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6-03-11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8期
关键词:右小腿筋膜患肢

刘 雁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骨科 山东 泰安 271500)

骨筋膜室综合征(OCS)又称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或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是骨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此病患者的肢体受到创伤,其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升高,进而导致其骨筋膜室的内容物(肌肉、血管、神经)发生病变及缺血性坏死[1]。此病的发病部位多为前臂掌侧和小腿。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对此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不错,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骨折部位的愈合。为了进一步探讨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对近期我院收治的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近期我院收治的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该患者的年龄为40岁,性别为男性。该患者因出现交通事故导致发生右胫腓骨双骨折。骨折发生后,患者没有及时就医,其右小腿严重肿胀且疼痛难忍,故到我院进行就诊。在入院时,患者的体温为39.2℃,其呼吸频率为23次/min,其血压为92/60mmHg,其脉搏为94次/min,其机体的营养状况较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和问诊,其右小腿严重肿胀、疼痛难忍,右小腿外后侧的皮肤大面积缺损甚至坏死,且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患者右下肢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其右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一般,据此,确诊其患有右胫腓骨双骨折及骨筋膜室综合征。

1.2 治疗方法

患者的病情一经确诊,立即对其进行筋膜切开减压术,以防其骨折部位的肌肉和神经发生缺血性坏死。手术结束后,用凡士林纱布对其切口进行填塞,用无菌敷料对其切口进行包扎。待患者的骨折部位消肿后,再为其缝合切口[2],并对其进行石膏外托固定术。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高压氧、脱水、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的时间为1个月。

1.3 护理方法[3]

首先,护理人员通过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其临床表现为:①右小腿严重肿胀;②右小腿的疼痛感较严重;③右下肢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④存在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⑤受创部位皮肤组织 的完整性受损;⑥体温较高;⑦机体的营养状况差;⑧生活自理能力差。据此,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中医整体护理方案,具体的护理方法是:①中医理论认为,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三分靠治疗,七分靠休养”。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生活起居、饮食方面的护理,保持病室环境的安静、整洁,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适宜。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按时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避免下床活动,以减少其患肢的活动量。并告知患者家属不要抬高及按摩患者的患肢,以免加重其患肢缺血的症状。为了预防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并发症,护理人员严格控制探视的人数。此外,中医理论认为:食药同性。因此,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及纤维素的食物,指导其多食用动物的肝脏、蔬菜、瘦肉、水果及奶制品,以达到补益血液、滋养肝肾的目的,进而促进其骨折部位的愈合。②中医理论认为,让患者休养心性、调适情志会对其病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患者入院后,其精神压力较大,存在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鼓励、安慰患者,为其详细讲解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等,并为其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而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③进行手术后,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定时为其测量体温,对其切口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为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定时观察患者患肢末梢的温度。如果患者患肢发绀、麻木、疼痛的症状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对其进行处理。疼痛是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为患者准备好术中使用的止痛药物。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穴位针刺治疗,以缓解其右下肢疼痛的症状。针刺的穴位主要包括内庭穴、足三里穴及合谷穴。如果患者右下肢疼痛的症状较严重,遵医嘱为其使用止痛药进行治疗。④中医理论认为,手术结束后,指导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其机体的血液循环,还能疏通经络、调节肺腑,进而促进其骨折部位尽快愈合。因此,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在此期间,为了恢复患者患肢关节的功能,防止其患肢的肌肉萎缩[4],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右下肢上下关节和肌肉的收缩训练。每次进行收缩训练的时间为100s,每天进行10次收缩训练。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为其适当增加训练的强度。

2 结果

治护结束后,患者小腿肿胀的症状消失,右小腿的疼痛感减轻,右下肢能自主进行活动,皮肤缺损处的愈合情况良好,体温下降至正常水平,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上述临床表现均符合出院的指征,故同意该患者出院。

3 讨论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创伤综合征。此病发生后,患者如果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受创部位会出现肌肉坏死、神经麻痹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因此截肢,甚至会因肾衰竭而死亡。有研究发现,对此病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不错,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在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整体护理前,护理人员应对其病情进行有效的评估,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医整体护理,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这说明,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颜娟芬.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13例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1):30-31.

[2] 郑华,王群波.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54例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20):2171,2176.

[3] 王全华,耿静雅,赵婷婷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2,(36):261-262.

[4] 谷秀改.中医护理对改善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作用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2,05(8):623-624.

猜你喜欢

右小腿筋膜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追风逐日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高频超声诊断软组织异物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