海鹏7*

(1.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三门峡市 灵宝 472500;2.濮阳市濮上生态园区管理局,河南 濮阳 457000;3.河南省国有泌阳板桥林场,河南 泌阳 463700;4.郑州市动物园,河南 郑州 450008;5. 郑州市第一中学1811班,河南 郑州 450000;6. 郑州市城区河道管理处,河南 郑州 450001;7.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通过对已发表的论文、著作的详细整理,确定河南省已知鸟类计432种,隶属于18目71科。其中雀形目鸟类198种(鸣禽类),占总数的45.83%;鹑鸡类7种,鸠鸽类6种,猛禽类51种,攀禽类29种,涉禽类96种,游禽类45种。留鸟122种,旅鸟124种,夏候鸟91种,冬候鸟83种,迷鸟11种。古北界鸟类206种,东洋界鸟类93种,广布种鸟类133种。河南省鸟类整体体现出过渡性、混杂性的特点,夏候鸟多于冬候鸟,旅鸟多于留鸟。在已知鸟类中,水鸟约占1/3,这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地貌特征相符合。并对河南省鸟类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河南;鸟类;编目;种类

河南省鸟类的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傅桐生和葛守信。其中,傅桐生的法文博士论文《河南鸟类学》(1937)为系统研究河南鸟类的先声,葛守信1936-1937就开封鸟类连续在河南省博物馆馆刊上发文。解放后,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研究工作更为广泛的开展,所调查的局部范围包括:商城、新县[1]、桐柏山[1]、信阳南湾水库牌坊鸟岛[1]、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1]、郑州市[1]、石口山水库(水鸟)[2]、郑州森林公园[2]、焦作市6个城市公园(夏季鸟类)[2]、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冬季鸟类)[2]、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2]、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水鸟)[2]、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郑州黄河湿地[2]、鸡公山[2]、安阳平原农耕区[2]、南阳师范学院校园[2]、河南大学校园[2]、洛阳机场[2]、豫北平原。除上述发表的文献外,也有相当数量的着眼于河南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集涉及到鸟类资源[2-5]。还有一些研究着眼全省某一类群鸟类或全省鸟类进行的报道,前者包括对全省水鸟[1]、鹤形目鸟类[2]、猛 禽[2]等的报道和分析。后者较早的见于周家兴(1962)记录河南鸟类117种[1],较晚的是刘继平等(2008)记录河南鸟类17目54科188属385种[3]。此外,也有一些关于某些鸟种在河南新分布记录的报道[6]。

河南省是动物地理区划中位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分界线上的省份之一,在鸟类迁徙过程中扮演南北交通枢纽的角色,鸟类保护同其他地区工作相似之外又具有其独特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各类鸟类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观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以及相应观鸟活动的深入、推广和普及,时有新纪录鸟种被发现。通过搜集相关文献,查阅并核实相关网络资源,对河南省鸟类资源进行整理,以期更全面了解河南省鸟类资源现状,为河南省鸟类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制定、环保及林业部门编制鸟类保护规划等提供参考;为河南省生态建设以及有关禽流感等鸟类疾病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结合河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从景观生态学理论出发,试探性的提出了新的保护工作方向。

1 河南省生态地理环境

河南省位于黄河流域中部,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 36°22′之间,全省土地面积16.7万km2。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4大山脉,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年均气温13~15℃,年均降水量1 120~1 570 mm。全年无霜期308~275 d。境内河流较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4大水系分布,共计大小河流300余条,水资源丰富。

2 研究方法

结合观察记录情况,并通过文献检索,搜集整理河南省鸟类资源相关资料;联合河南野生鸟类观察学会、自然之友等观鸟、摄鸟社团,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保障观察记录的准确和完备。通过和拍摄者联系求证核实网络报道新纪录种类的拍摄地点和时间,未经核实不予收录。借助《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进行鸟种鉴定[3],学名、分类以《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为准[3]。

3 结果与分析

截至2013年2月,河南省共记录有鸟类432种,隶属于18目71科,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1.44%。432种鸟类中,中国特有鸟类7种,占全国特有鸟类的9.21%;雀形目(鸣禽类)鸟类198种,占总数的45.83%;非雀形目鸟类234种,占总数的54.17%。鹑鸡类7种,鸠鸽类6种,猛禽类51种,攀禽类29种,涉禽类96种,游禽类45种。留鸟122种,占28.24%,旅鸟124种,占28.70%,夏候鸟91种,占21.06%,冬候鸟83种,占19.21%,迷鸟11种,占2.55%。古北界鸟类206种,占47.69%,东洋界鸟类93种,占21.53%,广布种鸟类133种,占30.79%。河南省鸟类资源中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65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200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54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鸟类299种[3]。

4 讨论

4.1 网络资源新增鸟类

名录中黑喉潜鸟、中华秋沙鸭、绿鹭、白喉针尾雨燕、烟腹毛脚燕、粉红山椒鸟、蓝短翅鸫、小燕尾、宝兴歌鸫、乌鹟、棕腹仙鹟、白喉噪鹛、钝翅尾莺、黑冠山雀、流苏鹬和凤头鹀等16种鸟类系以往文献资料中未曾记录报道过的网络资源新增鸟类。其中黑喉潜鸟和中华秋沙鸭系河南三门峡鸟友张云明拍摄于三门峡,流苏鹬系河南郑州鸟友李振中拍摄于郑州黄河沿岸,笔者和拍摄者取得了联系并核实了相关信息,其他各种均见于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站提供的该区鸟类名录[3]。红耳鹎、小太平鸟和斑文鸟系河南新纪录鸟类。

