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疗法作用机制的探讨

2016-03-11郭喜利程大伟周建伟

光明中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火针针灸疗法

郭喜利 王 敏 胡 政 程大伟 周建伟



【针灸探骊】

火针疗法作用机制的探讨

郭喜利1王敏1胡政1程大伟1周建伟2△

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0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回顾以往针灸文献,总结火针的治病规律,以期用现代医学语言对该疗法的作用机制进行明确阐述。方法以近10年来与火针疗法作用机制相关的文献为基础,从火针之温热的特点着手对该疗法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该疗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抗炎、抗癌、对神经及组织修复等。结论火针被广泛应用于痹症、皮肤病、哮喘、癌症等疾病。

关键词:火针温通法优势病种作用机制文献计量学

火针疗法又被称为“温通法”,是针刺利用热能为人类防止疾病的首创。在古代称之为燔针、焠针、白针、烧针。它的特点是将针烧红,然后快速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祛疾除病的目的。中医认为该疗法可用于痹证、寒症、经筋病、疮疡、心腹痛、哮喘等疾患[1],并且效果其已在临床得到一定程度认可。然而目前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很多仍停留在古人唯象语言的描述,这就限制了该疗法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因此,用现代科学理论对火针疗法的机制进行重新认识不仅是该疗法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医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需要。

笔者以近10年火针疗法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对该疗法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用现代科学通用的语言对该疗法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阐释。

1 火针的思考

火针疗法作为针灸疗法中一种独特的医疗手段,由于受到社会历史中的种种原因以及该疗法本身特点的限制使火针的发展落后于毫针。火针疗法作为温通之法,具有火针和灸的双重作用,重点在于温热。古代医家认为,人体之气喜温恶寒,寒则凝聚不通,温则流而通之。火针疗法借助火力,无邪则温补,有邪则胜寒。凡属寒热虚实,病灶轻重远近,均可用之。寒病得火而散者,犹如烈日消冰,即寒随温解;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虚证得火而状者,犹如火迫冰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效;实证得火而热者,犹如火能消物,有实则泄。因此该疗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火针疗法的重点在于其针体要“红”。红是指烧针时针体要烧至通红,趁针体通红迅速将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强调针“红”,原因有二,一为针身烧得通红穿通力强,刺入穴位时阻力小,缩短进针时间,故可减少病人的痛苦;二为针身烧得温度越高,火力越大,刺激量越强,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之力就越明显。烧红的针体,从此出发则是研究火针疗法作用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贺普仁先生等曾对一些患者进行火针治愈前后的甲皱微循环和红外线热象图的观察,发现火针治疗后甲皱微循环得到明显的改善,如:血色变红;血流速度变快,血流态势好转。如红外热象图反应,火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温度明显提高。由此对火针机制的探讨必须抓住其针体烧“红”之特点。以下将以此为着眼点,对火针疗法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2 火针疗法作用机制的探讨

2.1改善微循环、刺激痛敏结构这可谓是火针疗法最直接、最好理解的治病机制。在《灵枢·官针》篇记载“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在《伤寒论》中记载“焠刺者,燔针取痹气也”。从物理学角度看,火针疗法,利用火针和灸的双重作用,刺激穴位和部位,增强人体的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机能。任连芳等[2]根据临床经验认为火针可以起到针与灸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李彬等[3]用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提示火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状态、血液流变及微循环。韩润露等[4]报道火针可以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度,降低血清白介素-1,认为对血清白介素-1的调节可能是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内在机制之一。赵明华[5]研究说明火针疗法可用于颈型颈椎病的疼痛。还有研究表明火针的刺激对人体感痛系统的调整;热效应对血液循环与局部新陈代谢的改善;灼伤产生的局部组织性质变化对局部微环境的改善和对炎性物质的消除。2.2调整体液免疫,提高抗敏能力中医学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通过温热刺激,火针可温化肺之寒邪,疏通肺之经气,达到宣发、肃降、而喘息自止的目的。如在《针灸资生经》中记载“与人治疗哮喘,只缪肺腧,不缪他穴”。于雯等[6]通过现代研究表明火针可以降低哮喘患者异常增高的血清IgE水平,降低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减轻过敏原对人体的损害、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体液免疫调节、抗过敏的作用。

2.3作用于白细胞,促进炎症消退、伤口愈合古人早有“以热引热”“火郁发之”的理论。当热毒内蕴,拒寒凉之药而不受,清热泄火之法无法发挥作用,而火针疗法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引动火热毒邪外出,从而使热清、毒解。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火针称为“白针”,用于治疗疮疡;在《针灸聚英》中记载“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疡在内,外皮无头者”。吴珮玮等[7]研究表明火针可以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促进白细胞的渗出并提高其吞噬功能,进而帮助炎症消退,使炎症局限化。

2.4改善机体内环境,增强抗癌能力“火针疗法”所消之症结包括气、血、痰、湿等各种病理障碍积聚凝结而成的肿物、包块,无论其长在体表还是集结体内,火针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在《外科正宗》中记载“火针之法独称雄,破核消痰立大功”。在《针灸聚英》中有“破痈坚积结瘤,皆以火针猛热可用”。蔡国庆等[8]研究表明火针可以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使炎症吸收、消散来治疗输卵管积水。此外部分研究证明火针可以对抗癌症,如贾友香等[9]用研究说明:用火针直接刺入肿瘤的实体,可将癌细胞烧死, 使之有选择的凝固性坏死, 通过腐熟, 化为脓血, 从针孔排出, 结痂封口。李树成等[10]研究证明:火针四花穴配合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的IL-6、TNF-α 水平降低幅度更大,使机体更加趋于细胞免疫的平衡状态,说明通过火针四花穴的扶正补虚作用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内环境,调节细胞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5促进神经再生与修复、缓解疼痛疼痛乃经络不通,气血闭阻所致。火针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之功。在《针灸资生经》中记载“腰痛出入甚艰,予用火针,微微频次肾俞,行履如故”。贺普仁先生等[11]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火针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及修复,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血行,使血流速度加快,改善血流态势,增加血流量等,从而有效地缓解疼痛。

