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砂的中蒙医药对比研究

2016-03-11佟海英张少乾陈绍红呼日乐巴根乌兰其其格

环球中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白脉朱砂药性

张 月 佟海英 李 婧 张少乾 陈绍红 呼日乐巴根 乌兰其其格

·学术论坛·

朱砂的中蒙医药对比研究

张月佟海英李婧张少乾陈绍红呼日乐巴根乌兰其其格

朱砂作为中、蒙医药交叉用药,在两种医药中的认识和应用各有异同。本文对朱砂在中、蒙医药中的来源、炮制、药性及功效应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种医药中的朱砂均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味甘、性寒凉,并均用水飞法炮制。另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升降浮沉及归经理论还明确了朱砂归心经、性沉降。中医药对朱砂毒性的认识从开始的无毒到经火炼后有毒,再到“久服呆闷”,至今认为朱砂有毒、不宜入煎剂或大量久服。蒙医药对朱砂毒性记载较少,但也认为大量或久服会产生毒性。在功效及应用上,中、蒙医药均认为朱砂具有安神、镇惊止痉、清热解毒的作用,与牛黄、珍珠、黄连、甘草、寒水石等药配伍,可治疗失眠、惊风、癫痫、外毒疮疡等症。而中医药中朱砂偏于安神,且具有明目的功效,故还常与当归、生地黄、麦冬、酸枣仁或磁石等配伍,治疗阴血不足之失眠及视物昏花;蒙医药中朱砂偏于清热解毒,并可固脉、接骨,故常与麝香、五鹏丸、红珊瑚等配伍,治疗白脉病及骨折等。

朱砂; 中医药; 蒙医药; 对比研究

中医药和蒙医药均是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且各成体系、各具特色。朱砂作为传统矿物药在中、蒙医药中均有使用,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本文对中、蒙医药中朱砂的来源、炮制、药性及功效应用进行对比研究,以便在进一步研究中对相同之处加以重视,对不同之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认识朱砂并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朱砂的来源

中医药中,朱砂又名丹砂、辰砂等,在本草文献中首载于《神农本草经》[1],称之为“丹砂”。《名医别录》[2]载:“生符陵。”《本草经集注》[3]载:“乃出武陵西川诸蛮夷中,皆通属巴地,故谓之巴沙。”《本草图经》[4]载:“生符陵山谷,今出辰州、宜州、阶州,而辰州者最胜,谓之辰砂。”《本草纲目》[5]载:“丹砂以辰、锦者为最。”据考证[6],古本草中武陵西川亦就是溪、溆、锦州地,同样就是五溪、麻阳诸山地,即中国重庆、贵州、湖南等地。现代《中药学》[7]载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主要产于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蒙医药中,朱砂最早载于18世纪的蒙药学著作《认药白晶鉴》[8]。但该书认为朱砂为人造矿物药,将朱砂与其他药物相混淆。这被另一部重要蒙药学著作《蒙药正典》[9]纠正:“《蓝琉璃》《晶串》《认药白晶鉴》均认为为人造,但非此也”,指出朱砂“为三方晶系矿物辰砂”,“多产于印度和汉地”,“天然朱砂红紫色,状如针排列,熔炼出水银”,并与轻粉相鉴别道:“有人把达础以为朱砂是误解的。达础应该是轻粉。”现代蒙药学著作中,《中华本草·蒙药卷》[8]《现代蒙医学》[10]《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1]均载有朱砂“名朝伦—雄胡”,为硫化物类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主产于贵州、湖南、四川。《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12]记载朱砂为“蒙古名朝伦兴胡”,“为三方晶系硫化物类矿物辰砂”,“产于西南、青海、甘肃、湖南、河南、陕西等省区;墨西哥、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有出产”。

由此可见,中、蒙医药所用的朱砂来源基本相同,均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主要产于贵州、湖南、四川等地。

