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之我见

2016-03-11

光明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温病

赵 琳 曾 婷



【经典温课】

“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之我见

赵琳曾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伤寒易伤阳气,故临床救阳而远阴; 温病易伤阴,故救阴而远阳。故众多医家常常忽略了“伤寒也应护阴,温病亦要救阳”这一重要思路。现从理论上谈及这一思路,望能为众医家提供帮助。方法以众多医家书籍文献为基础,从理论角度证实“伤寒护阴,温病救阳”的重要性。结果查阅古今书籍文献后,发现已有许多医家注意此思路并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结论“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亦很重要,临床切勿忽视。

关键词:伤寒; 护阴; 温病; 救阳

1 伤寒护阴

伤寒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表现为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故众多医家认为伤寒的治疗都要顾护阳气,但事实上他们却忽略了伤寒治疗也离不开护阴。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谈及伤寒护阴之重要性。

1.1急下存阴《伤寒论》云:“阳明病,脉迟……腹满而喘,有潮热,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1]以此用治阳明腑实证。主要表现为大便不下,腹部胀满,硬满拒按,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舌苔黄而干,脉沉实。阳明腑实证是大肠燥屎已成,痞满燥实俱备,此为邪热亢盛,津伤化燥的极期阶段,故应及时峻下燥热,以存胃阴。叶桂亦有“伤寒邪热在里,下之宜猛”之说,此时阳明腑实已成,邪热内盛,如不猛下,势必涸竭阴液。其实,《伤寒论》中有阳明三急下证与少阴三急下证,皆属腑实已成,邪热在里,故不待痞满燥实皆俱,而先急下,以“釜底抽薪”之法,及时挽救津液。故此,可以看出仲景治疗伤寒急下证时对阴液的顾护,这也足以证明伤寒存阴的重要性。

1.2补阴攻邪《伤寒论》云:“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1]以此用治胃热津伤气逆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心烦不眠、身体虚弱、少气不足叹息、气逆欲吐、舌红干燥少津、脉虚数。此为大热已去,正虚邪恋,余热未尽,津液受损。故治疗当以补阴攻邪。治疗正虚邪恋阴液耗伤的疾病时,一定不能忽视补阴以扶助正气,从而抗邪外出。正如《景岳全书·伤寒典》云:“若虚在阴分,而液涸水亏,不能作汗,则当用补阴益气煎、三柴胡饮,或三阴煎、左归饮之类,此壮水制阳,精化为气之治也。”[2]故张介宾之观点亦可体现伤寒补阴扶正以攻邪之说。

1.3清热育阴《伤寒论》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1]以此用治少阴病烦躁证。主要表现为身热、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为少阴病邪从热化,灼伤真阴,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无制而上炎,阳不入阴,以致心肾不交。故治疗时如纯用苦寒之品不能救阴,纯用养阴之品又恐恋邪,所以当以滋阴与清热并举,二者相互协调。正如吴瑭解释黄连阿胶汤说:“以黄芩从黄连,外除壮火而内坚真阴,以芍药从阿胶,内护真阴而外捍亢阳,名黄连阿胶汤者,取一刚御外侮,一柔以护内主之义也。”[3]以上之观点,皆足以证明治疗伤寒寒从热化类疾病时切不可忽视育阴的重要性。

除以上三点可说明伤寒不仅要救阳,还应护阴,此外还有如桂枝汤的和阳滋阴、芍药甘草汤的酸甘化阴、芍药甘草附子汤的扶阳益阴、炙甘草汤的通阳滋阴、猪苓汤的利水滋阴等等。无论从急下存阴、补阴攻邪、清热育阴,还是其他许多角度,都可看出,仲景对于阴液的看重并不少于对阳气的看重。故治疗伤寒疾病时,切不可忽视护阴的重要性。

2 温病救阳

温病乃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以发热、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为主要临床表现。依据温病辨证特点,以清热存阴为基本治疗原则。但在治疗时顾护阳气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以下三方面将提及温病救阳的重要性。