2.6加速血流、促进组织修复火针可以起到加速血流的改善血流变的作用,而血液流变学的发展促进了针灸治疗学的发展。关芳等[12]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火针可以降低脑缺血再灌注的全血粘度,并证明隔两日进行火针治疗效果较优,同时可以运用火针疗法治疗一些经久不愈的疮口或其它慢性溃疡,如破溃的瘰疠、臁疮等,可收生肌敛疮之效。火针可使气血畅通和加速,故疮口周围瘀积的气血可流动消散,以增强病灶周围的营养,促使组织再生,疮口自然愈合。阎翠兰等[13]研究证明火针可以通过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缺血等病理变化、加速循环,使受损组织重新修复治疗压疮。

2.7高温灭菌、改善皮损痒症是一种发生在体表的不适,像虫虱叮咬,瘙痒无度。利用火针疗法可促进体表气血流动,营养加强,根据“血行风自灭”之理驱动风邪无存留之处,血足风散则痒止。葛美群等[14]总结2003—2013年火针疗法的治疗表明火针可以用于多种病毒性皮肤病。黄蜀等[15]研究证明:火针可以通过高温杀灭各种致病菌,从而应用于皮肤病领域。王俊志等[16]则研究说明火针可以直接刺激毛囊,打开闭塞的毛囊口使皮脂腺炎性物排除,促进炎症消散。

2.8调节血浆渗透压、降低神经兴奋性中医认为肌肉抽搐乃筋失血养而至。用火针点刺抽搐、拘挛之局部,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加局部的血液供给,筋得血则筋柔而不拘急,抽搐自定。面肌痉挛。赵明华等[17]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火针刺激能加强局部组织代谢,调节拘挛手指的血浆渗透压,改善血液循环,降低患处周围神经的兴奋性。

综上所述,火针疗法作用机制复杂,涉及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的环节和物质。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火针的烧红针体,这是有必要的,因为火针疗法作为温通之法其引起的良性刺激如何转化为机体生物学有效信息,这是火针疗法起效的关键环节。充分认识清楚这一始动环节,才能万变不离其宗,抓住该疗法作用机制的核心。当然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可将火针疗法起效的全过程分为2个环节,即火针的温热性的传导机制、靶器官的效应机制。从这一过程入手层层递进,挖掘出2个环节中的关键因素,或许能更系统的阐释该疗法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孙立明, 李岩, 王宏业. 火针临床优势病种的文献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 2009, 28(7): 428-431.

[2]任连芳, 顾群. 火针治疗痹症100例[J]. 光明中医, 2008, 23(6): 751-751.

[3]李彬, 谢新才, 王麟鹏. 火针治疗膝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 北京中医药, 2011, 30(12): 923-924.

[4]韩润露, 杨晶, 张天生. 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 α的影响[J]. 针刺研究, 2012, 37(2): 114-118.

[5]赵明华.火针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痛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4, 29(7): 1452-1453.

[6]于雯,杨慎峭,吕玉玲. 火针对哮喘患者肺功能IgE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 四川中医, 2004, 22(12): 9-10.

[7]吴佩玮,黄蜀. 火针治疗痤疮的机理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0): 13-15.

[8]蔡国庆, 楚兰英. 火针治疗输卵管积水41例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04, 23(4): 9.

[9]贾友香. “火针”高温“烧死”癌细胞[J]. 中医药指南, 2007, 9(1):78-79.

[10]李树成,张英,林丽珠.火针四花穴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1L-6.TNF-α 的影响[J]. 新中医, 2014, 46(5):170-173.

[11]贺普仁. 火针的应用及机理研究[J]. 中国中医药, 2004, 10(2): 21-23.

[12]关芳, 张天生, 靳聪妮, 等. 不同间隔火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光明中医, 2013, 28(4): 680-681.

[13]阎翠兰,刘清军,杨鹏. 火针治疗褥疮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10,30 (10): 819-821.

[14]葛美群,龚丽萍,马骏. 火针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4,29 (9): 2024-2025.

[15]黄蜀, 张艳, 陈纯涛,等. 火针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的临床研究——附:128例病例报告[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27(4):13.

[16]王俊志, 温家宝, 刘畅, 等. 解毒消痤饮配合毫火针治疗痤疮(痰湿凝滞证)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5, 30(2): 311-312.

[17]赵明华, 钱虹, 庄礼兴. 火针八邪、上八邪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的临床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0(2): 175-178.

通讯作者△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5.037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5-0683-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黄蜀2015-03-20)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Fire Needle Therapy

GUO Xili1WANG Min1HU Zheng1CHENG Dawei1ZHOU Jianwei2△

(1.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ichuan Province Second Hospital of TCM, Chengdu 6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review past literatures, 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regularity of fire needle, and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fire needle according to modern science. MethodsComputerized literature searches were performed for articles of the mechanism of fire needle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this therapy was studied in terms of the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fire needle. ResultThe effect of the therapy mainly included increasing blood circulation, improving immunity, anti-inflammatory, anticancer, and accelerating the restoration of nerves and tissues. ConclusionThe therapy is widely used in Bi syndrome, skin disease, asthma,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

Key words:Fire needle; Warming dredging therapy; Dominant diseases; Action mechanism; Bibliometrics

猜你喜欢

火针针灸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神奇的火针疗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