2 朱砂的炮制

中医药中,对于朱砂的炮制,在《华氏中藏经》中首提“研”的炮制方法[13]。此后出现加热如“东流水煮”“火煅”,加辅料如甘草、紫背天葵、蜜等,以及水飞的炮制方法。由于逐渐认识到加热可增加朱砂的毒性,现代多采用水飞的炮制方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4]载:“取朱砂,用磁铁吸去铁屑,或照水飞法水飞,晾干或40℃以下干燥。”《中药学》[7]载:“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照水飞法研成极细粉末,晾干或40℃以下干燥。”

蒙医药中,《现代蒙医学》[10]载:“取朱砂,用磁铁吸去铁屑,研成细粉,或用水飞法水飞后晾干。”《蒙古医学经典丛书·药物学》[15]载:“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此外,在蒙药文献《无误蒙药鉴》《蒙药学》《蒙药炮制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中华本草·蒙药卷》等考证中,均采用的是水飞法炮制[16]。

可见,中、蒙医药对朱砂的炮制均采用水飞法。现代研究也表明[17-18],水飞后朱砂的质量较好,毒性较低。

3 朱砂的药性

中药与蒙药在药性理论方面有相似之点,但也有不同之处,如中药有四气,而蒙药只分为寒、热二性。中药通过药物的药味反映药物的功效,而蒙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药物具有的重、油、寒、钝、轻、糙、热、锐等药性。中药以升降浮沉和归经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和作用归属;而蒙药没有系统的升降浮沉和归经理论。至于毒性,两种传统药学均很重视[19]。中、蒙医药基于各自的药性理论,两者对朱砂药性的认识也各有异同。

3.1性味

中医药中,早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1]即有对朱砂四气、五味的记载,认为“丹砂味甘,微寒”。此后的本草文献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嘉佑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本草新编》《本草备要》等均认为朱砂“味甘、微寒”,对此认识相对统一。

蒙医药中亦认为朱砂味甘、性凉。如《中华本草·蒙药卷》[8]载朱砂“味甘,性凉”。《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1]载有朱砂“甘,凉”。《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12]载朱砂“味甘,性凉”。《现代蒙医学》[10]载朱砂“性味:甘,凉”。

中、蒙医药均认为朱砂味甘、性偏寒凉,且寒性可用于热证,不同的是对甘味的理解有所不同。中医药认为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功效。蒙医药认为甘味是以五元中的水、土二元素为主组成,具有重、钝、寒、稀、固、脂、柔、和8种功能,可增强体力,强壮体质,清赫依、协日等[20]。

3.2毒性

中医药中,从汉代以《神农本草经》为首的本草著作普遍认为朱砂“无毒”,到唐宋时期逐渐认为朱砂生用无毒、经火炼后有毒。如《药性论》[21]载:“有大毒”;《本草衍义》[22]载:“但宜生用,炼服少有不作疾者”;《绍兴本草》[23]载:“在方生用之,即微寒无毒。若经伏火炼之,即性变大热而有毒矣。”至清代,对朱砂的毒性则认识到不可大量服用或者久服,如《本草从新》[24]言:“独用多用,令人呆闷”;《本草撮要》[25]载:“独用多服,令人呆闷”;《本草求真》[26]载:“久服呆闷。”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学》均认为朱砂有毒,不宜入煎剂或大量久服。

蒙医药中,药性理论包括药力、六味、药物消化、八性、药效[27],并未明确将毒性列入其中,对朱砂毒性的记载也相对较少。如《蒙药正典》《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等均未提及朱砂毒性。仅在《内蒙古蒙药材标准》《中华本草·蒙药卷》的使用注意中注明“本品有毒,不宜大量久服”。可见蒙药药性中虽未明确提出朱砂毒性,但也认为朱砂大量或久服会造成毒性。

3.3升降浮沉与归经

中药药性理论包含升降浮沉及归经学说,认为朱砂质重,具有沉降的性质,故可重镇安神等。在药物归经方面普遍认为朱砂归心经,故对治疗心经的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口舌生疮等具有较好效果。