4.2 若干学名调整

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有如下学名调整[10]。

徐新杰等(1991)报道河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白鹮[12],在郑作新分类体系里,黑头白鹮()系其一亚种,结合文献描述并和作者联系检视标本,现确定其为黑头白鹮()。斑鸫()原有两个亚种[11],分别提升为种,即红尾鸫()和斑鸫(),两者在河南均有分布。

锈脸钩嘴鹛()[15], 草鸮()[16],褐头山雀()[11]、北灰鹟()[10, 15]和日本领角鸮()[18]分别系名录中斑胸钩嘴鹛(),东方草鸮(),褐头山雀()北灰鹟()和领角鸮()的同物异名。

4.3 区系和居留型及水鸟

古北界鸟类占总数的47.79%,广布种鸟类和东洋界分别占30.63%和21.58%,三者的多寡顺序和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的情况[15]相似,而和刘继平等(2008)统计的河南省鸟类东洋种多于广布种的结果[31]有所差异。整体而言,河南省鸟类区系体现出古北界和东洋界种过渡性和混杂性的特点,古北种鸟类明显占优势,这和动物地理区划上河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省内古北界远较东洋界面积大的实际情况相符,且河南省平原地区广,虽有山川分布但并未造成明显的地理区域隔离,尤其是淮河对鸟类迁徙的隔离作用十分有限,也是鸟类过渡性、混杂性等特点形成的原因。

名录中候鸟的种数明显超过留鸟的种数,且夏候鸟略多于冬候鸟;涉禽类(96种)和游禽类(45种)等典型的水鸟约占名录中鸟类总数的1/3。上述情况和张荣祖(2011)“我国东部、北部及青藏高原中东部,候鸟的种数普遍明显超过留鸟的种数”,“除由于气候季节变化大外,还由于水域环境丰富,吸引了候鸟的栖息”以及“广大的北方与高原山地,夏候鸟多于冬候鸟”的论述一致。河南省属华北地区,地处我国中东部,北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对大多数鸟类而言,夏季食物资源丰富性、栖息环境安全隐蔽性优于冬季;河南省拥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4大水系,300余条河流,以及湖泊、滩涂、湿地等丰富水资源,和水鸟种类多关系密切。名录中旅鸟略多于留鸟,和河南省位于我国3条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线[4,7-10,13-14,17],多有候鸟迁徙中途于此暂栖停留的实际情况相符。或许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有关,有些鸟类居留型和分布范围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为一些东洋种类逐步向古北界扩散渗透[5,7-20],我们新记录的红耳鹎、斑文鸟是典型的东洋种类。

[1]周家兴.河南省动物区划界限问题-动物地理区划中古北区和东洋区在河南省境内过渡界限的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2(3):62-77.

[2]周家兴,王静,瞿文元.商城新县鸟类调查初步报告[J].新乡师范学院河南化工学院联合学报,1960,60(1):69-34.

[3]李延娟,金明霞.河南桐柏山鸟类调查报告[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2):73-83.

[4]李延娟,鞠长增,王捷,等.河南信阳南湾水库牌坊鸟岛鸟类调查报告[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3(2):163-167.

[5]牛红星,卜艳珍,路纪琪,等.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J].生物多样性, 2001,9(3):260-264.

[6]张光宇,梁子安,聂爱社,等.郑州市鸟类调查[J]. 河南林业科技,2002,22(4):26-28.

[7]巴明廷,张晓峰,乔伟,等.河南石山口水库水鸟调查[J]. 动物学杂志,2003,38(1):75-79.

[8]王文林,李长看,霍孟杰.郑州森林公园冬季鸟类调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2):55-57.

[9]牛俊英,王玉. 焦作城市园林夏季鸟类多样性初探[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3):76-78.

[10]熊建利,孙平,张纪亮,等. 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冬季鸟类初步调查[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1):4428-4430.

[11]牛红星,余燕,王艳梅,等. 河南省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J].四川动物,2007,26(1):77-81.

[12] 马朝红,马书钊,韦晓彦,等.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水鸟资源调查[J]. 四川动物, 2008,27(5):902-904.

[13]牛俊英,马朝红,马书钊,等.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分析[J]. 四川动物,2008,27(5):905-906.

[14]李长看,王文林,王恒瑞,等.郑州黄河湿地鸟类区系调查[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3(4): 426-431.

[15]林英华,杜志勇,谭飞,等.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与分布特征[J]. 林业资源管理, 2012,4(2):74-80.

[16]卢全伟,赵海鹏,张国强,等.河南安阳平原农耕区鸟类区系及多样性[J]. 四川动物,2012,31(4): 619-622.

[17]梁子安,杜洁,喻亚丽,等. 南阳师范学院校园鸟类调查[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7(12): 59-62.

[18]赵海鹏,禹俊锋,肖保林,等. 河南大学校园鸟类初步调查[J].生物学杂志,2011,28(6):43-45.

[19]王占彬,程相朝,孙平,等.洛阳机场生境鸟类调查及鸟撞灾害生态防治[J].家畜生态学报,2009, 30(6):120-125.

[20]宋朝枢.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1994.

(责任编辑:王文彬)

Q 959.7

B

1003-2630(2016)04-0038-03

2016-10-23

嵩山地区野生动物常规普查(批准号 YLJP20142010ZX);河南省大鸨种群资源调查与研究(No.153PKJJ090);郑州航空港区暨郑东新区野生动物资源监测与保护研究(No.153PRKXF234);伏牛山野生观赏植物引种、筛选及配套栽植技术研究(No. 153PKGG091)

张亚芳(1972-),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区管理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电子邮箱:445033296@qq.com

赵海鹏(1980-),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野生动物生态保护研究工作。电子邮箱:hpzhao1980@qq.com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鸟类河南
善于学习的鸟类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出彩河南
鸟类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鸟类的叫声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