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X线检查的准确性研究

2016-03-11李正权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8期
关键词:外踝内踝尖端

李正权

(盐城同洲骨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7)

踝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性疾病。踝关节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高的活动频率,极易发生损伤[1]。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踝关节的功能就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对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降低其踝关节再次发生损伤的几率,对促进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进行X线检查是临床上诊断急性踝关节损伤最为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为了进一步探讨用X线检查对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我院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这66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进行踝关节损伤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②患者的年龄均在18岁以上。③患者的踝关节均为首次受到损伤。④患者踝关节部位的皮肤完好。⑤患者均在受伤后的48h内就诊。⑥患者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66例患者中,有男性35例,女性29例。他们的年龄在19岁~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4.5岁。

1.2 诊断标准

按照第五版《外科学》中制定的急性踝关节损伤的诊断标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定:①患者有明确的踝关节外伤病史。②患者的踝关节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出现瘀斑等症状。③患者的行走不便。④按压患者的踝关节,其患处有明显的疼痛感。⑤内翻性扭伤患者的患足在做内翻动作时,其外踝的前下方疼痛剧烈。外翻性扭伤患者的患足在做外翻动作时,其内踝的前下方疼痛剧烈。

1.3 研究方法

1.3.1 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由两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先由两位医师各自独立根据渥太华踝关节准则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若两位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的结果相一致,就将判断结果送入影像科,再由影像科医生对其进行X线检查并读片。如果两位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的结果不一致,就由第三位医师对其病情进行判断,最后的结果以三位医师中两位相一致的结果为准。最后,将患者病情的判断结果送入影像科,由影像科医生对其X线图像进行读片。

1.3.2 对这些患者的X线片进行采集 使用同一台机器并由同一位影像科医师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与读片。本次研究使用的机器为日本东芝400MAX线机,在60Kv、6MAS的条件下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拍摄,将焦距设为90cm。将采集到的X线图像载入到自动影像系统中进行读片。

1.3.3 对这些患者X线片的参数进行测量 先将正常人踝关节的正位X线片录入到影像系统中,再用PACS影像设备测量正常人踝关节X线片的位置参数,需测量的参数包括:踝关节正位片内踝尖端和外踝尖端的垂直距离、内踝尖端内侧踝关节的间隙、内踝尖至腓骨外侧皮质的距离、内踝尖水平腓骨的厚度值。采用正态分布法,将正常人踝关节的正位X线片的参数设在95%的参考值区间内,其内踝尖端与外踝尖端垂直距离参考值的范围为10.55~12.14mm,其内踝尖端水平内侧踝关节间隙距离参考值的范围为4.31~5.01mm,其内踝尖至腓骨外侧皮质距离参考值的范围为53.22~57.27mm,其内踝尖水平腓骨厚度参考值的范围为15.68~17.91mm。具体的测量方法为:以患者内踝的尖端作为基点,从基点到其胫距关节面做一条水平线X,将这条水平线与其内踝尖端的交点作为A、与其距骨内侧面的交点作为B、与其距骨外侧面的交点作为C、与其腓骨内侧面的交点作为D、与其腓骨外侧面的交点作为E,再从其外踝尖端做一条与X水平线垂直的直线Y,将这两条线的交点作为N,与其外踝尖端的交点作为M。然后,测量患者内踝尖水平腓骨厚度的DE值、内踝尖至其腓骨外侧皮质的AE值、内踝尖端内侧距离的AB值及其内踝尖端与外踝尖端垂直距离的MN值。根据测量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最后,使用CT检查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24.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正负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这些患者进行X线检查的结果

这66例患者的病情经CT检查后,均被确诊患有急性踝关节损伤。进行X线片检查的结果为:这66例患者的踝关节损伤均被检出,其阳性检出率为100%。使用渥太华踝关节准则对这66例患者的病情进行预测判断的结果为,有49例患者存在踝关节损伤的情况,其阳性预测率为74.2%。这些患者病情的阳性预测结果与其进行X线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x2=19.51,P<0.05)。使用渥太华踝关节准则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测判断的特异性为49.5%。这说明,在未出现漏诊的情况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X线片检查可减少50.5%的不必要阴性摄片。

2.2 对这些患者的X线踝关节位置参数进行分析的结果

在这66例患者踝关节的X线正位片上,其内踝尖端与外踝尖端的垂直平均距离为11.34±3.57mm,其内踝尖端水平内侧踝关节至腓骨外侧皮质的平均距离为55.87±4.61mm,其内踝尖端水平内侧踝关节间隙的平均距离为4.84±0.73mm,其内踝尖端水平腓骨的平均宽度为16.41±2.48mm。

3 讨论

屈位时过度的内翻、外翻或旋转活动均可造成踝关节被过度牵拉而发生踝关节损伤[2]。踝关节损伤可分为骨性损伤和非骨性损伤两种类型[3]。进行X线检查因具有图像对比度高、操作简单、费用低等特点,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急性踝关节损伤的首选方法[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这66例患者使用渥太华踝关节准则进行预测的阳性率为74.2%,其进行X线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100%,此研究结果与武乐等人[5]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X线检查可明显提高其踝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 陈龙,尹善青,郭晓山等.内倾型后踝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4):454-459.

[2] 李兴光.急性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602-602.

[3] 王广辉,李卫伟,游嵚等.踝关节骨折脱位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53-54.

[4] 王喆.急性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4,(35):65-65.

[5] 武乐,刘军敏.急性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157-158.

猜你喜欢

外踝内踝尖端
基于踝关节正位X 射线的外踝放射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内踝截骨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腓骨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55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外踝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腓动脉骨皮穿支蒂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外踝部软组织缺损
经后内侧和后外侧联合手术入路治疗内踝后踝冠状位骨折的探讨
镜头看展
内踝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研究