蒙药药性理论没有系统的升降浮沉及归经理论,这可能与蒙医三根理论的秉性以及六基症理论有关。由于三根理论较抽象,没有具体指人体哪个部位或脏器、经络,所以不能系统的整理为归经理论[19]。

4 朱砂的功效与应用

4.1相同之处

4.1.1安神 中医药中朱砂为镇心清火,安神定志之药,可与黄连、栀子、磁石、麦冬等配伍治疗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烦躁不眠等;与当归、生地黄、炙甘草、酸枣仁、柏子仁等配伍治疗阴血不足之失眠多梦、惊悸怔忡等。蒙医药中,《内蒙古蒙药材标准》《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现代蒙医学》等均认为朱砂具有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失眠不寐等症。

4.1.2镇惊止痉 中医药认为朱砂质重而镇,略有镇惊止痉之功,可与牛黄、麝香、全蝎、钩藤等配伍治疗热入心包或痰热内闭所致的高热烦躁、小儿惊风、癫痫等,如安宫牛黄丸、牛黄散。蒙医药亦认为朱砂可镇惊止痉,治疗偏瘫、癫痫、惊厥、小儿惊风等症,如与巴豆、黄连、牛黄等配伍,制成绰伦雄胡-5用以治疗小儿惊风、抽搐[15]。

4.1.3清热解毒 中医药中朱砂不论内服、外用,均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与雄黄、山慈菇、大戟等配伍治疗疮疡肿毒;还可配冰片、硼砂外用,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如冰硼散。蒙医药亦认为朱砂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内服可配甘草、天竺黄、贝母、寒水石等,治疗小儿肺炎等。外用可与麝香、冰片、雄黄、珍珠母等配制外用溃疡散,治疗咽喉肿痛等,还可治疗疮疡、刀伤、创口化脓等。

4.2不同之处

4.2.1明目 中药理论中朱砂还具有明目的功效,可治疗视物昏花。《神农本草经》载:“益气明目”;《本草备要》[28]载:“明目发汗”;《本草从新》[24]载:“明目祛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4]载“明目”。如《备集千金要方》中的磁朱丸以磁石、朱砂、六曲为末,炼蜜为丸。主明目,常服益眼力,众方所不及。《太平圣惠方》中的朱砂丸将朱砂研细为末,放入青羊胆中阴干,对于视物昏暗者,能令彻视见远。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完善,朱砂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可以治疗多种眼科疾病。

4.2.2固脉 蒙医药中,朱砂可以愈“白脉”,用以治疗蒙医中的“白脉病”。蒙医药理论认为白脉运行于人体周身,在调节内脏活动、肢体运动及生命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而白脉病是赫依与血交搏,使白脉运行受阻引起的以麻木、肿瘤、萎缩、拘挛等为特征的病症,并认为朱砂对其具有调节作用。如《蒙药正典》[9]提到朱砂可“固脉及骨脂”。《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1]言朱砂可愈“白脉”,用于治疗“白脉病”等。《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12]载朱砂具有治疗白脉及脑病功能。如与五鹏丸、红珊瑚、珍珠等镇静、祛脑疾药配伍,制成十三味大鹏丸,可治疗萨病、白脉病等。

4.2.3接骨 在蒙医药中朱砂还具有接骨、固骨质的功效,用于治疗外伤骨折、骨质疏松等症,如《蒙药正典》[9]载朱砂“固脉及骨脂”。《中华本草·蒙药卷》也记载朱砂可接骨、固骨质,主治骨折、骨质疏松等症。在临床治疗中,与麝香等配制为九秘散,并视其愈合程度酌情选用以酒或鸡蛋清调敷,用以消肿止痛,接骨疗伤。

5 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蒙医药在朱砂的药物成分及来源上均保持一致;炮制上,也都采用水飞法对其进行炮制以达到减毒的目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朱砂蒙古名的翻译并不统一,有“朝伦—雄胡”“绰伦·雄胡”“朝伦兴胡”等,故建议统一、规范朱砂蒙古名的汉文翻译。