2.1回阳固脱暑邪是温病中重要病邪之一。暑邪为阳邪,其性升散,易伤津耗气[3]。若外感暑邪,则大量汗出,正如《素问·举痛论》云: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4]古人有云:“阳病者气病也。”故感受暑邪,即可演变为手足厥逆,阳气损伤的证变。正如《温热论》云: “暑伤气分,汗则耗气伤阳。”温热易于伤汗,故也易伤阳,所以救阴之时,也需要顾护阳气,以保生机。笔者查看古籍,亦发现古今许多医家以此运用于临床,而收效显著。例如:《温病条辨·下焦》中四十四条,湿久脾肾阳虚之安肾汤;五十八条劳疟,气血两伤,胁有疟母之加味异功汤;六十一条少阴三疟,气血两虚之扶阳汤等。徐惠芝等[5]用回阳救逆剂治疗小儿温病效果明显。无论是吴瑭,还是现代医家的治疗经验,都可以体现温病的治疗中回阳固脱的重要性。

2.2温阳利水吴瑭曰: “暑必兼湿。”[3]陈光淞曰: “湿多热多。”[6]湿热胶合,相互为患。治疗此类疾病时,单用清热之法,其效不显,湿邪不去,热无透泄,所以要化湿与清热并举。故治疗以温药化气,使气助湿化,另外再寒凉泻热,则寒热并用,湿热从二便解而自愈。赵绍琴教授[7]指出“湿热证若贪凉饮冷或误用寒凉之剂,更伤阳气,寒则涩而不流,气机更加闭塞,湿郁势必加重,热势愈难外透,而成坏证。”故治疗湿热疾病时,且要注意不能只注重清热而忽视湿邪,恐致病情更加严重。

除此,水湿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湿胜”则“阳微”,脾阳虚损,湿热为患,无借阳助热之势,因而热病寒化。若病久导致心脾肾三脏阳衰,温化无权,水湿泛滥,常表现为形寒神疲,心悸头晕,面目浮肿,尿少而短,舌淡,脉沉细。治疗宜温阳利水。温壮肾阳,如“釜底加薪”使散者散,利者利,健者健,从而使湿邪得以排出。就如叶桂曰:“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毕礼明[8]等亦从“湿胜阳微”运用温阳利水治疗慢性肾病,效果显著。这都体现了古今医家对温病温阳利水方法的重视。

2.3补正救偏肺五行属性属金,为肾之母,若辛凉太过,耗散肺气,则肾阳受累,温煦形体失司。肾阳亏损,则不能温脾,温助心阳、肺卫,则相互为病,病则寒化。如脾阳不振,伏暑因气虚不能传疏暑湿外泄,则停留于体内,日久,必致阳虚。故在治疗温热病中,也应顾护阳气,佐以热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应了《黄帝内经》“寒热温凉,反从其病”的道理。例如吴瑭在《温病条辨》中提到“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3]另外他还提出如治湿温病,热重于湿的白虎加苍术汤,原方用大清阳明气分之热的药味,独加苍术一味,苦温以燥太阴之湿。以上均可说明在治疗热病过程中,佐以温热药可调节至偏,而且起到补正救偏的作用。

3 结语

人体有禀赋之异,素体阴阳之差,四季气候不同,故病有寒热虚实之变。所以,在临床之中,往往病因是热,病机转寒; 或病因是寒,病机转热。故而,伤寒之病要注意保护阴液,温热之病要记住顾护阳气。在临床上,我们也不可忘却:寒温并用,收效较佳。合理准确的掌握病机,从而准确的辨证施治,使临床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熊曼琪.伤寒学[M].2 版.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74,318,251.

[2]冯兆张.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

[3]林培政.温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73,16,245.

[4]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

[5]徐惠芝,徐福畴.小儿温病用回阳救急剂的经验[J].中医杂志,1964,10(1):29-30.

[6]杨宁.温病治则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1992,7(1):11-12.

[7]彭建中,杨连柱.赵绍琴临证医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39.

[8]毕礼明,马济佩.从“湿胜阳微”谈温阳利水法在中晚期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0):1710-1711.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4.011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4-0479-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刘言言2015-03-26)

猜你喜欢

温病
“胃系温病”理论探析*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温病教学中应用“以纲带目”教学法的探讨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温病条辨》脉诊探蕴
“融入式”温病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
浅谈《伤寒总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
宋代温病病因说对明清温病学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