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量现实 探究历史

2016-03-12宁新昌

粤海风 2016年1期
关键词:甘泉心学天理

宁新昌

“2015年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心学论坛——甘泉学与当代社会”于11月15日—16日在湛若水(甘泉)故里广州增城新塘举行,有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以及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大会主要围绕甘泉学与当代社会的主题来展开。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开诚布公,以仁心说、学心听、公心辨的态度去阐明自己的观点,聆听他人的批评,认真回应不同的意见,学术气氛融洽,观点和而不同。

此次研讨会议主要呈现如下特征:

一、研究历史要有现实感。这是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与会学者的一种自觉意识。对待历史,如同对待“事物、现实、感性”一样,不能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应该从“人的感性活动”、从“实践”方面去探索,这样一来,“历史”就不是自在的,而是自为的;不是与人无关的,而是和人的现实存在密切相联的。虽然这样的研究或可以称之为“六经注我”,但却是必要的。不过,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我”是实践的我,是现实的我,是积极参与现代人文精神重塑的我。“六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代名词,不是静静地矗立于图书馆的书架上,而是渐渐地渗透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即人们正是通过对于它的研究诠释,从而使之“活”起来,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且纳入于人的价值选择。

文化实际就是人们的存在方式,人在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不可能离开文化,如果离开文化,人就会成为没有教养的野蛮人。故当“历史”成为人的对象时,它的意义就因为人的存在而呈现出来。学者们在此方面著力不少。黄明同研究员认为甘泉学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理念,并作了如是论述,甘泉的治国理念中的“民本”是以“畏民”为根基,他的“立大公以普天下”的理想人格可以借鉴,他的道德涵养是由“随处体认天理”而呈现,其“理气合一”的宇宙论、“心理合一”的本体论、“心事合一”道德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论、“二业合一”的教育论皆可以通过创造性的诠释供今人学习。戢斗勇研究员论述了甘泉学与心态文明的关系,提出甘泉学不属心灵鸡汤,而是心灵甘泉,此心灵甘泉通过“心”的博大、中正、平实、入世而体现。唐雄山教授从管理学的理想的人性组合形态塑造出发,通过对“随处体认天理”的诠释,说明人性平衡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途径。宋德华教授在湛甘泉《白沙子古诗教解》中看到了“磨心”以“进德”,“洗心”以“合德”,以及依“时”而行,顺应“自然”的当代价值。程潮教授探讨湛甘泉的民生思想的哲学基础,剖析宇宙一体、民胞物与、君民一体、损上益下所潜含的现代意义。曾春海教授分析湛甘泉心学以发掘其生命意义,认为甘泉汲取《易》的大中至正的宇宙人生原理,透过程朱的道问学、陆王的尊德性,结合《中庸》的“天命之谓性”,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充分展示了儒者仁者浑然与万物为一体的民胞物与的情怀。陈家义研究员和湛氏后人湛凌松分别通过岭南心学的与时俱进,以及甘泉学术的发展历程,去阐述岭南心学的当代价值。

二、反思现实要有历史感。人是现实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存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在其历史性上,可以借用黑格尔的话,“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其中含有,如果我们没有历史,我们也就不是我们了,我们是谁,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故此,我们不能忘却历史,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就是历史的意义。历史在时间的维度上一般释之为过去,但这个过去,对于人来说它并没有“过去”,而且总是“在场”,总是参与人的存在,所以人总是要追忆过去,立足现在,筹划未来。客观说来,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现实当中总会有颠沛、造次、困厄,总会有欺慢、非笑、生死之事。故当人们在现实中遭遇身心困顿,精神迷失,信仰缺失之时,就会自然到历史中寻找资源,发现智慧,这就是研究现实的历史感。

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着眼于甘泉哲学思想的历史探究。章继光教授论述湛甘泉的自得之学,认为甘泉师承白沙,虽无白沙之洒落,却能在“主敬”中自得。白沙出世,甘泉入世。较之白沙,甘泉堂庑更开阔,抱负更宏远,虽居庙堂,却有山林般的自在,身为朝廷命官,历任三部尚书,从政三十余载,最终安然致仕,此实非一般人所能为也。其中的政治智慧值得后人借鉴。黄明喜教授基于对现代教育的反思去阐述甘泉的书院教育特色,甘泉强调“随处体认天理”,但不排弃科举;重视会讲制度,倡导讲学自由;看重德举二业,规范书院管理,对于今天的教育皆有启发。王建军教授论述湛甘泉创办书院的历史贡献,从明代书院讲学之风的形成,广东书院祭祀走向本土化,书院管理的制度化等方面,说明湛甘泉的历史贡献,以及对于现代教育、对于理想人格培养的意义。

三、研究必须是理性的和客观的。感性总不免有主观的片面性,而只有理性才是客观的,这理性应该是纯粹理性,是克服了主观片面性的理性,类似于庄子的“以道观之”,黑格尔把道家的“道”诠释为理性,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研究的公允和客观。客观地研究湛甘泉,也可说是在“我注六经”,考镜源流,弄清原委,明白真意。

吴光研究员论述了陈白沙、湛甘泉、王阳明心学本体论的异同,提出陈白沙、湛甘泉是从“心”本体论到“理”本体论,王阳明是从“心”本体论到“良知”本体论,并引顾宪成、黄宗羲、以及现代学者黄明同的观点,说明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刘兴邦教授论岭南儒学,由陈白沙到湛甘泉,即作为衣钵传人的甘泉继承了白沙的万理具于一心,发展出自己的随处体认天理,并客观评价岭南心学的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杜保瑞教授的论黄宗羲对湛甘泉和王阳明的捡择,他客观分析黄宗羲对甘泉的批评,认为宗羲批评虽不无道理,但立场属于王学,从师承上说他属于甘泉一系;并指出黄宗羲的批评也有明显局限,因为甘泉的“随处体认天理”之“心”是境界工夫之“心”,故非“在外遗内”。钱耕森教授从不同的为学工夫论述甘泉学和阳明学的不同,肯定两者的并行不悖,和而不同,湛、王两人观点虽然有异,但两人友谊真诚,同心协力,共倡圣学,值得敬佩。

另者,钟彩钧教授对于高攀龙《朱子节要》与心学的研究,黎业明教授对王阳明佚文《与湛甘泉书》撰写时间的考证,吕武吉教授对王阳明的“致良知”与基督教信仰的比较研究,李焯然的从《大学衍义补》到《圣学格物通》的变化研究明代心学的发展,三浦秀一教授的《江门心学与科举——以湛若水的事例为主》,以及邓红教授的《梁启超和“日本阳明学”》。皆体现了研究当中的理性与客观。

四、研究的目的在于“返本开新”,在于“转识成智”。“返本”是为了“开新”,是为了开出新外王,开出新时期的核心价值,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诚信、友善,等等。“转识”是为了“成智”,“成智”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它需要知礼成性,变化气质,需要居敬穷理,切己自反,需要致良知,随处体认天理。知识是学习来的,意志是磨练来的,情感是积淀来的,情操是陶冶来的,气质是变化来的,变化是需要工夫的。对于工夫,依照笔者的诠释,以现代语言来表达就是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朱熹曾经说,一部《论语》从开始的《学而》到最后的《尧曰》,都是做工夫的。王阳明也说重工夫而不重效验。由工夫而来的气质、人格以及境界就不一般了。故而,智慧就是由此而来的,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后天发育。学者们对此也讨论不少。

猜你喜欢

甘泉心学天理
王阳明和拉康主体观比较
支部联建润“甘泉”
地理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走近岭南大儒
易筋经(九)
易筋经(八)
漫谈王阳明的“天理”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浅谈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