在朱砂的药性上,中、蒙医药均认为朱砂味甘、性偏寒凉、质重。中药药性理论更加明确了朱砂归心经、具有沉降的性质;蒙医药中甘味还具有固的作用,认为朱砂可固脉及骨质,对此,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对于朱砂的毒性,中医药从开始的无毒到经火炼后有毒,再到现今认为朱砂有毒、不宜入煎剂且不宜大量久服。蒙医药虽也提到朱砂大量或久服会产生毒性,但相关记载较少,且并未明确将毒性列入药性理论中。因此,蒙药药性理论可在药物毒性方面作进一步完善。中、蒙医药均对朱砂毒性较为重视,故今后应对朱砂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在朱砂的功效及应用上,中、蒙医药均认为朱砂具有安神、镇惊止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惊风、癫痫、外毒疮疡等症,均与牛黄、珍珠、黄连、甘草、寒水石等药配伍使用。不同之处在于,中医药理论中朱砂偏于安神,用以清心养血安神;还具有明目的功效,与磁石等配伍治疗视物昏花。蒙医药则认为朱砂偏于清热解毒,此外还可固脉、接骨,用于治疗蒙医中的“白脉病”以及外伤骨折、骨质疏松等。因此,两种医药中,朱砂在安神、镇惊止痉、清热解毒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中应加以重视;在明目、固脉及接骨方面,中、蒙医药可相互借鉴,并应进一步探索其作用规律和机制。

总之,中、蒙医药两种传统医学对朱砂均较为重视。而目前对朱砂的药理、毒理机制研究尚不充分,故应客观、谨慎地看待朱砂的合理用药问题,同时多角度地对朱砂的作用规律及机制进行探索,从而使朱砂在疾病治疗中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

[1] 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3:13.

[2]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

[3]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29-130.

[4] 宋·苏颂.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6.

[5]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517.

[6] 刘芃,吴家荣.朱砂现今主要产地的本草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4):50-51.

[7]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83-384.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蒙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9-40.

[9] 柳白乙拉.蒙药正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51-52.

[10] 琪格其图.现代蒙医学[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181.

[11]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蒙古蒙药材标准[S].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08.

[12] 蒙古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医学》编委会.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362.

[13] 郭志勇,李向日.朱砂的炮制及研究现状概述[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7.

[1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37.

[15] 奇·太宝,色仁那木吉拉,苏和毕力格.蒙古医学经典丛书·药物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162.

[16] 毕立夫.蒙药炮制规范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396.

[17] 余立友,徐喆,胡望生,等.朱砂的毒性和配伍及其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药业,2007,16(4):58-59.

[18] 夏晶,曹帅,吴赵云,等.药用朱砂的基源考证及实地调研[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269-1272.

[19] 佟海英,高学敏,王淳,等.中药与蒙药药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5(33):607.

[20] 仓都古仁.实用蒙药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20.

[21] 唐·甄权.药性论[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22]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2.

[23] 南宋·王继先.绍兴本草[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35.

[24]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188-189.

[25] 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145卷·本草撮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90.

[26]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232.

[27] 阿古拉.蒙医药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46.

[28] 明·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238.

(本文编辑:韩虹娟)

R29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6.06.01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27B05)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张月(硕士研究生)、张少乾(硕士研究生)、陈绍红],民族医药学研究所(佟海英);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李婧(硕士研究生)、呼日乐巴根、乌兰其其格]

张月(1989-),女,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蒙药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E-mial:zhy026@126.com

佟海英(1976-),女,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蒙药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E-mail:haiyingtong@sohu.com

2016-01-04)

猜你喜欢

白脉朱砂药性
藏医治疗白脉病用药规律及寒热证型方剂药性分析
衡南朱砂坳为何再也不出朱砂了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蒙医治疗白脉病方剂及用药特点的文献研究△
朱砂记
探秘藏医对白脉病的认识 白脉软膏低费用高疗效
含朱砂、银朱蒙药的安全性研讨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朱砂和朱砂安神丸对小鼠肝组织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